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Development of aquantitative ELISA detection method for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 antigen

    Get PDF
    目的: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质控VzV灭活疫苗研发和生产中抗原含量。方法:以VzV中和单抗5f6C8为包被抗体、8H5d1为酶标抗体,构建定量检测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本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线性和稳定性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VzV抗原的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0.4μg~13μg/Ml,相关系数为r2=0.994,定量限度为0.4μg/Ml;变异系数CV80%。与VzV以外的相关病毒样本没有交叉反应。结论:构建的VzV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各项性能符合定量检测需要,可用于VzV灭活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的抗原含量检测。Objective:To develop a quantitativ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Q-ELISA)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 antigen.Thi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VZV antigen content at each stage of VZV inactived vaccine developing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Methods: A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Q-ELISA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concentration of VZV antigen,which was based on the the high-affinity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5F6C8 as capture antibodies,and 8H5D1 as HRP-labeled antibody.The performance of reagent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Q-ELISA for VZV antigen content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The reagent had good performance.The quantitation scope was 0.4 μg~13 μg/ml,The coefficient correlation was 0.994,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0.4 μg /ml,the recovery was between 87.5% and 111.6%.The stability was up to 80% after reagent was heated for 6 days at 37℃.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lower than 15%,and the reagent was no reaction with other sample except VZV antigen.Conclusion: The Q-ELISA for VZV antigen was developed with good specificity,accuracy and stability.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VZV antigen content during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VZV inactived vaccine

    鳜类的骨骼解剖及其系统发育的研究

    No full text
    鳜类是鲈形目中的一群淡水鱼类,其系统学问题和局限于东亚的特殊分布对于探讨低等鲈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和东亚的动物地理学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从鳜类中的第一个种类被记述到现在有150年时间,但鳜类的种类有效性、分类、系统位置等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问题更是缺乏研究。本文以本所标本室收藏的标本和国内外赠送的标本为基础,运用分支系统学原理和现代生物地理学理论,对鳜类的系统发育和动物地理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鳜类的系统学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观点。1.对鳜(Siniperca chuatsi)的骨骼结构作了详细的描述,表明它和低等真骨鱼类相比,具有较高等的性状;在鲈形目中,又表现出低等鲈类的特点。2.以花鲈(Lateolabrax joponicus)作外类群,运用分支系统学原理,对鳜类的10个种进行分支分析,结果列成数据矩阵,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鳜类的系统发育分支图。3.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说明鳜类由两个姐妹群组成:少鳞鳜群和鳜群。少鳞鲜艳群包括S. herzi、S. kawamebari、S. whiteheadi等三个种,它们既保留有较多的原始性状,又具有较多的共同离征;鳜群包括剩余的种类,其中S. Obscura、S. cyclia、S. roulei等3种是一进化级别,它们保留有较多的进化特征,是这一群中的低等类群;其余的种类则是另一进化级别,它们具有较多的进化特征,是鳜类中较高级的类群。研究中发现鳜类中的许多特征是平行进化的。4.根据系统发育的结果将鳜类的两个姐妹群分成两个属:鳜属(Siniperca)和少鳞鳜属(Coreoperca)。指出长身鳜属的建立是不合理的,将长身鳜属并入鳜属。5.简要讨论了Gosline(1966)(左鱼右旨)类Serranidae和暖鲈科Perichthyidae区别特征的不合理性,认为暖鲈科是一并系甚至复系,但鳜类目前只能暂进放入暖鲈科。6.明确指出洞庭鳜类(Tungtingichthys)和鳜类关系较远;确证武乡鳜(S. wusiangensis)为鳜类中的高等类群;推测日本中新世的低等鲈类可能为原始的鳜类,即原始鳜类在中新世时已经出现;德国中始新世的(Amphiperca multiformis)和原始鳜类的关系可能较近。7.对鳜类2属13个种(包括1个化石种1个新种)的特征作了简单的描述。8.在对鳜类进行动物地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对分支扩散方法(the cladistic dispersal method)、轨迹方法(the 'track' method)、分支离散方法(the cladistic vicariance method)、PAE方法(parsimony analysis of endemicity)等4种不同的方法和贯穿其中的扩散、离散观点进行了比较,认为离散的观点将生物的进化和地球的进化联系在一起,而且可以对同上不类群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但对于发生明显扩散的类群,仍然要考虑扩散作用。9.推测鳜类的起源演化是:在始新世时,有许多鳜类的近亲种广布于世界各地;中新世或中新世以前,在中国东海和朝鲜、日本-带产生了原始的鳜类,黄海的形成造成了原始鳜类分布区的隔离;中新世到上新世时,原始的鳜类发生分化,特别是上新世时,发生大规模的物种分化,在中国产生了鳜属鱼类,在朝鲜、日本一带产生了少鳞鳜属鱼类。鳜类在中国产生的分化首先是从东向西的分化,然后是南北的分化。鳜类物种分化后,发生了多次的扩散事件。中国少鳞鳜可能是较早从朝鲜、日本一带扩散到中国来的。10.根据鳜类和其它东亚的特有鱼类推测第三纪晚期以来东亚的地理变化为:台湾和大陆较早产生隔离;日本和朝鲜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中国大陆从北向南渐次发生分化;长江及其以南水系之间关系极为密切

    用mtDNA 12S rRNA序列变异检验鲤形目鱼类系统发育关系(英文)

    No full text
    通过对鲤形目鱼类 5个科的代表类群的完整线粒体 12SrRNA进行测序和分析 ,以检验目前的形态学假说。经序列比对后 ,有 10 0 0个位点 ,其中 467个位点在茎区 ,53 3个在环区 ;有 3 95个位点为变化位点 ,其中 2 67个为系统发育信息位点。采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 ,其结果支持鲤科鱼类成为一个单系群 ,非鲤科的鲤形目鱼类成为另一个单系群的观点 ,这与Siebert提出的假说相一致。鲤科鱼类包含 3个主要的分支 ,即鱼丹系、鲤系和雅罗鱼系 ;但在非鲤科鲤形目鱼类中 ,

    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鲤科)

    No full text
    记述采自江西的鲤科鱼类一新种。新种命名为江西鳅##Gobiobotia Jiangxiensis sp. nov, 以胸腹部裸露区止于肛门; 须短小; 胸鳍条不延长, 不达腹鳍起点; 腹鳍起点至胸鳍起点距离大于至臀鳍起点距离; 肛门位于腹鳍起点和臀鳍起点的中点等特征与该属其它种类相区别。图1表1参

    鮈亚科鱼类下咽骨和下咽齿的形态差异及其功能适应

    No full text
    采用双筒解剖镜观察和手工绘图的方法,研究鮈亚科鱼类39个代表种下咽骨和下咽齿的形态特征,分析鮈亚科鱼类下咽骨和下咽齿的形态差异及其功能适应。结果显示,鮈亚科鱼类的下咽骨可以分为粗壮型、中间型和狭长型3种形态类型;下咽齿可以分为圆锥型、臼齿型、粗壮侧扁型、侧扁型和极侧扁型5种形态类型。鮈亚科鱼类下咽骨和下咽齿间呈现出多种形态组合,并相互配合共同处理不同类型的食物。下咽骨和下咽齿的形态差异为鮈亚科鱼类摄食不同类型的食物、充分利用不同的生境资源在摄食器官多样性方面提供了保证

    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鲤科)

    No full text
    记述采自江西的鲤科鱼类一新种。新种命名为江西鳅##Gobiobotia Jiangxiensis sp. nov, 以胸腹部裸露区止于肛门; 须短小; 胸鳍条不延长, 不达腹鳍起点; 腹鳍起点至胸鳍起点距离大于至臀鳍起点距离; 肛门位于腹鳍起点和臀鳍起点的中点等特征与该属其它种类相区别。图1表1参

    东亚鲤科鱼类下咽齿和下咽骨的形态演化规律

    No full text
    &lt;正&gt;鲤科(Cyprinidae)鱼类第五对鳃弓特化为发达的下咽骨,其上附有发育良好的下咽齿。下咽骨和下咽齿是鲤科鱼类一个重要的特征,其形态特征、齿式和排列方式在不同的亚科间差别较大,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几十年来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以往的研</p

    两种鲿科鱼类在长江和珠江流域Cytb基因序列变异性分析

    No full text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长江和珠江流域的两种鲿科鱼类1137bp Cytb基因的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并用Mega软件进行了序列分析。研究发现两种鲿科鱼类的全序列从第十位碱基起有一个三联体密码子的缺失,推测为鲇形目鱼类Cytb序列所特有特征。黄颡鱼和大鳍鳠种群间的序列差异分别为0.4%和1.6%,介于一般淡水鱼类mtDNA种内序列的变异范围,而高于洄游鱼类序列变异。黄颡鱼属和鲮属Cytb基因序列间的差异为17.6%-18.0%,大大高于种间的序列差异率,也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二者属级分类单元的有效性。依据分子进化速率推测,长江和珠江两水系间大鳍鳠的分歧时间为距今27万年左右的更新世中晚期,黄颡鱼的分歧时间在距今7万年左右的更新世末期。推测造成二者有着不同分歧时间的可能原因是:大鳍鳠属暖水性鱼类,在第四纪冰川期间,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冷,大鳍鳠退至长江以南,并在各水系间产生隔离,各自独立分化至今。而黄颡鱼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第四纪数次冰川期间可能进行过广泛的交流

    湖南省境内洞庭鳜(Tungtingichthys,鲈形目Perciformes)的重新观察

    No full text
    对秀丽洞庭鳜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在骨骼学特征和变异范围方面作了较多的补充,指出秀丽洞庭鳜和下湾铺洞庭鳜在背鳍前骨式,栉的开矿和尾鳍前短鳍条数目等特征存在差异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