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research outputs found

    胰岛素降低海马谷氨酸及-D-丝氨酸含量改善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Get PDF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D-丝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DM)模型。注射STZ第3天模型成功后,每天 1次 sc给予胰岛素 2U·kg-1,持续 82d。定期检测各组动物体重及空腹血糖。造模 11周后进行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取海马组织,观察形态变化,并测定谷氨酸及 D-丝氨酸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1),血糖明显升高(P<0.01),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及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1),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及D-丝氨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治疗组体重增加、血糖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与 DM模型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及D-丝氨酸的含量也分别由 DM模型组的(1.550±0.054)和(0.084±0.05)mg·g-1下降为胰岛素治疗组的(1.137±0.023)和(0.068±0.004)mg·g-1。结论 胰岛素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降低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及D-丝氨酸的含量有关

    一种在施工现场制备渠道接缝止水条的简易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施工现场制备渠道接缝止水条的简易方法,以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防渗材料为原料,制备方法包括制作与渠道接缝的缝隙形状基本相同的条形槽模或管模;在条形槽模或管模内置放适量填料,然后将搅拌好的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防渗材料灌入槽模或管模内,并与槽模口或管模口齐平,使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防渗材料与填料融合并将填料包覆,待4~8小时成形取出即可。采用本方法制备的止水条,其结构合理,而且满足渠道的伸缩性,寿命长,止水效果、适应变形能力很好,能很好地解决渠道防渗、抗冻胀问题。其制作环境要求不高、操作工艺简单、制作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它可应用于渠道、道路、边坡衬砌及建筑接缝等领域

    一种渠道接缝防渗的施工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渠道接缝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使用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防渗材料对铺设预制或现浇注的混凝土渠道进行接缝施工,其施工步骤为:对铺设预制或现浇注的混凝土渠道预留接缝,在接缝内置入填料,形成柔性填缝层,清理填缝层上部缝隙并保持清洁干燥,并在清理干净的缝隙壁两侧壁涂敷防水涂料;然后灌入粉煤灰合成渠道接缝防渗材料至接缝平齐,在填缝层上部两侧壁及两侧壁外延1cm范围再次涂敷防水涂料,形成致密层即完成平缝的接缝施工;对于渠的道立缝,则需要将缝口封闭,然后自上而下灌入接缝防渗材料,即完成接缝施工。该方法可提高施工速度,保证接缝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其耐老化、抗紫外线能力强、耐侯性好,接缝的延伸率可达400%

    一种渠道接缝防渗施工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渠道接缝防渗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在铺设混凝土预制块或现场浇注混凝土时预留3.0cm~8.0cm的缝隙,缝隙深度不小于5.0cm,在缝隙底层先垫砂砾(粒径0.1-1.0cm),厚度为缝深减3.0cm,上留3.0cm深度的缝隙,然后用一种灌浆机或人工将水泥砂浆灌入缝中与混凝土块面持平,再在接缝口表面及接缝两侧外延3.0cm-5.0cm范围喷涂M1500防水剂,这样即可以起到接缝作用,又可大大提高混凝土接缝抗裂性能及抗渗漏的功能

    粉煤灰合成渠道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渠道接缝防渗材料,将粉煤灰与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固化剂、催化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原料合成,此接缝材料性能比目前渠道工程中使用的接缝材料性能优越:1.此材料与混凝土界面具有很强的粘结强度,防渗性能极佳;2.材料在-40℃~100℃之间性能稳定,具有弹性,适应渠体冻胀变形;3.此材料耐侵蚀,耐老化、抗紫外线能力强、耐候性好,防渗抗冻胀可达30年;4.不下垂,大气温度下无须加热,易施工;5.其价格是国外同类产品的25%;6.本发明的渠道接缝防渗材料,由于采用粉煤灰作原料,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既解决了粉煤灰占用大量农田土地造成的环境污染,又符合国家大力提倡使用粉煤灰的政策,节省了大量的矿产资

    Dynamic Analysis of Land Use in Ganzhou,Jiangxi Province

    No full text
    使用江西省赣南地区1980年、1998年、2008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计算机分类方法,配合实地考察和文字资料提取了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末和当前的土地利用图。将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地形表达数据基础,对改革开放30年来赣南地区的土地利用分布、变化和地形格局进行分析,并根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级标准(SL190-2007)进行了土壤侵蚀评价。结果表明:赣南地区30年间居民地、果园增长快速,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不断提高;草地大量转化为林地类型,提高了植被覆盖度;耕地在平地上的变化非常剧烈,陡坡耕地减少,耕地总量有所减少。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在各种地形上均有发生,但25°附近的低山丘陵地区最为强烈。随着土地利用的变化,赣南地区的土壤侵蚀程度得到控制,2008年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小于14%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

    No full text
    利用 2 0 0 0年TM图像判读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提取全国农村居民点信息 ,分析了中国农村规模分布的基本特征。中国农村居民点密度呈现地带性差异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点密度较高 ,西部较低。农村居民点规模区域差异明显 ,北方大于南方 ,平原地区大于丘陵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全国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 ,平均规模越小的地区集中在规模较小的居民点较多。全国农村居民点分布不均匀 ,孔隙度指数与农村居民点密度相关程度较高 ,农村居民点密度较高的地区 ,孔隙度指数较小 ,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均匀 ,距离较低 ;农村居民点密度较小的地区 ,孙隙度指数较大 ,农村居民点分布不均匀 ,距离较远

    渠灌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示范

    No full text
    本项目针对我国北方渠灌类型区用水效率低下、灌溉管理粗放等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采用有利于机械化施工的U型渠道衬砌结构形式与复合土工膜相结合的板膜复合离渗抗冻胀结构形式;在对传统农田地面灌水技术进行改进与提高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型田间地面灌水新技术;研制开发出了U型渠道抛物线型量水堰CAD设计软件和移动式渠道量水堰板、渠道防渗接缝新材料聚硫密封胶及冷施工新技术、ON——100波涌灌溉间歇控制设备,以及指导灌区科学用水管理与确定作物高效灌溉制度的专家决策系统;并将上述创新性技术与可在渠类型区应用的多项节水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凝练出渠灌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实现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与管理节水的有机结合;创建了农业高效用水试验示范样板,形成了易于推广,可移植性强的集工程建设、技术服务、灌溉管理与运行机制于一体的渠灌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特点:本项目具有以下4个特点:1、技术成果实现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与管理节水的有机统一。2、研制开发出的节水技术设备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便于应用推广。3、为实现灌区用水按方收费与科学管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4、提出了易于推广,可移植性强、集工程建设、技术服务、灌溉管理与运行机制于一体的渠灌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