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No full text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一种手段,其实质是依据土地类型本身的生态适宜性及其结构格局的差异性,运用人工技术调控的方法对有悖于自然生态结构的现状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与安排,从而达到土地利用系统功能趋优的目的。论文首先从生态学的角度,根据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划优化配置原则,对土地资源适宜方向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匹配,甄别出需要调整的类型,构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其次基于该模型,利用GIS软件分析模块,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最后采用土地资源利用综合适宜度指数,对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说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0A10

    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kner))的形态变异及地理分化研究

    No full text
    采用鱼类形态度量学和框架度量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不同地区的高体的形态进行了测量 ,并对其 19个比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 :分布于各区域的高体不具有地理分隔特征 ,可视为一个种 .其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游泳、摄食有关的眼径、吻和尾柄长度上 .这些形态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其对环境的长期适应的结果

    高体鳑鮍(Rhodeus ocellatus (kner))的形态变异及地理分化研究

    No full text
    采用鱼类形态度量学和框架度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高体鳑鮍的形态进行了测量,并对其19个比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各区域的高体鳑鮍不具有地理分隔特征,可视为一个种。其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游泳、摄食有关的眼径、吻和尾柄长度上。这些形态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其对环境的长期适应的结果

    高体鳑鮍(Rhodeus ocellatus (kner))的形态变异及地理分化研究

    No full text
    采用鱼类形态度量学和框架度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高体鳑鮍的形态进行了测量,并对其19个比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各区域的高体鳑鮍不具有地理分隔特征,可视为一个种。其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游泳、摄食有关的眼径、吻和尾柄长度上。这些形态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其对环境的长期适应的结果

    晕核反应总截面和密度分布

    No full text
    利用考虑了量子修正、库仑修正、核子 -核子碰撞同位旋效应和假定有效原子核密度分布后得到的改进的Glauber理论 ,计算了晕核与稳定核反应总截面 ,研究了晕核结构对反应总截面的影响 .结果发现对于11Be ,14Be和11Li等入射核 ,必须考虑它们的晕核结构和利用自由的核子 -核子碰撞截面才能得到与实验符合的反应截面 ,并可依据反应总截面来确定晕核的密度分布和均方半径等信

    改进的Glauber理论和核-核反应总截面

    No full text
    利用Glauber理论系统计算了中、低能条件下核 -核反应总截面 .讨论了量子效应、库仑效应以及核子 -核子碰撞同位旋效应对Glauber理论的修正 .发现在应用Glauber理论计算中、低能核 -核反应截面时 ,量子修正是重要的 .利用修正了的Glauber理论 ,系统计算了从低能到高能大量稳定线附近的核 -核反应总截面 ,在没有可调参数的情况下 ,都与实验结果较好地符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

    No full text
    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体的发育过程、新生湿地自然生态演替过程(1984~2000)以及40年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1956~1996),研究黄河三角洲体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变化过程”,探索景观信息的时空特征。通过建立现代亚三角洲体在多重水沙两相河流和弱潮海洋动力系统的相互作用下的发育过程,分析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海岸带发育演化过程的基本“脉搏”,反演并模拟黄河三角洲体海岸带演变过程的动力环境,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潮滩和水下三角洲的发育演化规律。将黄河三角洲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土壤盐碱度、土地养分、灌溉条件等)相结合,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