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我国戊型肝炎疫苗和诊断试剂原始创新研究

    Get PDF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全球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戊肝多数呈自限性,孕妇罹患戊肝的病死率高达20%,慢性肝病合并戊肝、老年人戊肝症状较重、易导致肝衰竭。HEV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常导致大的暴发流行,1986~1988年我国新疆发生一次国内外有文献记载的规模最大的戊肝大流行,共发

    生物传感器对抗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部分特性的研究

    Get PDF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对新制备的抗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 (mAb)的亲和力、Ig亚类 (型 )及抗原结合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 用HEVORF2区基因工程重组蛋白NE2 ,免疫BALB/c小鼠 ,经杂交瘤技术制备mAb ,采用ELISA、Westernblot和生物传感器鉴定其有关特性。结果获得 12株可稳定分泌抗NE2mAb的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及生物传感器等鉴定各株mAb ,分别为IgM和IgG1、IgG2a,轻链均为κ型。其中在用ELISA法对mAb3F5亚类鉴定过程中 ,发现其与HRP GAMIgG2a和HRP GAMIgM均有反应 ,生物传感器鉴定其为IgM。Westernblot验证各株mAb的特异性 ,同时各株mAb对于不同聚合形式的NE2蛋白的反应性有一定的差别。应用生物传感器测定了 4株mAb的KD 值 ,mAb 8C11为 4 .36× 10 7,mAb8H3为 1.5 3× 10 5,mAb 13D8为 1.2 1× 10 6,mAb 16D7为8.0 3× 10 7。从生物传感器测得的各株mAb与NE2的结合、解离过程中发现 ,mAb 8H3与NE2可快速结合、快速解离 ,其它 3株mAb结合稳定。结论 经多种方法鉴定 ,所获得的 1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 ,为抗HEVORF2区段的特异性抗

    重组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工程菌的高密度培养

    Get PDF
    在 10L发酵罐中对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表达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 ,用分批培养方法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培养基中磷酸盐浓度和Mg2 + 浓度等因素对菌体生长与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 ;用分批补料培养研究了不同的补料工艺对菌体生长与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 ,同时对重组菌诱导时期、诱导持续时间以及不同诱导温度表达包含体在尿素溶液中的溶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 ,磷酸盐浓度、Mg2 + 浓度分别为 80mmol L与 2 0mmol L时菌体生长与表达效果较好 ;分批补料培养中 ,37℃培养 9h菌体达到对数期中期 (约 4 5OD6 0 0 )为适宜诱导时期 ,加入终浓度为 1 0mmol LIPTG后诱导 5h ,OD6 0 0 达到 80以上 ,重组蛋白表达量达到2 9 74 % ,为最适收获菌体时间 ;37℃表达的包含体 80 %以上溶解在 4mol L的尿素溶液中 ,最终浓度达到 14mg mL ;10L发酵罐中确定的发酵工艺参数在 30L发酵罐中进行了放大培养 ,10L发酵罐中确定的发酵工艺参数在 30L发酵罐上具有可放大性与重复性 ,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

    大肠杆菌重组颗粒性戊型肝炎疫苗对恒河猴的免疫保护

    Get PDF
    大肠杆菌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 (HEV)衣壳蛋白ORF2片段HEV 2 39重组蛋白颗粒 ,经铝佐剂吸附后 ,分别以5 μg、1 0 μg和 2 0 μg剂量免疫恒河猴 ,2 8天时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 1次 ,3周后分别以不同病毒滴度的基因Ⅰ型或基因Ⅳ型HEV静脉攻击。结果 ,加强后 3周 ,3个免疫剂量组猴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 1∶2 71 75、1∶344 0 9、1∶4 16 0 7,以世界卫生组织参比血清定量 ,则分别为 1 0 98IU/ml,1 35 7IU/ml、1 72 4IU/ml。每个剂量免疫组及对照组各有 3只猴接受 1 0 7病毒滴度基因Ⅰ型HEV感染 ,对照组 3只猴均被成功感染 ,2只出现肝炎 ;2 0 μg免疫组 3只猴均未被感染 ;1 0 μg和 5 μg免疫组各有 2只猴未被感染 ,另 1只猴出现短暂感染 ,免疫猴均未出现肝炎。 3个剂量免疫组及对照组另外 3只猴 ,接受 1 0 4病毒滴度基因Ⅰ型HEV感染 ,对照组 3只猴均被感染 ,1只出现肝炎 ;而免疫猴均未被感染 ,也未出现肝炎。 3只 1 0 μg免疫猴和 3只对照猴分别接受 1 0 7病毒滴度基因Ⅳ型HEV感染 ,对照组均被感染并出现肝炎 ,而免疫组均未出现肝炎 ,有 2只未被感染 ,另 1只被短暂感染。另有 3只 1 0 μg免疫猴和 3只对照猴分别接受 1 0 4病毒滴度基因Ⅳ型HEV感染 ,对照组均被感染 ,而免疫组均未被感染。这些结果表明 :HE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双效氧电极的研究

    No full text
    开发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双效氧电极是发展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URFC)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论文以提高双效氧电极催化剂的活性为目的,从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着手,开发了两个系列的双效催化剂,同时注重所开发的催化剂制备工艺在普通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借助对URFC双效氧电极的认识,对电解水制氧用去极化空气阴极的结构及水管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制备了低Pt担载量的Pt/IrO2 (5 wt.% Pt),并将其与商业化Pt黑混合用作双效氧电极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层空间的有效利用,提高了URFC在燃料电池模式下的性能。在优化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Pt 的担载量将其直接用作双效催化剂,兼顾电池性能的同时实现了催化剂的完全自主制备。 在添加少量Nafion作为保护剂的条件下,通过对工艺的优化,制备了粒径可控的Nafion-Pt和Nafion-Ir纳米粒子,获得了较高的电化学活性,进一步制备了Nafion-PtIr双效催化剂,反应产物溶液经透析去除杂质后,无需干燥,无需再去除或添加Nafion可直接用于催化层的制备。将所开发的工艺应用于制备Nafion-M/C型催化剂并用于普通燃料电池阴极,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和电池性能。 将厚层憎水和薄层亲水电极制备技术应用于电解水制氧用去极化空气阴极,改变进气空气的增湿程度,通过对电池性能的对比分析,考察了电极结构及增湿气对电极内水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薄层亲水电极干气进气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

    一种锂空气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制备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空气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制备,所述复合膜由大孔聚合物支撑层与微孔表层构成,微孔表层覆盖于大孔聚合物支撑层的一侧表面;其中支撑层孔径为100纳米-1微米,厚度20-200微米,孔隙率70-95%;所述微孔表层孔径为1-20纳米,厚度为5-30微米,孔隙率为70-90%。本发明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不仅能够传导锂离子,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氧气向锂负极渗透,降低对锂负极的腐蚀,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强、成本低廉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复合材料是以含Si-O键的导电聚合物为壳,壳内包有硫的壳核结构,其中硫的质量分数为10-90%。用作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因材料本身含有的Si-O键具有“收纳囊”的功能,对电池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多硫化锂具有较强的吸附及释放能力,可以有效的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及库伦效率

    一种锂空气电池用一体化空气电极的制备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属于电池电极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的制备方法:一体化空气电极是以隔膜作为基体材料,在基体一侧表面涂覆由电极材料、分散剂和粘结剂PTFE组成的混合物,分散剂为高沸点溶剂丙二醇、丙三醇、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将混合物刮涂于隔膜上,对其进行分步干燥,干燥方法为室温下干燥12-48小时,35-50℃干燥12-48小时,60-80℃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保护下干燥12-48小时。制备的一体化空气电极用于锂空电池中,具有较高稳定性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