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面向发生的地学数据分类方案及其元数据扩展研究

    No full text
    在分析地学数据特点和共享需求的基础上,阐述数据分类对于人们认识地球以及地学研究的重要性,并综述和评价了目前地学领域已有的各种分类研究。这些分类研究大致可归纳为探索型、应用型和综合型3种。由于地学数据应用的多学科交叉、多源异构等特性,分类系统很难满足系统性、一致性、易扩展性等原则。本文从数据发生的角度,探索新的数据分类方案,将地学数据分为器测数据、调查数据和过程数据三大类。从数据本质特征对其进行描述,学科应用仅作为数据的元数据对其标志,从而很好地消除了上述问题。此外,本文基于ISO19115地理信息核心元数据扩展模型,将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拓展到整个地学领域的数据描述,构建适应该地学数据分类方案的元数据体系

    光色和光照周期对大西洋鲑银化期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No full text
    为探讨大西洋鲑(Salmo salar)银化期间光色和光照周期对其生长及生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设计3种光照周期和3种光源颜色,在红光条件下,设置24 h开灯(24L∶0D)(全光照)、24 h关灯(0L∶24D)(无光照)以及12 h开灯12 h关灯(12L∶12D)(半光照)3种光照周期,在半光照条件下,设置红光、白光和蓝光3种LED光源颜色。试验周期为4个月,测定各组大西洋鲑的生长性能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半光照时,大西洋鲑的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无光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光源颜色对大西洋鲑银化期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采用红光时,大西洋鲑的日增重最高,白光组次之,蓝光组最低,而饲料系数呈现相反的规律。盐度耐受试验表明,半光照组的死亡率为10%,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红光组死亡率约为10%,显著低于白光组和蓝光组(P<0.05)。血清指标分析表明,半光照组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低于其他两组,说明该组的大西洋鲑在海水中具备了渗透压调节的能力。综上,红光光源半光照为大西洋鲑银化期的适宜养殖条件

    光色和光照周期对大西洋鲑银化期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No full text
    为探讨大西洋鲑(Salmo salar)银化期间光色和光照周期对其生长及生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设计3种光照周期和3种光源颜色,在红光条件下,设置24 h开灯(24L∶0D)(全光照)、24 h关灯(0L∶24D)(无光照)以及12 h开灯12 h关灯(12L∶12D)(半光照)3种光照周期,在半光照条件下,设置红光、白光和蓝光3种LED光源颜色。试验周期为4个月,测定各组大西洋鲑的生长性能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半光照时,大西洋鲑的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无光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光源颜色对大西洋鲑银化期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采用红光时,大西洋鲑的日增重最高,白光组次之,蓝光组最低,而饲料系数呈现相反的规律。盐度耐受试验表明,半光照组的死亡率为10%,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红光组死亡率约为10%,显著低于白光组和蓝光组(P<0.05)。血清指标分析表明,半光照组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低于其他两组,说明该组的大西洋鲑在海水中具备了渗透压调节的能力。综上,红光光源半光照为大西洋鲑银化期的适宜养殖条件

    关键参数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接触与润滑性能的影响

    No full text
    为了分析关键参数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接触与润滑性能的影响,构建了该新型蜗杆传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啮合方程构建了该传动的润滑角与诱导法曲率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心距、传动比、蜗轮偏转角、滚子半径等关键参数对蜗杆传动润滑与接触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得知,在这些关键参数中,蜗轮偏转角对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接触性能与润滑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建议蜗轮偏转角取值在0°~40°为最佳。选取了相应参数进行三维建模,验证了分析参数的有效性。该研究为滚子包络内啮合蜗杆传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青藏高原东北部MODIS地表温度重建及其与气温对比分析

    No full text
    通过遥感获取地表温度(地温,LST)可以弥补气象站LST数据局地性的不足。但受某些因素影响,遥感LST影像存在噪音像元,影响了LST数据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程-温度回归关系的空间重建算法,对2008年青藏高原MODIS LST影像异常低值像元进行了重建,得到空间完整的LST时间序列。分别将原始LST和重建LST与研究区62个气象站最高气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建前后LST与最高气温一致性很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8和0.91,各气象站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898,LST一般高于气温,平均偏差为6.98℃。地气温差与海拔、土地覆盖、季节和噪音水平有关。海拔越高,地气温差越大;植被覆盖越好,地气温差越小;温度越高,温差越大。研究还发现,重建后的数据在森林覆盖区仍然残留噪音,这需要结合LST的质量控制信息做进一步研究

    藏北地区草地补播及放牧制度对草地覆盖影响的遥感监测研究

    No full text
    草地畜牧业作为藏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一直以来政府和科研人员致力于通过试验示范区探索和推广天然草场围封改良、补播改良、优质混播人工草地建植等措施来提高草场利用率和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GPS实地测量人工、天然草场以及自由放牧、暖季休牧和禁牧不同放牧制度的草场试验样地范围,以2006年7月及2008年年内时间序列的CBERS-02星数据作为遥感数据源,分别监测人工与天然的休牧草场、天然的自由放牧-暖季休牧-禁牧草场的植被长势。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差值植被指数(DVI)的均值、标准差、极值及优势度反映不同草场植被长势、覆盖均匀度等情况。结果表明:人工补播的草场植被普遍长势、最佳长势及最劣长势均优于天然草场,但人工草场的覆盖均匀度不及天然草场;天然禁牧、天然暖季休牧、天然自由放牧草场长势依次递减;休牧在九月中旬放牧之前与禁牧草场的植被覆盖均匀度基本保持一致,两者的NDVI标准差远低于自由放牧草场,但休牧草场在放牧之后,植被均匀度遭到破坏,NDVI标准差介于禁牧与自由放牧草场之间。此外,该研究采用3S技术,从另一角度有效地实现了对草场覆被长势的动态、宏观监测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