2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Experiment and Extension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nd Techniques in Paddy Field in the Wind Sand Areas Around the Great Wall of Loess Plateau

    No full text
    从1983 年开始,在黄土高原长城沿线风沙区东部的榆林地区进行水稻节水灌溉及配套技术试验,先后围绕水稻生产中的灌溉、良种、育秧、密度、施肥等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优选组配,形成适合于当地生产的节水技术,从1993 年起大面积推广应用,较常规技术可节水10440~14745 m 3/hm 2,增产11.1 % ~24.2 % 。1996 年推广这一配套技术 5800 hm 2,平均单产 8356.5kg/hm 2,较常规生产增产11.1 %

    SiO_2@Al(OH)_3核壳结构型复合粒子的制备

    No full text
    采用以醇盐水解法为基础的生长硅溶胶的方法,制备了300nm左右的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以二氧化硅颗粒为核心,利用Al(NO3)3溶液注入二氧化硅颗粒与NaHCO3的混合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沉淀反应,沉淀物在SiO2核心颗粒上沉积的方法,制备得到Al(OH)3/SiO2复合颗粒。在证实注入进料方式有效性的同时,分析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复合颗粒壳层微观形态和壳层厚度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0.5M NaHCO3浓度,20g/L SiO2颗粒浓度,0.15M Al(NO3)3进料溶液浓度,0.1mL/min Al(NO3)3溶液进料速度。在保证反应体系中无游离的Al(OH)3二次核心出现的前提下,SiO..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苏丹红i标记的大豆油浓度

    No full text
    建立了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苏丹红I标记的大豆油浓度的新方法。采用苏丹红I对大豆油进行标记,大豆油和苏丹红I的质量比为134.2∶ 1。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 = 2.430A + 0.0500,在0.1~7 g /L的大豆油浓度下,大豆油的浓度和溶液462 nm处吸光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 0.9997。利用该方法表征了蜂窝陶瓷与扭线刷复合的高效除雾模块对模拟餐饮废气中油滴的去除能力

    旋转填充床去除模拟餐饮废气油滴的研究

    No full text
    研究旋转填充床(rotating packed bed,RPB)去除模拟餐饮废气中油滴的效果,RPB中气液两相并流通过旋转床,摸索RPB转速、吸收液流速、吸收液组分对油滴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液并流式RPB的气体压降不高,且随着RPB转速提高其气体压降不断降低;RPB对模拟餐饮废气中粒径为0.7&mu;m油滴的去除效率较高(接近80%),吸收液流速提高和RPB转速提高都有利于模拟餐饮废气中油滴的吸收;此外,吸收液中添加适量表面活性剂也可明显提高RPB的油烟吸收效果,其原因很可能在于表面活性剂提高了吸收液和油滴的相溶性。由于RPB具有操作灵活、压降小、去除效率较高等显著优点,有望在餐饮废气的治理...</p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苏丹红I标记的大豆油浓度

    No full text
    建立了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苏丹红I标记的大豆油浓度的新方法。采用苏丹红I对大豆油进行标记,大豆油和苏丹红I的质量比为134.2∶ 1。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 = 2.430A + 0.0500,在0.1~7 g /L的大豆油浓度下,大豆油的浓度和溶液462 nm处吸光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 0.9997。利用该方法表征了蜂窝陶瓷与扭线刷复合的高效除雾模块对模拟餐饮废气中油滴的去除能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苏丹红I标记的大豆油浓度

    No full text
    建立了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苏丹红I标记的大豆油浓度的新方法。采用苏丹红I对大豆油进行标记,大豆油和苏丹红I的质量比为134.2∶ 1。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 = 2.430A + 0.0500,在0.1~7 g /L的大豆油浓度下,大豆油的浓度和溶液462 nm处吸光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 0.9997。利用该方法表征了蜂窝陶瓷与扭线刷复合的高效除雾模块对模拟餐饮废气中油滴的去除能力

    规则排列的二氧化钛大孔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No full text
    采用垂直沉积法在二氧化硅胶体颗粒的乙醇溶液中,在洁净的载玻片表面上得到二氧化硅颗粒的有序排列薄膜。其中,二氧化硅胶体颗粒的平均直径约为270nm,粒径分布相对标准偏差为4.5%。然后,以钛酸四丁酯的乙醇溶液在真空条件下对二氧化硅颗粒间隙进行填充,通过80℃干燥、600℃焙烧得到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的复合薄膜。最后,采用在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去除复合薄膜中的二氧化硅组分得到规则排列的二氧化钛大孔薄膜。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分析结果表明,多孔薄膜中,孔径较二氧化硅颗粒直径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大小均匀,且仍保持了微球面心立方的紧密堆积排列结构。在较大的放大倍数下可以看出,孔壁是由粒径约为20..

    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No full text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已使新型抗菌剂及制品的研制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抗菌剂研制技术发展为背景,结合我们研究团队近十多年新型抗菌剂研制与产业应用技术开发工作,提出新型纳米复合抗菌剂研制与产业应用工作的问题,并对未来纳米抗菌材料的发展提出展望

    AlooH纳米胶体制备及其在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薄膜中的应用

    No full text
    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AlOOH胶体,并将其作为功能纽分用于制各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薄膜。采用的有机体系为柏机硅烷单体.基底材料为有机玻璃(PMMA)。研究发现:纳米A100H粒子在薄膜体系中分散均匀,使薄膜具有透明、硬质等特点,赋丁了PMMA表面优良的耐擦伤和耐磨损性能.而H可以利用纳米粒子形貌特征调控薄膜的性能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