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鳡鱼仔稚鱼耳石的标记和其日轮的确证

    No full text
    用茜素络合物对鳡鱼仔鱼进行了浸泡标记,耳石上能检测到橘红色荧光标记环。100mg/L茜素络合物溶液的标记效果较差;120mg/L和150mg/L溶液浸泡后微耳石的标记率很高,矢耳石和星耳石的标记率低。标记后耳石上的生长轮数与饲养天数间呈一一对应关系,相关方程为:N=0.2663+0.9276D(n=68,r~2=0.9664)。方程的斜率0.9276与1无显著差异,证明生长轮确系日轮。鱼体长与微耳石、矢耳石及星耳石的直径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方程为:BL=66.8723LD+2.7064(n=73,r

    草鱼和鲢仔鱼耳石原基和中心核特征的研究

    No full text
    描述了草鱼和鲢仔鱼耳石原基和中心核的形态特征,并测定了其大小.草鱼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原基的直径分别为8.60~11.34μm和8.03~9.95μm,鲢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原基的直径分别为9.48~10.36μm和8.54~9.75μm,草鱼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分别为18.53~21.90μm和17.03~20.03μm,鲢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分别为18.53~21.02μm和17.34~19.36μm.两种仔鱼的人工繁殖饲养种群的耳石中心核直径均显著小于野生种群,可用于种群鉴别

    草鱼和鲢仔鱼耳石原基和中心核特征的研究

    No full text
    描述了草鱼和鲢仔鱼耳石原基和中心核的形态特征,并测定了其大小.草鱼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原基的直径分别为8.60~11.34μm和8.03~9.95μm,鲢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原基的直径分别为9.48~10.36μm和8.54~9.75μm,草鱼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分别为18.53~21.90μm和17.03~20.03μm,鲢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分别为18.53~21.02μm和17.34~19.36μm.两种仔鱼的人工繁殖饲养种群的耳石中心核直径均显著小于野生种群,可用于种群鉴别

    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仔鱼营养状况的初步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形态观察,食性分析及消化系统组织学检测,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仔鱼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仔鱼具有匀称,消瘦和很消瘦三种体型,空肠率较高,草鱼,鲢,青鱼和鳙分别为45.16%-72.13%,30%-40.01%,31.25%-67.65%和87.50%,依据肝胰脏的肠和组织学特征,可以将天然仔鱼的营养水平划分为很好,较好的饥饿三种,1998年采自九江江段的样本中,遭受饥饿的草鱼,鲢,青鱼和鳙分别为40%,48.15%,46.15%和60%

    长江草鱼幼鱼的生长研究

    No full text
    依据耳石日轮研究了采自长江的草鱼幼鱼的年龄生长。幼鱼期的生长符合线性或指数模型。体长和体重的平均生长率分别为 2 0 85mm/d和 1 2 47g/d ,特定生长率分别为 2 48%和 7 6 9%

    长江中游草鱼仔鱼的日龄和生长研究

    No full text
    采用耳石日轮鉴定了 1998年采自长江九江江段和 1999年分别采自长江石码头和纱帽江段的草鱼仔鱼的日龄 ,并依据日龄推算了仔鱼的孵化期和估计了日生长率。采自九江、石码头和纱帽江段的仔鱼的平均日龄分别为 10 .7d ,8.8~ 16 .0d和 7.0d。石码头江段仔鱼中 ,5月 16日样本的日龄稍高 (16 .0d) ,其余样本的日龄比较接近 (8.8~ 9.5d)。采自石码头江段的所有仔鱼的体长平均生长率为 0 .11mm·d-1,特定生长率为1.32 %。各批次仔鱼的体长与其日龄的相关性通常很差

    草鱼仔鱼耳目石的自然标记和生长轮的清晰度

    No full text
    将野生和人工繁殖的草鱼仔鱼的耳目石取出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草鱼耳目石一般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原基和中心核,但有0.41%﹋4.67%的样本具有双原基或双中心核。343尾野生仔鱼中,6.71%的个体在矢耳石上具有营养转换标记,而187尾人工繁殖的仔鱼中,在矢耳目石和微耳石上出现营养转换标记的比例分别是64.17%和50.80%;在营养转换标记处,矢耳目石和微耳目石的直径分别为54.12±9.49μm和40.48±7.02μm(n=50);133尾野生仔鱼在转入实验室饲养的过程中,86.47%的个体在耳目石上形成了转移标记;野生仔鱼生长轮纹清晰的矢耳目石(n=521)样本的比例分别低于10%和25%,但在人工饲养仔鱼中,95.00%个体的矢耳目石(n=186)和88.00%个体的微耳目石(n=184)具有清晰的生长轮纹;野生仔鱼经人工饲养后,其耳目石上在饲养期间沉积的生长轮的清晰度亦明显比在野外生存期间沉积的高;对比实验显示饥饿对仔鱼耳石生长轮的清晰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动物学报49(4):508﹋513,2003

    草鱼仔鱼耳石的自然标记和生长轮的清晰度

    No full text
    将野生和人工繁殖的草鱼仔鱼的耳石取出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草鱼耳石一般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原基和中心核 ,但有 0 4 1%~ 4 6 7%的样本具有双原基或双中心核。343尾野生仔鱼中 ,6 71%的个体在矢耳石和微耳石上具有营养转换标记 ,而 187尾人工繁殖的仔鱼中 ,在矢耳石和微耳石上出现营养转换标记的比例分别是 6 4 17%和 5 0 80 % ;在营养转换标记处 ,矢耳石和微耳石的直径分别为 5 4 12±9 4 9μm和 4 0 4 8± 7 0 2 μm (n =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