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research outputs found

    聚丙烯酸十八酯的结晶行为

    No full text

    射流式O2(^1△)发生器射流破断长度测量

    No full text
    实验研究了甘油-水溶液通过用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喷管长度/直径比的喷管形成射流的破断长度。射流的行为与喷管内是层流还是湍流的流动状态关系极大。当射流速度比较大时.喷管的缺陷如进口出口的毛刺和流道壁的粗糙度是诱发湍流使射流破断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对化学氧碘激光的射流式O2(^1△)发生器的喷管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No full text
    该项目属节水农业领域,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总结提出了雨水就地利用、叠加利用与异地利用的三种基本方式,提出了雨水资源化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的新概念,引入降雨径流调控参数,构建出上述三种利用方式不同潜力的计算模型,建立了小流域雨水资源利用评价方法,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发雨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上,主要解决了人工集流场规划设计方法、新型集雨材料,以及雨水补充灌溉技术实施方法等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集流效率、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既消除了水土流失冲刷动力,又提高了雨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了同步实现防止水土流失与实现旱区农业主动抗旱的双重目标。形成了以雨水资源高效汇集技术、存储与净化技术、高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体系与发展模式技术成果。该技术已在甘肃定西、陕西、山西等地推广。上述技术研究成果已收录于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作为行业技术标准颁布实施(SL267—2001)

    极端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土壤凝结水试验研究[J]

    No full text
    为了探讨极端干旱区植被生长季的土壤凝结水特征,采用微渗计和中子仪,于2010年6-7月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林、柽柳丛和裸地3种典型下垫面密封和不密封处理的土壤凝结水的变化特征、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渗计和中子仪观测结果均显示观测期间裸地产生的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大,其次为柽柳丛,而胡杨林形成的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小。观测期间研究区凝结现象从21:00-22:00左右开始,02:00-03:00左右达到第一个峰值前,随着近地表气温和地温的降低,土壤凝结水量呈增加的趋势。不密封处理产生的土壤凝结水量显著大于密封处理的(t<0.01)。柽柳丛土壤日均凝结水量最大,其次为裸地,胡杨林最..

    西北干旱区山区融雪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during Snowmelt Period on Streamflow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J]

    No full text
    利用8个山区气象站1960-2010年日平均气温、降水和7个出山口水文站的年径流数据(1960-2008),统计分析了山区融雪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天数、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性,并定量评估了年径流量对融雪期温度和降水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近50年来,山区融雪期平均提前了15.33天,延迟了9.19天;其中,天山南部山区融雪期提前时间最长,为20.01天,而延迟时间最短,仅6.81天;祁连山北部山区融雪期提前时间最短(10.16天),而延迟时间最长(10.48天).这显示山区融雪期提前时间越长,延迟时间则越短.山区融雪期平均降水量增加了47.3 mm,平均温度升高了0.857℃;其中天山南部山区降水增量最大,达65 mm,昆仑山北部山区降水和温度增量均最小,分别为25 mm和0.617 ℃,而祁连山北部山区温度增量最高(1.05℃).河流径流量对融雪期气候变化敏感,降水变化诱发年径流量变化了7.69%,温度变化使得年径流量改变了14.15%

    TM影像反射率对干旱区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特征/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M Image Reflectance to the Arid Region of Soil Moisture[J]

    No full text
    以TM影像对塔里木河中游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特征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像光谱(R)、光谱倒数(1/R)、光谱倒数之对数lg( 1/R)和去除归一化植被指数(Rc)四种光谱指标,分别建立土壤含水量的预测模型,并利用方差检验验证模型的显著性,采用后验差法划分模型精度级别.结果表明:光谱倒数之对数lg(1/R)预测土壤含水量的模型精度较高,且对0~30cm土壤含水最的预测精度最高,达到良好级别,适用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的监测;影像光谱(R)和光谱倒数(l/R)的模型精度次之,仅有个别层(0~30,0~50cm等)达合格或免强合格水平;而去除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模型精度较差.另外,各预测模型的最佳预测深度为0~30cm,土层深度过大或过小,其预测精度均降低

    基于遥感和SEBAL模型的塔里木河干流区蒸散发估算/Remote Sensing and the SEBAL Model for Estimating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Tarim River[J]

    No full text
    运用1985年、2000年和2010年遥感资料与SEBAL模型估算了塔里木河干流区蒸散发.结果表明:该区蒸散发量较大,介于0~5.11 mm/d之间;靠近河道区蒸散发明显大于远离河道区;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蒸散发大小依次为:水体>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居工地,主要与其植被覆盖度和水分供给条件有关;而日总蒸散发大小顺序为:草地>未利用地>耕地>林地>水体>居工地,这与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面积密切相关.在1985-2010年间,塔里木河干流区日总蒸散发量先减小后增大;上游平均日总蒸散发量为中游和下游的1.27倍和1.42倍.2000年塔里木河干流区日总蒸散发比1985年减少了6.80×104m3,原因是中游和下游日总蒸散发减小,而上游日总蒸散发量却增加了3.02×105m3.2010年干流区日总蒸散发比2000年高6.78×105m3,其中上游和中游日总蒸散发量增加了1.19×106m3,而下游却降低了5.16×105m3,主要受中上游地区绿洲耕地面积扩张,水资源开发量过大,下游来水量减少的影响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