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research outputs found

    近25a新疆LUCC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

    No full text
    根据新疆1981-2005年气象数据及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运用改进的Holdridge植被生态分区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以及重心模型,分析了新疆LUCC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25年间新疆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气候变化使得区域内植被群落格局发生变化,北部地区的未利用地向草地、灌木等生态类型转化;同时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区域西北地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生态环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重心由北偏西48度移动了3.87km,其中气候影响使土地利用程度重心由北偏东33度移动了1.25km,人为影响使其由北偏西66度移动了3.88km

    Hb改性Co/SiO_2对费托合成航空燃油类烃的影响

    No full text
    在中孔SiO_2(SG)和微孔Hb分子筛(Si/Al=25、60、80)组成的复合载体上,制备了多功能Co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考察了其合成航空燃油类烃(C_8~C_(18))的性能。XRD、FTIR、H_2-TPR、N_2-物理吸附研究表明: Hβ 的引入, 使得Co/SG/Hβ催化剂具有一定酸性和微孔结构。随分子筛硅铝比的降低, 催化剂红外图谱的特征波数向低波数移动, 酸性有所提高, 中孔SiO_2消弱了其酸性及载体与金属粒子相互作用, 提高了Co分散和还原度及加氢活性。Hβ的微孔结构和酸性促进了初级产物裂解及异构化反应, 提高了异构烃类选择性。Co/SG/Hβ(80)催化剂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及适当的酸性中心是其高活性(CO转化率95.7%)及高航空燃油类烃选择性(42.3%, 其中异构烃为27.6%)的关键因素

    hb改性cosio2对费托合成航空燃油类烃的影响

    No full text
    在中孔SiO_2(SG)和微孔Hb分子筛(Si/Al=25、60、80)组成的复合载体上,制备了多功能Co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考察了其合成航空燃油类烃(C_8~C_(18))的性能。XRD、FTIR、H_2-TPR、N_2-物理吸附研究表明: Hβ 的引入, 使得Co/SG/Hβ催化剂具有一定酸性和微孔结构。随分子筛硅铝比的降低, 催化剂红外图谱的特征波数向低波数移动, 酸性有所提高, 中孔SiO_2消弱了其酸性及载体与金属粒子相互作用, 提高了Co分散和还原度及加氢活性。Hβ的微孔结构和酸性促进了初级产物裂解及异构化反应, 提高了异构烃类选择性。Co/SG/Hβ(80)催化剂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及适当的酸性中心是其高活性(CO转化率95.7%)及高航空燃油类烃选择性(42.3%, 其中异构烃为27.6%)的关键因素

    高温液态水法水解稻秆的试验研究

    No full text
    以广州郊区的稻秆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反应器,以高温液态水的预处理方法,考查了反应时间、温度、压力、液固比、搅拌转速以及预热时间对稻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200℃,压力为4.OMPa,液固比为20:1,搅拌转速500r/min,预热时间为40min时还原糖浓度达到最大值,还原糖转化率为51.85%,原料转化率达到48.18%。通过范氏分析及扫描电镜对此工况下的水解残渣进行了分析,发现半纤维素水解率达到88.90%,预处理后的原料疏松,孔隙增加,因而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后续纤维素酶水解的效率

    镍基整体式催化剂上生物质粗燃气重整调变的特性研究

    No full text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基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条件(温度、时间、空速、水蒸气添加等)对催化剂上生物质粗燃气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500℃)只具有CO加氢反应活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粗燃气重整反应逐渐进行,在800℃以上,CH4和C2转化率均高达95%以上,CO2转化率达到92%,但随着反应空速和水蒸气添加量的增加,CH4和CO2等转化率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此外,通过改变水蒸气添加量可对合成气中H2/CO体积比在0.85~4.00进行较好调节。结合XRD表征发现,Ni基整体式催化剂中Ni°的生成可较好地促进重整反应的进行

    fe改性cuznmn催化剂结构和低碳醇合成反应性能研究

    No full text
    采用连续共沉淀法制备费-托(F-T)组元Fe改性的CuZnMn催化剂,采用N_2物理吸附、H_2-TPR/TPD、XRD等表征手段考察催化剂中Fe-Cu协同作用关系,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Fe-Cu协同作用的改变对低碳醇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Mn催化剂主要以CuMn固溶体形式存在,Fe助剂的加入有利于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增加,并促进了FeMn固溶体的形成,降低了固溶体中Cu-Mn相互作用力,这有利于CuO单体逐渐从固溶体中析出,加强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随着Fe含量的逐渐增加,催化剂中CuO单体含量逐渐增多,Fe-Cu之间形成协同作用,这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和醇、烃产物的生成,然而Fe助剂的过量加入则导致催化剂主要表现为F-T合成反应能力,降低低碳醇产物的选择性

    中国燃料乙醇的应用及生产技术的效益分析与评价

    No full text
    针对国内外燃料乙醇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了淀粉质、糖质和纤维素类原料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异同,并对我国3种原料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以10万t/a的燃料乙醇工厂为例,对不同原料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经济性、能源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甜高梁和木薯最有经济优势;从能源效益分析可知生产工艺能耗约占80%,工艺改进非常重要;从单位土地能源净产出情况看,甜高梁最高,其次是甘蔗和木薯,可见能源作物具有开发潜力;通过社会效益分析,10万t燃料乙醇工厂会给农民带来2~4亿元的年收益,提供约1000个的就业岗位;且10万t燃料乙醇的应用CO2年减排量可达30万t以上,减排CO、CH等汽车有害污染物近1700t

    Nano/Micro-Structured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No full text
    纳米储锂电极材料由于奇特的纳米效应与动力学优势,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尺寸效应、形貌效应以及电极材料碳包覆的作用;并以作者的近期研究为主,着重讨论了几种"动力学稳定"的纳微结构电极材料和具有"三维混合导电网络"结构的高倍率电极材料.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re currently of interest as high performance anodes and cathode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because of their novel nano-size effects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kinetics. This review paper describes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is field,addressing the size effects,morphology effects,as well as the functions of carbon coating layers toward lithium storage. Several"kinetically stabilized"nano/microstructured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high-rate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mixed-conducting networks based on the work of the authors are highlighted for illustration.作者联系地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Author's Address: Institute of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