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基于波长移位的单纤双向系统的传输性能仿真
利用Optisystem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D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编码的WDM(波分复用)单纤双向传输系统,实现系统传输扩容;同时提出采用分段色散补偿方法抑制色散对系统的影响,利用非均匀信道间隔设置和非均匀色散管理降低四波混频效应。结果表明:在传输距离为600km、单信道速率为40Gbit/s的8信道WDM系统中,单纤双向传输时系统的品质因子(Q值)比单纤单向传输系统最大提高了14.9dB;对系统进行色散和四波混频抑制后,系统Q值还可以提高11dB以上
基于单个电吸收调制器产生超平坦双光梳
为产生频率间隔相同而又平坦的光频梳,基于单个多量子阱电吸收调制器强度调制特性,设计出一种新型超平坦双光梳产生方案。通过在电吸收调制器前置矩形滤波器,精密控制多量子阱电吸收调制器的反向偏置电压与射频驱动信号幅度,滤除频谱的中心谱线后,得到了平坦度为0.01dB的双光梳。利用Optisystem7.0软件进行仿真,其对不同线宽(100kHz、10 MHz和20 MHz)的激光光源均可产生位于中心谱线两侧对称的、带宽均为300 GHz、谱线均为15条、谱线间距均为20GHz以及平坦度可达0.01dB的双光梳
氮化铟导模共振滤波器在可见光波段模拟分析
根据RCWT(严格耦合波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提出了在可见光波段的基于半导体材料氮化铟的亚波长光栅导模共振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和仿真方法,并探讨了滤波器反射谱对光栅参数的敏感性。在维持滤波器高峰值反射率、低旁带和窄线宽不变的条件下,利用其对光栅周期的敏感性,结合仿真提出了利用微机电系统梳齿驱动器改变光栅周期(ΔT为099.7nm)从而线性地控制共振波长输出(调谐范围为23nm),实现了半高全宽小于1.15nm的可调谐反射型导模共振滤波器
Pt缓冲层厚度对FePt薄膜合金相转变和磁性能的影响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具有Pt缓冲层的[FePt]50多层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磁性测量研究了不
同缓冲层厚度对样品微结构演变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缓冲层厚度(t≤8.6 nm)的增加,薄膜合金的有序
化温度明显降低,晶粒尺寸逐渐减小;FePt薄膜样品点阵常数c/a的比值逐渐减小,有序度参数S逐渐增大;同时样品
的矫顽力也随着缓冲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在425℃退火的样品,其矫顽力由缓冲层厚度t=0时的398 kA/m增加到t=8.6
nm时的523 kA/m(接近无缓冲层样品在500℃退火的值),平均变化率为14.53 kA·m
-1
/nm,有效地降低了样品的退火
温度;与此同时,剩磁比逐渐减小,从0.68减少到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