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译介中的文化固守

    Get PDF
    19世纪中期及以前,对于《道德经》一直处于西方垄断的话语独白时段,随着汉学家及中国学者不断加入翻译行列,这些多元化的译介尚存在诸多跨文化传播中的语义歧义和理解偏差,体现出西方出于宗教和历史等因素所产生的文化固守。本文通过西方社会历史背景、宗教的角度分析了《道德经》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在西方译介中的异国想象,揭示了古汉语本身译介过程中的局限性,进而阐释中华文化因近代多难等原因所造成的话语弱势以及现当代中国文化话语权的发展趋势问题

    人工智能与量化交易的课程建设

    No full text
    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量化交易是当代金融市场一种重要的新兴交易方式。为了满足社会对量化交易人才的需求,探索出一个合理的人工智能与量化交易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首先,梳理了量化交易的发展及人工智能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情况;然后,归纳和总结了量化交易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实践模拟平台、师资培养、多渠道实践平台4个方面,提出了人工智能与量化交易课程的建设意见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毛叶苕子不同还田方式下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No full text
    绿肥在盐碱地土壤结构改良和地力提升上具有独特优势,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缺乏。通过种植试验和尼龙网袋模拟腐解试验,探究毛叶苕子作绿肥的养分供应能力以及在免耕覆盖和翻压2种还田方式下的腐解、养分释放特征,以期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毛叶苕子还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供后茬玉米所需的氮、钾,但磷供应较少。2种还田方式均表现为前期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快,后期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明显降低的趋势,养分累积释放率为钾>氮>碳>磷。至还田81 d,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的腐解率分别为53.7%和74.8%,碳、氮、磷、钾释放率分别为75.6% ~ 81.0%、77.1% ~ 81.2%、59.8% ~ 63.2%、 80.1% ~ 93.8%。与免耕覆盖还田相比,翻压还田的累积腐解率和前期的腐解速率显著较高。2种还田方式的养分释放水平相当,但覆盖还田下各养分的快速释放期均短于翻压还田,持续供应养分能力更好。从保护土壤墒情和减少能源消耗的角度,毛叶苕子免耕覆盖还田具有一定优势,但可能受后期降雨、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大,需要综合考虑和进一步的验证

    毛叶苕子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

    No full text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加之冬春季节降雨量少,淡水资源匮乏,耕地冬春休耕现象普遍。于2020年9月-2021年10月,以冬春休耕为对照,研究种植翻压毛叶苕子对土壤理化性质、活性有机碳组分动态变化和后茬作物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覆盖植物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产能提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1年试验期内,与冬春休耕相比,种植毛叶苕子可以降低土壤EC,提高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翻压后则显著降低pH,并提高土壤养分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与休耕相比,试验期内毛叶苕子处理平均pH降低0.12,平均土壤总氮(TN)、总磷(TP)、有机碳(SOC)、RO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ROC/SOC分别提高15.1%、5.5%、 6.3%、99.1%、8.2%和89.9%,平均EC则基本持平。毛叶苕子处理的后茬玉米籽粒产量提高15.9%,增产效果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土壤TN、SOC、DOC、ROC呈正相关,与pH、EC呈负相关。毛叶苕子翻压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与TN和pH的相关关系增强,与TN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种植翻压毛叶苕子后土壤TN升高和土壤pH降低,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综合作用使后茬玉米产量提高。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相对于冬春休耕,冬春季种植毛叶苕子对土壤改良和后茬作物产量提升优势明显,可考虑作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优选模式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毛叶苕子不同还田方式下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No full text
    绿肥在盐碱地土壤结构改良和地力提升上具有独特优势,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缺乏。通过种植试验和尼龙网袋模拟腐解试验,探究毛叶苕子作绿肥的养分供应能力以及在免耕覆盖和翻压2种还田方式下的腐解、养分释放特征,以期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毛叶苕子还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供后茬玉米所需的氮、钾,但磷供应较少。2种还田方式均表现为前期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快,后期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明显降低的趋势,养分累积释放率为钾>氮>碳>磷。至还田81 d,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的腐解率分别为53.7%和74.8%,碳、氮、磷、钾释放率分别为75.6% ~ 81.0%、77.1% ~ 81.2%、59.8% ~ 63.2%、 80.1% ~ 93.8%。与免耕覆盖还田相比,翻压还田的累积腐解率和前期的腐解速率显著较高。2种还田方式的养分释放水平相当,但覆盖还田下各养分的快速释放期均短于翻压还田,持续供应养分能力更好。从保护土壤墒情和减少能源消耗的角度,毛叶苕子免耕覆盖还田具有一定优势,但可能受后期降雨、风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大,需要综合考虑和进一步的验证

    毛叶苕子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

    No full text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加之冬春季节降雨量少,淡水资源匮乏,耕地冬春休耕现象普遍。于2020年9月-2021年10月,以冬春休耕为对照,研究种植翻压毛叶苕子对土壤理化性质、活性有机碳组分动态变化和后茬作物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覆盖植物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产能提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1年试验期内,与冬春休耕相比,种植毛叶苕子可以降低土壤EC,提高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翻压后则显著降低pH,并提高土壤养分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与休耕相比,试验期内毛叶苕子处理平均pH降低0.12,平均土壤总氮(TN)、总磷(TP)、有机碳(SOC)、RO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ROC/SOC分别提高15.1%、5.5%、 6.3%、99.1%、8.2%和89.9%,平均EC则基本持平。毛叶苕子处理的后茬玉米籽粒产量提高15.9%,增产效果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土壤TN、SOC、DOC、ROC呈正相关,与pH、EC呈负相关。毛叶苕子翻压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与TN和pH的相关关系增强,与TN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种植翻压毛叶苕子后土壤TN升高和土壤pH降低,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综合作用使后茬玉米产量提高。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相对于冬春休耕,冬春季种植毛叶苕子对土壤改良和后茬作物产量提升优势明显,可考虑作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优选模式

    Effects of winter mowing on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trait plasticity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No full text
    Winter mowing is a common strategy for Phragmites australis management,with the effects of which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growth varying in different areas.We set two winter mowing treatments,mowing + litter removal (MN) and mowing + no litter removal (MY),to explore the effects on community diversity,community traits,individual traits and the plasticity of individual functional traits of P.australi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aiming to provide advice for P.australis management in this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nter mowing did not affect community diversity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d plant height,stem diameter,leaf length,leaf width,leaf area,single leaf mass,total leaf mass,and total mass.Under mowing treatment,P.australis showed a trend of dwarfing but an increasing trend of abundance,resulting in stable biomass,indicating that the change of community traits may be a trade-off between individual traits and community density.Under the MN treatment,the plasticity index of individual functional traits of P.australis was higher than that under MY treatment,with relatively lower density and biomass.Considering the elimination of fire risk and the rejuvenation of P.australis,aboveground portion mowing and removal is a better management method

    城市败笔──中国当代八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缺憾

    No full text
    【中文文摘】在近 10-20年当中.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旧貌换新颜”的古老城市,我们无法发出自信与轻松的微笑,因为这些城市积淀多年的原有历史文化风貌离我们越来越远。走入了向往“现代化”的误区。急功近利的开发破坏了城市的历史风貌、文脉传承。形成了“城市败笔”,它们将给城市曾经拥有的辉煌过去、现代业绩抹上极不光彩的一笔。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文中8位学者剖析了几座典型城市产生“败笔”的原因及其后果,我们不禁要思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确乎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吗?恳请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商、设计人员以“败笔”为戒,理清建设思路、放宽视野、切勿盲从“现代化”的诱惑.不要让古老的城市在向“现代化”挺进的过程中失去更多令世人骄傲的文化遗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综合研究

    No full text
    专题系首次开展对黄土丘陵区中尺度地域的生态农业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尺度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了生态适宜性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和建设模式,取得的下述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对生产实际的重要指导意义:系统开展了生态农业建设综合发展优化结构与效益评价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尺度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提出“以治理水土流失、恢复植被为重点,以发展生态适宜性农村经济为方向,以建设基本农田和农业高产高效优质为突破口,以水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为保证,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指导思想。针对区域生态农业建设主要限制因子,提出植被的科学配置模式及植被 建造关键技术;构建了降水对主要作物的效能指数模型;提出了农村产业基础设价值趋向及投资主体认定、投资额度及合理分担计算依据和方法,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支撑体系。经过三年攻关,在农田退耕59%的情况下,三年人均产粮达589公斤,人均纯收入581t/km2.a,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专题直接与延安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结合,强化试验示范推广。新修梯田稳产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新品种引进时以及山地果园优质丰产等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三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43.4万亩,新增产值5973.6万元,综合经济效益10074万元。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植被建设布局及建造模式等在延安市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2005~2015年CERN光合有效辐射数据集

    No full text
    光合有效辐射在生态学、农学以及气候学等多个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是揭示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的基本生理变量,是光合潜力、潜在产量的评估研究和作物生长模拟研究、土壤碳的固定模拟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数据之一。该数据集涵盖了中国8个典型陆地生态类型、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下属的40个辐射观测站观测的光合有效辐射日均值,时间跨度为2005~2015年。通过对传感器的集中标定与规范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案,保障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可比性。采用光谱仪、辐射标准灯传递辐射基准方案,对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进行集中标定与比对,标定精度小于5%,符合世界气象组织(WMO)标准;采用极值法对观测的光合有效辐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