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多孔和铸装高能推进剂的燃烧转爆轰

    Get PDF
    为研究多孔和铸装高能推进剂的危险性能,设计加工了燃烧转爆轰的实验装置,并建立了以光电管为主的测试系统。经实验发现,多孔装药在燃烧向爆轰的转变过程中有冲击波/爆轰波的回传现象,而铸装药则没有

    SX微处理器及其在数字电感测试仪中的应用

    Get PDF
    SX微处理器是美国SCENIX公司推出的新一代 8位微处理器 ,本文介绍了该微处理器的功能和特点 ,并给出了它在数字电感测试仪中的应用实例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文化内涵提升(笔谈)

    Get PDF
    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举措,也是推进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而言,需要有机融合全球化视野、国家视野和地方视野,进行科学、合理和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抉择,处理好学科建设中继承与创新、重点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建设、学科类别变革与发展等问题,注意学科建设规划的可持续性,以及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在学科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认识大学学科类型的多样性、学科结构的复杂性,充分尊重教授工作的自主性规律,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院系组织发展方面,特别是当学科建设进入后学系时代,在设置学院与学系时要注重权力结构化、资源结构化和任务结构化。在教材建设方面,教材的内容应激活学生思考学科领域问题的能力,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视为教材建设追求的重要目标。从比较借鉴的视角看,美国地方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是基于服务需求,与当地的产业高度融合。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按照达到毕业能力要求的学生数量作为拨款标准,高校通过为当地社区提供社会服务项目,教师通过研究项目或服务项目向政府申请经费。这些经验给我国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好的借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研究”(18JJD880005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Get PDF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养殖场鱼种池内死鱼原因调查和实验报告

    No full text
    <正> 1986年11月下旬,武昌某养殖场鱼种池内的鱼种突然大量死亡,成千上万的水鸟飞临池面觅食,上百群众,抡捞漂浮在水面的死鱼,这样的严重死鱼现场实属罕见。除了无数漂浮于水面的死鱼外,还有一些濒临死亡的鱼正处于昏迷状态与急剧地翻转和挣扎,为了查明死鱼原因,我们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和分析

    推进剂损伤对其燃烧稳定影响的实验和数值研究

    No full text
    为研究高能固体推进剂NEPE损伤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以大型落锤为加载手段,扫描显微镜、声速和密度测量为损伤观察和检测手段,密闭爆发器为研究推进剂燃烧规律的实验系统。同时,建立了推进剂床在高压条件下的一维两相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和实验测得的燃烧压力-时间曲线符合较好

    Safety Assessment Studies of a Damaged High-Energy Solid Propellant

    No full tex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amage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combustion and deflagration-to-detonation transition (DDT) of the NEPE (Nitrate Ester Plasticized Polyether) propellant in order to assess its safety. The study includes: (1) to induce damage into the propellants by means of a large-scale drop-weight apparatus; (2) to observe microstructural variations of the propellant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3) to investigat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sts; (4) to carry out closed-bomb tests and (5) to perform DDT tests. The NEPE propellant is found to be a viscoelastic material. The matrices of damaged samples are severely degraded, but the particles are not. The result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sts, closed-bomb tests and DDT tes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al damage in the propellant has some marked effects on its thermal decomposition rate, bum rate and transition rate from 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impact damage strongly influences on safety properties of the NEPE propellant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