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人口迁移重力模型的修正及其应用

    Get PDF
    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人口分布重心和经济重心的概念,对传统的人口迁移重力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将其应用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中。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动力学为主要方法,结合人口分要素预测与迁移模型,对未来我国人口的迁移规模和城市化率进行了预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建设”(08JZD0021-D)的资

    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

    Get PDF
    20 0 2年教育部规划司重点委托项目;; 2 0 0 2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重点招标项目的资

    月湖底泥疏浚后底栖动物群落的恢复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Get PDF
    研究对月湖底泥疏浚后底栖动物群落动态进行逐月的周年调查,并分析了底栖动物密度、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疏浚导致大型底栖动物基本消失,现存量从疏浚前的(4387±885)ind·m-2降低至(80±21)ind·m-2。疏浚后,寡毛类成为受干扰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先锋种类,在春季(4月)和秋冬之际(11月)出现2个密度高峰,分别为(1010±230)ind·m-2和(1538±408)ind·m-2,而摇蚊幼虫在疏浚一年后的秋冬季密度达到高峰(2021±612)ind·m-2,二者均基本恢复到疏浚前的密度水平。种类组成与疏浚前相似,优势种类数较疏浚前多,7月份以前,以霍甫水丝蚓占绝对优势,7月份以后以长足摇蚊占绝对优势。生物多样性在秋冬季恢复到疏浚前水平。寡毛类、摇蚊幼虫的密度、生物多样性与湖水溶氧、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水体营养水平(TN、TP、有机碎屑)呈显著负相关(P<0.05)。分析认为疏浚后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与动物的生命周期(繁殖和生长)密切相关,而营养水平不是限制动物种群密度分布的主要因子。从底栖动物群落的恢复情况来看,疏浚后的底质环境更有利于底栖动物群落的生存和底栖生态系统的重建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super-highly concentrated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by blowing air and oxidation recombination

    Get PDF
    目的研究氨氮含量为44.16 g/L的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探讨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温度、吹脱工艺对氨氮去除、COD去除率的影响。方法在水温106℃,pH=11.0~11.2,采用空气吹脱处理18 min,气液比150∶1左右;残余液用一定浓度的复合氧化剂处理。结果经过处理,一次氨氮去除率达91.50%,氨氮含量≤120 mg/L,COD≤50 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结论该处理方法简单、可靠、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Aim To study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wastewater in which ammonia-nitrogen content is 44.16 g/L,and discus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pH value,reaction time,temperature,and the effect that blower methodology on the remover of COD in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Methods The wastewater temperature is 106 ℃,pH=11.0~11.2,air blower curing time is 18 mins,the ratio of gas-liquid is about 150∶1,the remainder liquid was disposed with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mixture oxidants.Results The wastewater was disposed by the air blower and oxidating technologies,the removal ratio of ammonia-nitrogen can reach as high as 91.50% one time,ammonia-nitrogen content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120 mg/L,COD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50 mg/L,which agree with Chinese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reliable,convenient,and is a practical one for super-highly concentrated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treatment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

    Get PDF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结构急剧变迁。研究基于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 的统一,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综合遥感解译分析、GIS空间分析及定性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西江苗寨空间形态和功能演化规律与旅游发展线性相关,整体呈现抱团集聚、垂直分异与旅游异质性的特征;村寨从生活自居空间转化为多元势力协商的空间,并逐步演化为以旅游为主导的混合型空间,内部差异显著。②村寨社会空间演化动力源于利益主体对空间资源的占据和生产的“推力”以及游客对异质文化的诉求的“拉力”叠加。③“空间实践、空间再现以及再现的空间”的生产逻辑成为村寨社会空间演化机理。④旅游影响下村寨社会空间演化呈现非均衡性实践特征,权利-资本空间“簇”和“柱”形成,但村寨精神文化空间仍就稳固。该研究为后续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转换关系、路径以及机制提供一定指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1026、41261035、41601132)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GZQN12)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2018jd046、2019jd018、2019jd019)2019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9YJ011)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69-20号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

    Get PDF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结构急剧变迁。研究基于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综合遥感解译分析、GIS空间分析及定性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西江苗寨空间形态和功能演化规律与旅游发展线性相关,整体呈现抱团集聚、垂直分异与旅游异质性的特征;村寨从生活自居空间转化为多元势力协商的空间,并逐步演化为以旅游为主导的混合型空间,内部差异显著。②村寨社会空间演化动力源于利益主体对空间资源的占据和生产的"推力"以及游客对异质文化的诉求的"拉力"叠加。③"空间实践、空间再现以及再现的空间"的生产逻辑成为村寨社会空间演化机理。④旅游影响下村寨社会空间演化呈现非均衡性实践特征,权利-资本空间"簇"和"柱"形成,但村寨精神文化空间仍就稳固。该研究为后续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转换关系、路径以及机制提供一定指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1026、41261035、41601132)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GZQN12)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2018jd046、2019jd018、2019jd019);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大学生项目)(2016dsx26)2019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9YJ011)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69-20号

    贵州高原山区正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Get PDF
    正负地形可通过源汇过程对水、土资源进行再分配,影响着山区的人口分布,有待深入研究。获取正负地形数据,运用6个指标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贵州高原山区正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贵州高原山区的正负地形结构异质性明显。蚕食度、深切度、平均粗糙度比、形状指标、匀度指数、破碎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07、371m、 1.01、3.40、325和3.34。表明正地形被负地形蚕食明显、切入深度大,正、负地形的粗糙度基本相当,正负地形景观斑块呈现形状不规则、面积不均匀的破碎状态。6个正负地形指标中,匀度指数的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为90.43%;平均粗糙度比的变异性最小,变异系数为1.06%。②贵州高原山区的人口分布不均匀性突出。人口累积达到40%时,累积面积百分比为14%;人口累积达到80%时,累积面积百分比约为50%;余下50%的面积则只积累了约20%的人口。③6个正负地形指标中,蚕食度和深切度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蚕食度通过影响土地承载力决定了人口的集聚水平,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深切度通过影响人居环境的地质灾害风险决定了人口的集聚水平,与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成果为研究地形条件的人口影响提供补充,并为贵州高原山区人-地关系协调和土地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61003,41867001,4166108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YJC850010)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黔教合KY字[2018]042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Get PDF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

    Get PDF
    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完善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出发,参照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