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非离子态氨对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Get PDF
    在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中氨氮对鱼类是有毒的.利用静水更新式生物测试研究了非离子态氨对转基因鲤鱼和对照鱼的96h急性毒性实验和21d慢性毒性实验.通过96h非离子态氨急性毒性实验发现,转基因鲤鱼的非离子态氨氮24,48,72和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2.64,2.44,2.28和2.16mg/L)分别比对照鲤鱼相应的24,48,72和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2.70,2.64,2.52和2.33mg/L)略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非离子态氨氮(3.86,3.29和2.09mg/L)胁迫下

    中国生物克隆技术之父——童第周

    No full text
    在中国,童第周(T.C.Tung)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小学课本中就有一则关于他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他由于家庭贫困直到17岁才进入中学,以及他如何依靠毅力和勤奋而最终成为一位成功的生物学家。但是在科学界,他之所以被人们铭记和尊敬,则是由于他

    快速生长型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Cyprinus carpio L.)提高了摄食竞争力

    No full text
    <正>逃逸或释放的转基因动物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值得关注。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具有快速生长特性;但对其快速生长的行为成本还不清楚。在点食物资源供应条件下比较了14对体型大小配对的转生长激素基因鲤(4.17±0.11 g;Mean±S.E.)和对照

    一种超雄鲤鱼和遗传雄性而生理雌性鲤鱼的制备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雄鲤鱼和遗传雄性而生理雌性鲤鱼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培育出YY型染色体的超雄鲤鱼,本发明获得了雄核发育的超雄YY鲤鱼,并通过微卫星标记亲子鉴定和测交试验确证。YY鲤鱼与普通雌性鲤鱼杂交产生的后代全部为雄性的鲤鱼,不需要进行鲤鱼性别鉴定,直接对这些已知性别的雄性幼鲤进行人工性反转,获得了遗传雄性而生理雌性的鲤鱼。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培育出的YY超雄鲤鱼可以应用于控制作为外来种的鲤鱼种群,也可应用于鲤鱼的性别决定与分化等基础研究。遗传雄性而生理雌性鲤鱼的制备技术为进一步研制YY型雌性鲤鱼提供借鉴。</p

    logo

    No full text
    先天性免疫是生物体第一道免疫防线,存在于各种多细胞生物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介导机体对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识别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PRs),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TLR4是toll家族成员之一,哺乳类中主要负责识别细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文章就TLR4的发现历史,TLR4在鱼类和哺乳类中的结构特点,TLR4的分布特征,鱼类和哺乳类中TLR4识别配体的差异,TLR4的信号传导以及TLR4的进化进行了综述。综述将对TLR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p

    非离子态氨对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No full text
    在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中氨氮对鱼类是有毒的.利用静水更新式生物测试研究了非离子态氨对转基因鲤鱼和对照鱼的96h急性毒性实验和21d慢性毒性实验.通过96h非离子态氨急性毒性实验发现,转基因鲤鱼的非离子态氨氮24,48,72和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2.64,2.44,2.28和2.16mg/L)分别比对照鲤鱼相应的24,48,72和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2.70,2.64,2.52和2.33mg/L)略低,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非离子态氨氮(3.86,3.29和2.09mg/L)胁迫下,转基因鲤鱼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1.41,7.91和117.42h)分别显著性短于对照鱼的半数致死时间(2.53,14.06和150.44h).21d非离子态氨慢性毒性实验发现,在不同非离子态氨氮浓度(0.91±0.12,0.48±0.06和0.12±0.01mg/L)胁迫下,转基因鲤鱼的死亡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鲤鱼.上述研究表明,转基因鲤鱼对氨氮胁迫的耐受能力比对照鲤鱼差,为客观评价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潜在生态风险,并为今后确定转GH基因鱼集约化养殖的密度和制定养殖水体氨氮安全指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数

    鲤性腺GnRH-GtH旁分泌系统的发现及其在生长/生殖调控中的作用

    No full text
    鱼类生长与生殖间存在复杂的网络调控关系,本研究以黄河鲤(Cyprinus carpio)和转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e, gh)鲤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原位杂交及体外孵育实验等方法,探索了鲤性腺水平的生殖调控及其与生长的关系。发现鲤精巢和卵巢中存在促性腺激素α亚基(gonadotropin subunit alpha, gthα)、促卵泡激素β亚基(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subunit beta, fshβ)、促黄体生成激素β亚基(luteinizing hormone subunit beta, lhβ)、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3(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3, gnrh3)、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hr)和4种GnRH受体mRNA。免疫荧光检测发现GTHα和LHβ主要定位在生殖细胞周围的体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进一步通过卵巢碎片体外GnRH孵育实验证实鲤性腺中存在独立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GnRH-GtH旁分泌系统。本研究还发现转gh鲤与对照鲤性腺中gnrh3及gthα、fshβ和lhβ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高浓度的GH促进处于初级生长期卵巢GnRH-GtH系统中gnrh3、gthα、fshβ和lhβ的转录,但抑制次级生长阶段卵巢中相应基因的转录。结果表明,鲤性腺中不仅存在GnRH-GtH旁分泌系统,并且在鲤的生长与生殖调控间扮演了重要角色,本研究为揭示鱼类生长与生殖间的调控机制积累了科学资料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