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环境水样中~(129)I分析及其在环境示踪中的应用

    No full text
    ~(129)I是碘的唯一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1570万年),目前环境中~(129)I主要来源于人类核活动,尤其是欧洲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排放。人工~(129)I的大量释放使环境中~(129)I的水平大幅度升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且随排放时间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129)I是一种理想的环境示踪剂,可应用于核环境安全监测,包括核事故监测和评价、核燃料后处理厂~(129)I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应用于环境过程示踪研究。陆地环境水样中稳定碘(~(127)I)水平较低,~(129)I含量更是处于超低水平,因此,准确分析其中超低含量~(129)I及其化学形态是研究难点。本文系统地评述了环境水样中~(129)I及其形态的分析方法,~(129)I的水平、分布及其在核设施环境安全监测和稳定碘的地球化学循环示踪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p

    硫化物矿物LA-ICP-MS激光剥蚀元素信号响应

    No full text
    采用193 nm ArF 准分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鄄ICP鄄MS)对5 种天然硫化物矿物进行激 光剥蚀分析, 基于不同硫化物矿物的剥蚀形貌特征和元素瞬时信号响应, 考察了硫化物矿物的元素分馏效 应及激光频率、能量和激光斑径对硫化物矿物激光剥蚀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硫化物矿物的激光剥蚀 形貌和元素分馏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黄铁矿、辉钼矿和闪锌矿的剥蚀晕约为剥蚀斑径的10 倍, 而黄铜 矿和磁黄铁矿的剥蚀晕约为剥蚀斑径的14 倍; 黄铜矿、磁黄铁矿和闪锌矿元素分馏因子(EFI)约为1郾0, 其 元素分馏效应可以忽略, 而黄铁矿和辉钼矿存在明显的元素分馏效应. 在对硫化物矿物的LA鄄ICP鄄MS 分析 中, 选择较大的激光剥蚀斑径、较小的激光剥蚀频率与激光能量可获得理想的信号强度和准确的分析结果.</p

    西安地区2008年降雨129I 水平与特征分析

    No full text
    降雨是大气中碘向陆地沉降的最主要方式。通过分析降雨中的浓度和~(129)I/127I比值,既可获得研究区域放射性碘的基础数据,也可为认识碘的来源提供基础数据。本工作分析了在西安收集的近1年(2008年4&mdash;10月)的降雨的~(129)I的浓度和水平,由于雨水样品中有机碘份额较高,采用NaOH热分解有机碘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解,萃取过程的化学回收率达63.3%-74.8%。127I浓度为0.45-14.10 &mu;g&middot;L~(-1), ~(129)I浓度为(1.18&mdash;48.91) &times;10~7 atoms.~(129)I和~(127)I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具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春季降雨~(129)I的浓度为(2.49-4.89) &times;10~8 atoms&middot;L~(-1), ~(l29)I/~(127)I比值为(7.3-9.8) &times;10~(-9),夏、秋季降雨 ~(129)I的浓度为(1.18&mdash;7.32) &times;10~7 atoms&middot;L~(-1),~(129)I/~(127)I比值为(1.2-12.0) &times;10~(-9),春季(4&mdash;5月)~(129)I、~(127)I浓度出现一个峰值,可能是由于春季降雨量少,大气中的~(127)I、~(129)I能够积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湿沉降从大气中被去除。西安地区2008年降雨~(129)I的浓度及水平,与国际上已报道的不同地区雨水的~(129)I浓度和水平比较,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及周边没有正在运行的大型核燃料后处理厂。西安降雨~(129)I/~(127)I比值总体上高于我国沿海海水和以海水中碘为主要来源的海藻,这一特征比值提示了西安降雨中的碘与我国沿海海水中的碘的来源存在差异。</p

    生态效益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筛选

    No full text
    生态效益评价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但评价内容和指标不统一,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基本上是各说各有理,很难相互比较。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基础上,提出生态效益评价框架,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决策依据,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应该包括生态系统整体贡献,考虑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的关系;并探讨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关联性、灵敏性、层级性、决策导向性、代表性、可行性、独立性及经济适用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提出了生态效益指标筛选的多准则综合法和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检验的3个标准(可定量化、专一化和震撼性)。本研究将为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

    生态效益及其特性

    No full text
    生态效益从1980年代提出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到了1990年代,随着外来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引进,生态效益在生态学界的使用不像从前普遍。将探讨生态效益的定义、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形成机制和主要特征,为国家将落实生态效益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将生态效益定义为生态系统及其变化引起的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改善程度,并指出了生态效益形成机制及其特性的范围,其中机制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机制、生态系统内部稳定机制以及人与自然耦合机制;生态效益特性包括:生态系统介导性、人类福祉相关性、区域环境依赖性、持续再生性、多维性、跨尺度性、外部性、基础性和非市场性。这将为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方法的建立和不同研究成果比较提供科学基础

    ~(129)I加速器质谱分析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对~(129)I加速器质谱(AMS)分析中影响敏度和准确度各种参数的研究,如靶电极制备、压样、靶样中辅助介质(Matrix)的选择及使用比例等,优化了用于3 MV加速器质谱仪的SO-110型离子源的条件参数,确定~(129)I-AMS测量的最佳靶电极材料为Cu,最佳的辅助介质为Nb粉末,Nb与AgI样品的最佳体积比为3∶1。在此条件下可以获得稳定且持续的I-束流进行测量~(129)I/~(127)I原子比值,实验测得西安加速器质谱仪的~(129)I/~(127)I本底值为1.52&times;10~(-14)。</p

    加速器质谱129I分析及其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No full text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们研究组近 3 年在 129I加速器质谱应用和分析方法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 测定了核前 黄土样品中 129I水平,为地质定年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抽样分析检测了我国某核电站核环境安全的状 况,结果表明当前它与大气沉降的本底水平一致,环境是安全可靠的; 建立了水样、土壤、植物等不同类型样品中碘 的分离、制备以及 129I加速器质谱测试方法,尤其对无载体微量碘分离、制备和其中 129I测量进行了探索,解决了超痕 量碘样品的制备难题; 此外,对实验用的试剂以及食用碘盐等进行了检验,示踪了不同来源的碘,为数据的可靠和 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保障。 结果显示, 129I既是一个地质、环境示踪的有效工具,又具有定年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 前景

    加速器质谱~(129) I分析及其在环境、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No full text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们研究组近3年在~(129)I加速器质谱应用和分析方法方面的部分研究结果。测定了核前黄土样品中~(129)I水平,为地质定年的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抽样分析检测了我国某核电站核环境安全的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它与大气沉降的本底水平一致,环境是安全可靠的;建立了水样、土壤、植物等不同类型样品中碘的分离、制备以及~(129)I加速器质谱测试方法,尤其对无载体微量碘分离、制备和其中~(129)I测量进行了探索,解决了超痕量碘样品的制备难题;此外,对实验用的试剂以及食用碘盐等进行了检验,示踪了不同来源的碘,为数据的可靠和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保障。结果显示,~(129)I既是一个地质、环境示踪的有效工具,又具有定年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