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关中地区清代蝗灾变化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清代关中地区蝗灾的时间、空间特征和灾害的等级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自1644至1912年的268年中,共发生蝗灾25次,平均每10.72年发生一次。从时间分布上看,清代关中地区蝗灾从清代早期到中期再到晚期,呈现由多变少再变多的特点,清代中期是蝗灾少发期,早期和晚期是蝗灾多发期。该地区蝗灾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渭南地区。根据蝗灾的等级序列可以得出,清代关中地区二级一般蝗灾发生频次最多,其次为四级特大蝗灾,一级较弱和三级严重蝗灾发生频次较少。</p

    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初步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清代陇东地区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自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至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的268年中,共发生干旱灾害111次,平均每2.4年发生1次;清代陇东地区中度旱灾发生最多,其次为大旱灾和轻度旱灾,而特大旱灾发生最少;从清代早期到中期再到晚期,干旱灾害呈现由少变多又变少的趋势,具有显著波动变化特征;干旱灾害年际间连发性强,2年连发次数最多,7年以上连发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该区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以夏旱最多,冬旱和春旱最少,春夏连旱的次数也较多;旱灾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西南部旱情较重,东北部旱情相对较轻;诱发陇东地区干旱灾害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地貌环境及气候水文条件,而人类活动即对自然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清代轻度旱灾和中度旱灾主要是由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造成的,大旱灾与特大旱灾主要是由气候干冷导致降水量明显减少引起的。</p

    泰山夏季PM_(2.5)中二元羧酸类SOA的分子组成及来源

    No full text
    为研究泰山夏季大气PM_(2.5)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分子组成及来源,于2014年7~8月在泰山山顶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分析其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生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示踪物(异戊二烯、 &alpha;-/&beta;-蒎烯及&beta;-石竹烯的氧化产物)、水溶性有机碳(WSOC)及无机离子.结果表明,泰山夏季PM_(2.5)中二元羧酸的总浓度为(376&plusmn;189)ng&middot;m~(-3),其中草酸(C_2)的浓度最高,其次是丙二酸(C_3)、丁二酸(C_4)和壬二酸(C_9). 泰山地区二元羧酸总浓度高于海洋地区,但低于城市和其他高山地区,表明受人为污染影响较小. C_2/C_4、 C_3/C_4和F/M比值表明二元羧酸主要来自光化学氧化,且氧化程度较深. C_9占二元羧酸的相对含量、 C_9/C_6和C_9/Ph比值均高于城市、 海洋与高山地区,表明泰山地区SOA主要受生物源的影响,而非人为源.通过与模式估算值的对比及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泰山夏季二元羧酸类SOA主要受当地生物源光化学氧化的影响.</p

    西安冬季非灰霾天与灰霾天 PM_(2.5)中水溶性有机氮污染特征比较

    No full text
    2012年12月4~13日在西安市运用大流量大气采样器进行每小时1次 PM_(2.5)样品采集,对其进行有机碳(OC)、 元素碳(EC)、 水溶性有机碳(WSOC)、 水溶性总氮(WSTN)、 水溶性有机氮(WSON)以及无机离子分析,探讨其浓度、 组成、 时间变化特征和来源. 结果表明,采样期间西安 PM_(2.5)中 WSON小时平均浓度为(12&plusmn;9.4) &mu;g&middot;m~(-3),最高达31 &mu;g&middot;m~(-3),平均占水溶性总氮(WSTN)的47%&plusmn;9.8%, 而无机氮NH_4~+-N和 NO_3~--N则平均分别占WSTN的29%&plusmn;8.5%和23%&plusmn;8.1%. WSON∶WSOC(N∶C)质量比值范围为0.04~0.65,平均为0.31&plusmn;0.13. 在非灰霾天(能见度&gt;10 km)、 轻霾天(5 km&lt;能见度&lt;10 km)和重霾天(能见度&lt;5 km),WSON分别为(1.6&plusmn;0.9)、 (6.5&plusmn;3.9)和(23&plusmn;4.7)&mu;g&middot;m~(-3). WSOC/OC质量比值在整个观测期间无明显变化,但是WSON/WSOC(N∶C)质量比值从非灰霾天、 轻霾天到重霾天呈逐步增大趋势,其均值分别为0.2&plusmn;0.1、 0.3&plusmn;0.1和0.4&plusmn;0.1, 与颗粒物碱度减弱酸度增强相一致. 此外,整个采样期间WSON与NH_4~+、 SO_4~(2-)和NO_3~-呈强线性相关(R~2&gt;0.80),阴阳离子当量平衡进一步显示:WSON与颗粒物中和度呈负相关(R~2=0.53). 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有机胺等气态水溶性含氮有机物可通过酸碱中和与颗粒相酸性物质反应,由气相转移到颗粒相,并且重霾天低温、高湿和静风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这种酸碱中和导致的气固相转化,促使更多的WSON生成.</p

    黄山PM_(10)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来源

    No full text
    为研究黄山大气PM_(10)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分别于2015年夏季、 冬季在黄山山顶采集PM_(10)样品,并分析二元羧酸、 酮羧酸和&alpha;-二羰基化合物. 结果表明,无论在夏季还是冬季,草酸(HOOC-COOH, C_2)均是浓度最高的二元羧酸,其次是丙二酸(HOOC-CH_2-COOH, C_3)、 丁二酸[HOOC-(CH_2)_2-COOH, C_4],这与其它高海拔地区的分子组成是相似的. 大部分二元羧酸的浓度呈冬低夏高的季节变化特征,但是冬季己二酸(C_6)和邻苯二甲酸(Ph)的浓度约高于夏季的2倍,表明冬季黄山大气受周边地区所排放的人为污染物的影响更大. 作为二元羧酸的重要前体物,乙二醛(Gly)与甲基乙二醛(mGly)的浓度呈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表明夏季黄山气溶胶的氧化性比冬季强. 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黄山冬季SOA主要来自人为源的长距离传输,而夏季SOA主要是当地生物源经二次氧化形成. 气溶胶无机模型(AIM)的计算结果表明,黄山夏季的C_2主要是经酸催化反应二次形成的.</p

    近1200 a来黄河下游梁山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迁

    No full text
    利用梁山泊670 cm柱状岩芯沉积物,基于精确的AMS-14C年代测定,通过高分辨率的粒度、磁化率、总有机碳、 C/N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初步揭示了1200 a来黄河下游地区平原湖泊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梁山泊环境演化大致分为5个阶段: 790 940 AD期间,为低湖面的沼泽沉积环境,气候冷干; 940 1215 AD期间,屡次受到黄河决溢洪水影响,湖盆扩张,湖泊水位上升,为梁山泊极盛期,气候暖湿; 1215 1310 AD期间,黄河夺淮入黄海,湖区淤积严重,湖泊萎缩减小; 1310 1470 AD期间,再次受到黄河决溢洪水影响,水位上升,面积扩张,但逊于极盛期; 1470 AD至现代,黄河河道进一步南移,远离梁山泊,湖盆淤积抬高,梁山泊最终消失,直到1855 AD,黄河第6次大改道北移,湖泊再次受到黄河洪水影响,由于前期受到泥沙淤积抬高,该地区仅作为黄河泥沙承载区.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黄河改道决溢是梁山泊演化的主因.</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