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热处理对沙漠边缘土壤腐殖酸荧光性质及其与Cu(Ⅱ)络合作用的影响/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Humic Acids of Soil beside Desert and Their Cu( Ⅱ ) Complexing Behavior[J]

    No full text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80℃处理下沙漠边缘土壤腐殖酸荧光性质及其与Cu(Ⅱ)络合行为的变化。热处理导致类富里酸的发射波长发生蓝移,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的荧光强度降低,它们与Cu(Ⅱ)络合的条件稳定常数(lgKa)降低,结合常数(lgKe)增加,腐殖酸中参与Cu(Ⅱ)络合的荧光基团和位点数增多。研究表明,干旱区高温环境会导致腐殖酸结构及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Cu(Ⅱ)在土壤中的迁移

    抗生素在土壤、粘土矿物中的吸附研究进展[J]

    No full text
    抗生素长期大量的用于人、动物、植物的疾病治疗或者水产养殖,它们在动物体内代谢率低,通过粪便或者尿液直接以原型或次级代谢产物的形式直接进入环境中,并可在环境中富集,产生各种抗生素的细菌或者诱发基因,直接或者间接的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各种隐患。抗生素在环境中最重要的行为是吸附,吸附不仅影响其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分布、迁移、转化,还影响其在环境中的生物活性。土壤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矿物质、微生物、腐殖质等等。由于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很多吸附机制并不清楚,本文初步探讨了几类常用的抗生素在土壤沉积物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制,并对在微生物介入的条件下抗生素在沉积物和土壤表面的吸附行为做了评述

    荒漠河岸柽柳(Tamarix chinensis)灌丛的能量平衡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Balance of Riparian Tamarix Shrubs in Desert[J]

    No full text
    用涡度相关法对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柽柳(Tamarix chinensis)灌丛进行了1个生长季的实验观测,利用同步气象资料探讨了干旱胁迫环境下柽柳灌丛的近地面微气象和能量平衡特征,并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及能量平衡比率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柽柳的日能量平衡变化和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柽柳灌丛的能量平衡闭合率为72.3%,地表能量通量和能量分配特征呈明显的单峰型二次曲线,地表净辐射通量和潜热通量是柽柳灌丛生长季的主要能量收入项和支出项;生长季内柽柳灌丛的能量平衡残差出现系统性、正负交替的日循环规律;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能量的分配转化和平衡程度均有明显差异,晴天的能量闭合状况好于阴天、降雨及扬沙天气,白天好于夜间;能量平衡比率在日出前与日落后的变化显著,且出现瞬时能量过闭合现象.受光合作用的影响,能量平衡闭合程度及碳通量的变化与不同天气下的温度及水分密切相关

    干旱区绿洲-荒漠化演变中的水足迹表征研究——以新疆天山北坡为例/Water Footprint Characteristics in Evolution of Oasis and Desertification in an Arid Area——A Case Study of the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Xinjiang Wei Autonoumos[J]

    No full text
    以新疆天山北坡为研究区,首先利用改进后的方法计算了研究区的水足迹,然后在水足迹时空变化和荒漠化格局演变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天山北坡荒漠化与水足迹之间的关系,并从水足迹的角度对天山北坡绿洲荒漠化的过程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60—2007年,天山北坡水足迹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水足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天山北坡各市县当地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差异明显。(3)研究区荒漠面积与水足迹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4)调整地区生产结构(特别是农业)和改善区域居民的消费模式都有利于减轻干旱区水资源压力,对干旱区荒漠化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战略启示

    利用遥感数据优化物候模型时样本选择的新方法/A new method of sample selections for optimizing phenology model based remote sensing data[J]

    No full text
    植被物候模型是生态系统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对准确地模拟陆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获取空间物候信息并与气候数据进行耦合分析是在中亚干旱区等地面物候观测数据缺乏的地区构建物候模型的重要方法。为减小混合植被像元和气候数据资料的内在误差及二者在空间尺度的不匹配对物候模型构建产生的影响,该研究提出一种在气象站点周围选取满足规定规则集的“代表植被类型像元”作为样本点的选择方法,以代表植被类型像元的遥感物候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为基础,结合经典物候模型和改进物候模型,在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下,分别以独立的拟合与评价样本数据,完成了荒漠草原植被与落叶阔叶林的模型拟合与评价。研究发现中亚干旱区荒漠草原植被的最优模型为温度-降水修正模型,落叶阔叶林的最优模型为替代模型。通过此方法模型总体精度在8–10 d左右。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气候数据和植物物候空间匹配方面有改进,有助于提高物候模型精度

    锂浓度对罗布麻生长及锂累积量的影响/Effects of Lithium Concentration Treatments on Growth of Apocynum Seedling and Its Lithium Accumulation[J]

    No full text
    锂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并与罗布麻有相似药效,罗布麻中锂含量的高低决定其药效强弱.以大叶白麻和红麻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锂浓度对罗布麻幼苗生长及锂累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富锂极限.结果表明:锂并不是罗布麻生长的必需元素,随供应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叶片锂含量高于根和茎,且红麻叶片较大叶白麻更为耐锂.各处理相比,在锂浓度1OOmg· kg-1时,叶部锂累积量达到峰值,但生长量有限;在锂浓度为25 mg·kg-的条件下,虽然叶片锂累积量较100 mg·kg-1时低,但仍高于对照,且生长量所受限制很小.综合考虑不同锂浓度对罗布麻产量及药用价值的影响,认为在种植罗布麻时,锂浓度以低于25 mg·kg-1为宜

    中亚区域陆表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Spatial-temporal change of land surface phenology in Central Asia arid zone[J]

    No full text
    植物叶物候是反映环境条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直观、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在中亚干旱区开展区域物候研究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1982-2006年GIMMS长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阈值法反演得到中亚地区植被过去25a的物候数据集;然后利用Man-Kendall趋势检验和Theil Sen斜率方法,定量分析了中亚地区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格局,并且评价了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中植被物候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1)过去25 a来,中亚干旱区的植被生长季的开始期和终止期在区域尺度整体上没有发生显著提前或者延迟,但在局部地区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2)各种土地覆被类型的物候动态明显不同:农用地的生长季开始期提前最明显,混合林的生长季终止期推迟最显著.各种植被类型中,除灌丛外均表现出生长期延长的趋势

    根施甜菜碱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简报)/Effects of root-applied glycinebetaine on the root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under salt stress in maize seedlings[J]

    No full text
    以玉米为材料,采用砂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根施甜菜碱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10mmol·L-甜菜碱能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促进其生长,使根系伸长并改善其水分状况与细胞质膜透性,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

    典型荒漠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研究/Study on Dynamic Statu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s of Typical Desert Plants[J]

    No full text
    采用分解网袋法,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oxyrrhynchum)和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3种荒漠植物叶、茎和根的分解、养分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茎、根系的质量损失过程均符合指数衰减模型。经过364 d的分解,粗柄独尾草叶、粗柄独尾草根、尖喙牻牛儿苗叶、尖喙牻牛儿苗茎、尖喙牻牛儿苗根、沙漠绢蒿茎、沙漠绢蒿根的失重率分别为41.96%、81.94%、42.18%、29.32%、47.02%、20.66%和20.71%;3种植物根、茎、叶的分解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分解速率依次为:粗柄独尾草根〉叶;尖喙牻牛儿苗根〉叶〉茎;沙漠绢蒿根〉茎。在整个分解过程中,N和P含量总的趋势表现为释放,叶、根凋落物质量损失与初始N、P含量显著负相关,非生物因素对其分解有重要影响

    新疆盐渍土渗透势与盐分的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Osmotic Potential and Total Salt Content in Saline or Alkaline Soil in Xinjiang[J]

    No full text
    采集新疆不同类型不同质地的盐渍土共30个采样点450份盐碱土土样,分别用土水比为1∶1和1∶5进行浸提,测得浸提土样渗透势、总盐、pH、主要离子含量等化学参数,研究土水比为1∶1和1∶5浸提液渗透势的相互转换关系以及渗透势和总盐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盐渍土土水比为1∶1和1∶5之间的渗透势具有极显著线性相关性,两者相互转换方程式为:Ψ1∶1=4.32ψS1∶5+0.007(R2 =0.97,P<0.000 1);土水比为1∶1的土壤溶液渗透势与总盐的方程式为ψs1∶1=67.26-19.67ln(St1∶1+30.46)(R2 =0.96,P<0.000 1);土水比为1∶5的土壤溶液渗透势与总盐的方程式为ψs1∶5 =232.59-39.82ln(St1∶5+343.68)(R2=0.90,P<0.000 1).这些方程能够很好地诊断新疆盐渍土的盐渍化程度,将对于我国盐渍土的改良应用以及盐生植物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