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阿克苏河源流区径流量与降水量丰枯变化和相关性研究/Research on the High-Low Flow Vari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unoff and Precipitation at the Headwaters of the Aksu River[J]

    No full text
    利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河源流区出山口沙里桂兰克和协合拉两水文站1957-2008年近50 a的径流和降水数据,借助Z指数法、参数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和小波变换等,分析了阿克苏河两水文站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多时间尺度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0 a来,沙里桂兰克、协合拉径流量和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两水文站径流量在1993年发生了显著的增多突变,其中,降水量突变点沙里桂兰克在1985年,协合拉在1986年.沙里桂兰克和协合拉降水量和径流量丰枯指数由突变前的“偏枯”和“正常”等级为主转变为突变后的“正常”和“偏涝”等级占优势.沙里桂兰克和协合拉径流量变化分别存在7 a和6 a的主周期,降水量变化分别存在7 a和4 a的主周期.沙里桂兰克径流量和降水量在整个时间尺度上以正相关为主,协合拉则以负相关为主,在大于20 a的时间尺度上两水文站径流量和降水量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安全利用问题探析及应对策略/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af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arim River Basin[J]

    No full text
    水资源安全利用是关系到新疆繁荣稳定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资源安全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制约水资源安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上述研究为塔里木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的关系/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and Soil Type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Manas River Basin[J]

    No full text
    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影响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过程.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强,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将地理信息系统与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rcGIS、Fragstats软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研究了土地利用与土壤类型空间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对土地利用分布结构的影响明显,导致土地利用在局部空间聚集特征的形成.人为干扰较少的其他用地主要分布在Ⅲ1和Ⅲ2,裸露地主要在Ⅰ1分布,草地主要分布在Ⅰ1和Ⅰ2,林地主要分布在Ⅰ1和Ⅲ1,人文景观如居民点与特殊用地以Ⅱ2、Ⅱ4和Ⅱ1分布最多,耕地主要分布在Ⅱ3和Ⅱ4.土壤以草甸土面积最大,分布在Ⅰ1和Ⅲ2,其次是风沙土,分布在Ⅲ2和Ⅲ1,盐土分布在Ⅲ3和Ⅱ2,棕钙土分布在Ⅰ2,栗钙土分布在Ⅰ2和Ⅰ1.耕地主要分布在栗钙土和灰漠土,林地主要分布在灰漠土和草甸土,草地主要分布在草甸土和棕钙土.草甸土以居民点与特殊用地所占比例最多,风沙土和盐土以其他用地的面积最大,棕钙土的草地面积占98.09%,灌淤土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复杂.土地利用与土壤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平均斑块面积与其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而区总面积与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但土壤的多样性指数与区总面积的相关性要比土地利用类型的好.在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之间,类型面积与平均斑块面积、多样性指数存在相关性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保护目标和措施/Ecological Protection Objects and Restoration Measur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J]

    No full text
    针对2000-2009年塔里木河下游10次生态输水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提出新的生态保护目标:在距河500m以内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主的重点保护带,地下水埋深保持在≤4 m,植被总盖度达到0.4~0.5;500~1 000m为基本保护带,以柽柳(Tamarix spp.)为主,地下水埋深为4~6 m,植被总覆盖度达到0.3以上;>1 000 m为一般保护带,随着输水累积量增加,地下水埋深达到6~8 m,使现有植被不再退化;沿河两岸1000m的植被保护恢复总面积应达到1 028 km2;用水均衡法和潜水蒸散法重新估算的大西海子的下泄水量为2.3×108m3,比原规划减少了1.2×108 m3,其中2.0×108 m3为维护生态所用,另外还有0.15×108~0.3×108 m3为向台特玛湖输水的水量;应保持输水连续性,大西海子以下年泄水量不小于0.36×108 m3;为了保证向下游输水,必须加强水资源调控,通过整治源流,使到达干流的水量为44.2×108 m3,干流严禁开荒,加强对防护堤修建后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下游采用漫溢漂种增加植被面积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对生态输水的响应/Response of Groundwater Level to the Ecological Water Conveyance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J]

    No full text
    以塔里木河下游第12次生态输水为契机,监测输水前后及输水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析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垂直于河道不同距离处的地下水位变化差异。研究表明:距离输水河道越近,地下水位抬升量越大;越靠近下游上段抬升幅度越大。个别断面受河道是否过水及输水量的影响略有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输水量与地下水位抬升量的关系,从而使人们从一个侧面再次了解到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实施的效果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需水估算/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J]

    No full text
    量化生态需水是流域水权分配的重要依据.以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至尾闾台特玛湖段为研究区,借助湿周法计算了该段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并基于2009年和2010年河段地下水分布特征,计算沿线河道两岸各1 km范围地下水恢复至目标埋深(5~4 m)的地下水恢复量,采用潜水蒸发法和面积定额法估算了沿线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台特玛湖河道内年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455×108 m3;(2)以5年为恢复期限,确定该河段地下水埋深恢复至5~4 m的年恢复需水量为0.608×108~1.466×108 m3;(3)取潜水蒸发法和面积定额法计算结果均值,确定研究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为1.042×108 m3;(4)综合考虑,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台特玛湖年生态需水总量为3.105×108~3.963×108 m3

    塔里木河下游典型绿洲滴灌防护林地土壤水盐时空动态/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Soil Water and Salinity in Drip Irrigation Shelterbelt in a Typical Oasi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J]

    No full text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对塔里木河下游典型绿洲防护林地灌溉周期内、不同滴灌年限以及不同质地类型土壤水盐动态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绿洲幼龄防护林地土壤水盐变化属于灌溉周期型;灌后土壤湿润体呈"半椭球型"分布,积盐区位于湿润峰附近;当前防护林(沙壤土)滴灌周期为10d较为合适。②实施滴灌1a、2a和5a林地(沙壤土)土壤水分亏缺量逐年增大;0~20cm土层随滴灌年限的增大先脱盐后积盐,20~120cm土层均表现为脱盐。③滴灌5a后,粉黏土林地表层板结层的形成显著抑制40~60cm土壤水分蒸发,盐分呈"表聚型"分布;细沙土林地土壤持水性差,各土层盐分呈"均匀型"分布;沙壤土林地持水性较细沙土林地略高,盐分呈"波动型"分布

    塔里木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Trend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he runoff change in Tarim River basin[J]

    No full text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三源流各水文站及干流阿拉尔52年(1957 - 2008年)的径流实测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周期方差分析外推、非参数检验和R/S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径流量的周期、跃变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阿克苏河两水系径流趋势增加显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长期持续,其突变点皆在1993年;和田河同古孜洛克与乌鲁瓦提存在相反的径流趋势且突变不显著;叶尔羌河表现为微递增趋势并在1993年发生显著性突变,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趋势将转变为减少;源、干流在突变、径流趋势、径流量等皆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了干流的水文过程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被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Changes in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after an Ecological Water Delivery[J]

    No full text
    2000—2005年,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先后7次向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区进行了生态输水,输水河道两岸的植被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以2000—2005的中巴资源卫星CCD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获得了6a的植被/非植被二值图,并计算各年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6a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景观动态度在第四时段(2003—2004年)最大,为47.83%;在第三时段(2002—2003年)最小,为-1.39%;2000—2005年植被景观的动态变化呈正向趋势.2000—2005年,植被景观斑块个数与景观形状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下降了36.9,斑块结合度指数均高于99,表明研究区的植被景观破碎化程度、分离程度增加,而景观类型联通性较高.植被斑块面积均处于增加趋势且远离河道植被恢复率越小,但植被景观的比重仍小于50%,说明非植被类型是研究区的基质类型,组成了景观的最大斑块.针对缓冲区Zone 1,植被景观的平均分维数处于减小趋势且2005年的斑块个数最小,斑块结合度指数处于增加趋势,表明近河道区域植被较为稳定,受生态输水的干扰度较小,植被景观斑块之间越来越聚集.6a间Zone 1的植被最大斑块指数均大于10%,远高于其它5个缓冲带,表明离河道越近植被景观的优势度最大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不同滴灌频率下沙枣防护林成活率与生长量特征/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Shelterbelts under the Different Drip Irrigation Frequenc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J]

    No full text
    喀拉米吉绿洲是塔里木河下游的尾闾绿洲,是中国新疆典型的极端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沙灾害频发,各种作物与防护林争水严重.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孙景宽等,2009),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树种(黄俊华等,2005).中国西北地区贫乏的降水量决定了只有采取工程节水与生物节水的措施,才能保障大面积造林的成功. 合理的滴灌周期能够保障防护林正常生长,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外主要集中于不同滴灌频率处理下植物的长势及根系的研究(Ertek et al.,2003;Sezen etal.,2005;2006;Katsoulas et al.,2006),国内对滴灌频率的研究多集中于棉花(Gossypium arboreum)(张琼等,2004;王伟等,2008)、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康跃虎等,2004)、萝卜(Raphanus sativus)(万书勤等,2003)等作物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如马富裕等(1997)提出了新疆石河子地区棉花适宜灌水频率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