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research outputs found

    An Analysis on Ecological Effects of Artificial Exploitation in the Yili River Basin

    No full text
    伊犁河是流经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的国际性河流。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首先用Koppen植被气候分类系统,结合DEM对伊犁河流域的气候区作以划分,并利用8km分辨率的NOAA-AVHRR 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该流域22年来(1982~2003年)植被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次,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利用2005年人为开发的社会经济指标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伊犁地区(中国新疆)人为开发因子与生态结构的关系;最后,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生态功能价值方面来分析伊犁地区生态效应的分异性和总体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1)植被总体空间分布是上、中、下游NDVI值依次减小,并且NDVI值有向中值发展的趋势,即原植被条件好的向较差的方向转变,原植被条件差的在向好的方向转变。(2)人为开发与生态结构关系密切。人为开发对生态结构的面积、密度、形状及斑块连通性、分解度等特征都有影响。其中影响伊犁地区生态结构的人为因子主要是人口总数、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民生产总值。(3)伊犁地区各县市的生态环境指数呈现西、北低而东、南高的分布。就2005年的情况来看,生态环境由差到好的县市依次是伊宁市、察布查尔县、霍城县、昭苏县、伊宁县、尼勒克县、特克斯县、巩留县和新源县。(4)伊犁地区总的生态价值位于较高阶段。伊犁地区较好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发育出来的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本底是使该区生态环境较好的自然背景因素,而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是生态环境系统状态恶化的社会经济背景因素

    干旱荒漠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遥感监测分析

    No full text
    多期的遥感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干旱荒漠区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特征。本文以1989、2000和2007年3个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和RGB彩色合成法构建一个研究框架,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缘进行植被信息的提取和变化监测分析。在混合像元分解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选择端元,比较选出最佳的端元数目及其对应光谱特征值,对植被变化监测的结果,结合气象等因子综合判定。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的植被、盐碱地、裸沙和黑色砂砾等4种端元被选取出来,分析表明非受限的最小包含端元特征法所选端元光谱特征的分解结果较为理想;(2)以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技术提取的干旱荒漠区植被分量与实测植被盖度显著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86,可见干旱荒漠区的植被盖度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分量间接得到;(3)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好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47%,而退化区域仅占16.51%,综合分析结果也说明植被总体情况呈现好转

    基于光谱混合分析的干旱荒漠区植被遥感信息提取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缘为例

    No full text
    干旱荒漠区植被的盖度和空间分布特征是评判该区生态环境状况及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以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LSMM)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缘进行分析。在运用LSMM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选择出最佳端元,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混合像元分解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NDVI提取植被的方法受到很多限制,不适合在干旱荒漠区应用;②基于最小法非受限光谱混合分解结果较为理想,植被、盐碱地、裸沙和黑色砂粒等4种端元地物被选取出来;③LSMM提取的植被分量与实测植被盖度显著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858,表明干旱荒漠区的植被盖度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分量间接得到

    GaAs/AlAs超晶格Г-X级联隧穿电致的电场畴

    No full text
    研究了掺杂耦合GaAs/AlAs超晶格的级联隧穿,在这种结构中,AlAs层X能谷中的基态能级位于GaAs层中Г能谷的基态(E_(Г1))和第一激发态(E_(Г_2))能级之间。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超晶格中的高电场畴是由Г-X级联共振隧穿所形成的,而不是通常的相邻量子阱子带的级联共振隧穿所形成的。在这种高场畴中,电子从GaAs量子阱的基态隧穿到邻近的AlAs层的X能谷的基态,然后通过实空间电子转移从AlAs层的X能谷弛豫到下一个GaAs量子阱的Г能谷的基态

    城市不同下垫面的能量平衡及温度差异模拟

    No full text
    城市能量平衡是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物理基础。利用北京市教学植物园2010年的实测数据,设置不同类型下垫面(植被覆盖类型:林地、草地和不透水层覆盖类型:道路、房屋),利用局地尺度城市气象参数化方案模拟并分析了相同气象条件和净辐射通量输入下,不同类型下垫面的显热、潜热通量及蒸散降温效应的差异。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下垫面的各能量支出项有明显差异,植被覆盖区域和不透水层覆盖区域的波文比年均值分别为0.28和4.60,且在植被生长季差异较大;(2)城市扩展过程中道路、房屋替换林地、草地的过程,也是显热增加而潜热减少的过程。植被层向不透水层转换的过程中,显热通量年均增加32.74W/m2,潜热通量减少38.87W/m2,储热通量增加7.95W/m2;(3)理论上,植被蒸散的年降温效应使单位面积植被覆盖区域的气温比不透水层区域可低2.63℃

    江苏金坛三星村遗址先民的食谱研究

    No full text

    GaAs/GaAlAs中红外量子阱探测器和双色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No full text
    报道GaAs/GaAlAs中红外(3~5μm)量子阱探测器和双色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制备和性能。GaAs/GaAlAs中红外量子阱探测器是光伏型,探测峰值波长为5.3μm,85K下的500K黑体探测率为3.0×10~9cm·Hz~(1/2)/W,峰值探测率达到5×10~(11)cm·Hz~(1/2)/W,阻抗为50MΩ。GaAs/GaAlAs双色量子阱红外探测器是偏压控制型的两端器件,在零偏压下该探测器仅在3~5μm波段有响应,响应峰值波长为5.3μm,85K温度下550K黑体探测率为3.0×10~9cm·Hz~(1/2)/W,当偏压为2V时,该探测器的响应切换到8~12μm波段,峰值响应波长为9.0μm,85K温度下的黑体探测率为1.0×10~9cm·Hz~(1/2)/W

    竖直盘管直接蒸发内融冰式冰蓄冷空调融冰机理

    No full text
    以竖直盘管直接蒸发内融冰式冰蓄冷空调蓄冰槽内的传热过程为基础,利用热阻网络法和能量平衡建立了融冰过程的数学模型,对其融冰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融冰过程中蓄冰槽盘管出口的制冷剂温度随时间逐渐升高,但在后期存在一个因冰柱碎裂上浮导致自然对流瞬时得到强化从而引起的短时间轻微下降现象。另外,蓄冰槽内的传热系数经历了先骤然降低,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又快速上升的过程。该现象与盘管外由于冰融化所形成的水环直径有关,水环直径越大,释放冷量的速度就越小。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准噶尔盆地南缘沙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No full text
    本成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准噶尔盆地南缘沙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C17B03,2007年~2010年)的主要内容。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世界著名的温带沙漠,是重要的植物抗逆种质资源库。植被分布对防风固沙,保持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和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但由于垦荒、樵采、放牧、油田工程建设,以及河流断流,导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植被退货,同时由于植被恢复技术树木成活率过低,因此提出本课题,通过三年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进展: 1.通过连续三年试验,总结出沙丘阴坡、阳坡、丘间平地等3种不同立地条件的梭梭免灌造林技术,沙丘顶部活化..

    干旱荒漠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遥感监测分析/Using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to Extract and Analyze the Vegetation Change of the Western Gurbantunggut Desert[J]

    No full text
    多期的遥感数据可以用来分析干旱荒漠区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变化特征。本文以1989、2000和2007年3个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和RGB彩色合成法构建一个研究框架,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缘进行植被信息的提取和变化监测分析。在混合像元分解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选择端元,比较选出最佳的端元数目及其对应光谱特征值,对植被变化监测的结果,结合气象等因子综合判定。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的植被、盐碱地、裸沙和黑色砂砾等4种端元被选取出来,分析表明非受限的最小包含端元特征法所选端元光谱特征的分解结果较为理想;(2)以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技术提取的干旱荒漠区植被分量与实测植被盖度显著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86,可见干旱荒漠区的植被盖度可以通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分量间接得到;(3)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好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47%,而退化区域仅占16.51%,综合分析结果也说明植被总体情况呈现好转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