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颗粒化重组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及其抗原性与免疫原性

    Get PDF
    过去的研究发现大肠杆菌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 (HEV)衣壳蛋白ORF2的aa3 94_60 6片段NE2可以形成同源多聚体 ,并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 ,但纯化后的免疫原性较弱。这里表达了 3个NE2蛋白的N端延伸突变体 ,发现对应于ORF2aa3 68_60 6的重组蛋白HEV 2 3 9在体外可以形成颗粒性抗原。HEV 2 3 9抗原颗粒与戊肝患者血清反应性良好 ,对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8C11的反应性与NE2抗原相当 ,而对另一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8H3的反应性较NE2抗原有显著提高 ,表明HEV 2 3 9抗原颗粒具有比NE2更好的抗原性。纯化后的HEV 2 3 9抗原颗粒直径约为 15~3 0nm。铝佐剂吸附的HEV 2 3 9免疫Balb c小鼠的半数有效剂量 (ED5 0 )在 0 0 8~ 0 2 5μg之间 ,而同样以铝佐剂吸附的NE2抗原 60 μg剂量免疫的抗体阳转率仅 2 5% ,表明HEV 2 3 9抗原颗粒具有更好的免疫原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同源二聚体的相互作用结构域

    Get PDF
    为了探讨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同源二聚体形成的关键区域和相互作用结构域 ,以及二聚体形成与主要天然中和表位的形成之间的关系 ,通过末端缺失、定点突变技术研究戊型肝炎病毒 (HEV)ORF2的aa394_aa6 0 6片段NE2的聚合现象 ,发现其C端的aa5 97_aa6 0 2 (AVAVLA)疏水区是该片段同源聚合的核心区域 ,提高该区域氨基酸的亲水性将妨碍聚合现象的发生 ;半胱氨酸化学交联实验表明NE2形成同源二聚体时 ,aa5 97在空间位置上相接近 ,处于可生成化学键的距离 ,提示所处区域为疏水聚合的作用结构域 ;通过Blast程序估算核心区域的天然突变率 ,发现其疏水性高度保守 ;N端缺失实验表明 ,至少 6 5个氨基酸既不影响同源聚合也不直接参与主要的天然中和表位的形成 ,但可协助中和表位构象的形成 ,而这种协助作用可被ORF2的末端肽段所代替。aa5 97_aa6 0 2 (AVAVLA)疏水区为戊肝病毒衣壳组装的第一步骤的核心区域 ,并与重要的天然中和表位的形成直接相关 ,从而为戊肝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

    No full text
    以1981~2004年间捕获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亲鲟样本为研究材料,研究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繁殖季节中坝下30km范围内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情况。测定与统计结果显示,中华鲟雌雄性比由1981~1983年的1.10:1降低到1987~1989年的0.63:1,而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5.86:1。雌鲟平均体长由1990~1992年的263.1cm增加到1999~2001年的276.7cm,升幅为5.2%(差异极显著);平均体重由1990~1992年的202.4kg增加到2003~2004年的237.4kg,升幅为17.3%(差异显著)。雌鲟年龄的平均值在24年中的前9年里(1981~1989年)波动于19.0~20.7龄,在后15年(1990~2004年)里,雌鲟年龄平均值在21.1~22.7龄之间波动,普遍高于前9年中的年龄平均值。雄鲟群体变化比雌鲟群体变化大。雄鲟平均体长、体重分别由1981~1983年的205.1锄、89.8kg下降到1987~1989年的197.5cm、72.7kg(降幅分别为3.7%、19.0%),然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229.4锄、121.1kg(升幅分别为16.4%、65.2%);平均年龄由1981~1983年的15.4龄下降到1987~1989年的13.3龄(降幅为13.6%),然后上升到1996~1998年的17.6龄(升幅32.3%)。在1993~2004年中华鲟产卵场采集并鉴定了年龄的中华鲟亲鲟中,共发现28尾1981~1989年出生的个体即葛洲坝截流后出生的个体,这证明了在洄游路径缩短622~1166km后,中华鲟的回归本能尚未丧失,同时,由于在葛洲坝截流后的初期并没有实施人工繁殖放流,这佐证了葛洲坝截流后新形成的中华鲟产卵场的有效性

    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

    No full text
    以1981~2004年间捕获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亲鲟样本为研究材料,研究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繁殖季节中坝下30km范围内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情况。测定与统计结果显示,中华鲟雌雄性比由1981~1983年的1.10:1降低到1987~1989年的0.63:1,而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5.86:1。雌鲟平均体长由1990~1992年的263.1cm增加到1999~2001年的276.7cm,升幅为5.2%(差异极显著);平均体重由1990~1992年的202.4kg增加到2003~2004年的237.4kg,升幅为17.3%(差异显著)。雌鲟年龄的平均值在24年中的前9年里(1981~1989年)波动于19.0~20.7龄,在后15年(1990~2004年)里,雌鲟年龄平均值在21.1~22.7龄之间波动,普遍高于前9年中的年龄平均值。雄鲟群体变化比雌鲟群体变化大。雄鲟平均体长、体重分别由1981~1983年的205.1锄、89.8kg下降到1987~1989年的197.5cm、72.7kg(降幅分别为3.7%、19.0%),然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229.4锄、121.1kg(升幅分别为16.4%、65.2%);平均年龄由1981~1983年的15.4龄下降到1987~1989年的13.3龄(降幅为13.6%),然后上升到1996~1998年的17.6龄(升幅32.3%)。在1993~2004年中华鲟产卵场采集并鉴定了年龄的中华鲟亲鲟中,共发现28尾1981~1989年出生的个体即葛洲坝截流后出生的个体,这证明了在洄游路径缩短622~1166km后,中华鲟的回归本能尚未丧失,同时,由于在葛洲坝截流后的初期并没有实施人工繁殖放流,这佐证了葛洲坝截流后新形成的中华鲟产卵场的有效性

    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

    No full text
    以1981~2004年间捕获的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亲鲟样本为研究材料,研究葛洲坝截流24年来中华鲟繁殖季节中坝下30km范围内产卵群体结构的变化情况。测定与统计结果显示,中华鲟雌雄性比由1981~1983年的1.10∶1降低到1987~1989年的0.63∶1,而后上升到2003~2004年的5.86∶1。雌鲟平均体长由1990~1992年的263.1cm增加到1999~2001年的276.7cm,升幅为5.2%(差异极显著);平均体重由1990~1992年的202.4k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