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子午岭林区两种天然次生林叶片C、N、P 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

    No full text
    为阐明不同天然林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陕西 省子午岭林区桥山林场的油松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季内不同月份叶片的C、N、P含 量及其计量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分别为48.06%,1.15%, 0.11%和42.58,473.22,11.02,辽东栎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分别为43.16%,2.10%,0.19%和 25.47,380.18,14.49;两树种叶片各指标季节间变异系数表现为C含量最小,P含量最大。(2)两树种叶片 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在整个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不一致,油松叶片C含量在4&mdash;6月显著下降,之后保 持平稳状态,8月后显著上升,至10月基本与4月持平;而辽东栎叶片C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内变化不明显。 油松叶片N含量在6月前较稳定,6&mdash;8月显著下降,随后显著上升,至10月基本与6月持平;辽东栎叶片 N含量在4&mdash;6月显著下降,随后保持稳定,8月后再次显著下降,并在10月达到最低值。油松叶片P含量 在8月前变化不明显,8月后显著上升,并在10月达到最高值;辽东栎叶片P含量在4月到6月显著下降, 随后基本不变。两树种C∶N和C∶P的变化与N、P浓度相反;油松叶片N∶P在4&mdash;6月显著下降,6&mdash;8 月显著上升,8&mdash;10月再次显著下降,辽东栎叶片N∶P在6月前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值,6&mdash;10月显著下 降。(3)叶片C含量和C∶N主要受树种的影响,其他各指标受树种与月份交互作用的影响最大。(4)油 松叶片C含量显著高于辽东栎,N含量显著低于辽东栎,因此,C∶N 显著高于辽东栎,而辽东栎叶片的 N∶P显著高于油松,但P含量和C∶P在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除叶片C含量外,各指标季节间变异系 数均表现为油松小于辽东栎。研究结果丰富了天然林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同时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的森林恢复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p

    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No full text
    为了阐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养分循环关系,明确叶片与乔木层整体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差异 性,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内主要森林生态系统不同乔木器官和土壤C、N、P 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 了叶片、乔木层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C、N、P 含量均显著低于叶 片水平,表层土壤( 0&mdash;10 cm) C、N 含量以及C ∶P、N ∶P 值均显著高于土壤( 0&mdash;100 cm) 平均值; 叶片与乔木层及二者与土壤间 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关系不同; 乔木层平均C 含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乔木层平均P 含量仅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影响本地 区植物生长状态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土壤平均C、N 含量仅受土壤容重的影响,土壤平均P 含量主要受土壤容重、温度和降水 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p

    生物地理模型研究进展及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应用/Advances in Researches of Biogeographic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China[J]

    No full text
    生物地理模型是实现生态保护计划的重要工具.从生物地理模型研究的背景出发,论述了它的发展是科学和实践的需求,分析了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物地理模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数据的获取和关键变量的选择,展望了生物地理模型的发展前景,并对其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理解生物地理模型在陆面过程研究和生态恢复中的重要性,以期推动生物地理过程与之相关过程的耦合模拟研究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