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模拟增温对青海湖鸟岛高寒草原群落结构影响初步研究

    No full text
    采用国际冻原计划(ITEX)开顶箱(OTC)模拟增温实验方法,研究了青海湖鸟岛高寒草原群落结构、典型物种生长特征、地上生物量及繁殖分配对温度升高的响应。模拟增温使生长季20 cm土壤温度白天平均增温1.08℃;夜晚平均增温0.55℃。短期模拟增温没有影响到群落的物种组成,但改变了物种的重要值。增温使得原有群落逐步演替为以禾本科假苇拂子茅为主的群落,使群落趋于单一化发展。增温显著地增加了该区域主要禾本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和其有性繁殖株个体的高度以及穗子的长度,同时也增加了有性繁殖植株的比例。这说明由于小气候作用,环境条件诱发导致的土壤温度的改变,会使得植被的种群结构、典型物种生长特征、地上生物量及繁殖分配发生改变。</p

    青海湖鸟岛水分梯度下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初步研究

    No full text
    研究了青海湖鸟岛地区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个体与群落水平株高,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旨在:(1)在小尺度上调查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对草地高、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2)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检验同速生长理论;(3)为青海湖周边地区地下生物量估计提供数据支持,并讨论环境因素对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值(R/S)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水平上株高、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都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群落水平上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下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青海湖流域鸟岛地区个体水平上根长、株高比值的变化范围为0.3~6.0,均值和中值分别为1.6和1.3;个体水平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也有较大的变化范围(0.4~11.3),均值和中值分别为2.5和1.5;群落水平地上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21.59~352.77 g&middot;m~(-2),地下生物量变化范围为741.98~1182.20 g&middot;m~(-2),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的变化范围为1.4~7.1,均值和中值分别为3.0和1.9。土壤水分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都影响到了植物株高、根长以及生物量的分配。基本表现为:个体水平上株高、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都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群落水平上地上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下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该区域草地生物量分配规律在个体和群落水平上都不支持等速生长假说。</p

    青海湖西北部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对青海湖地区吉尔孟乡草地进行土壤入渗实验, 测定孔隙度与粒度, 研究了不同类型 草地土壤入渗特征和土壤蓄水性. 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低草地土壤的稳定入渗率较小, 平均为 1. 5 mm/ m in, 高草地土壤的稳定入渗率较大, 平均为 3. 1 m m/ m in. 高草地达到稳定入渗的时间平均为 94 min, 低草地达到稳定入渗的时间为 174 min, 前者比后者短 80 min 左右. 霍顿公式对青海湖吉 尔孟乡低草地土壤入渗试验数据拟合最为适合, 而通用经验公式对高草地土壤入渗试验的数据拟 合最为适合. 高草根系发育深度大, 土质较低草地松软是造成高草地入渗率比低草地大的主要原 因. 青海湖土壤粒度组成较粗, 土层薄是该区土壤稳定入渗率较黄土大和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稳 定入渗状态的主要原因

    青海湖北岸高寒草甸草原非生长季土壤呼吸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

    No full text
    非生长季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地影响着碳收支。本研究利用 Li-8100开路式碳通量测定系统,研究了青海湖北岸高寒草甸草原非生长季土壤呼吸对短期围栏封育(自由放牧,3年围栏封育和5年围栏封育样地)的响应,并讨论了温度和湿度对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3年围栏封育和5年围栏封育样地非生长季土壤呼吸平均速率分别是全年土壤呼吸平均速率的0.21,0.22和0.19倍;2)自由放牧、3年围栏封育和5年围栏封育样地非生长季土壤呼吸所排放的碳量分别为117.2,109.2和100.7 g C/m~2,占全年土壤呼吸所排放的碳量的21.2%,22.3%和23.2%;3)相比于生长季和全年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非生长季具有更低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4)非生长季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解释率相当,一定的土壤湿度是保证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的必要条件。因此,当考虑到碳收支和生态系统碳循环时不能忽略掉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作用,而且水分在调节非生长季土壤呼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

    北京城区PM_(2.5)中致癌重金属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No full text
    于2009年4、 7、 10月和2010年1月在北京城区采集了PM_(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得到29种金属元素,对7种致癌重金属浓度、 富集程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7种致癌重金属As、 Cd、 Co、 Cr、 Ni、 Pb和Se年均值浓度分别为(11.6&plusmn;14.0)、 (2.6&plusmn;2.4)、 (1.0&plusmn;0.7)、 (11.3&plusmn;9.4)、 (4.0&plusmn;2.4)、 (142.5&plusmn;98.9)、 (3.3&plusmn;2.2)ng&middot;m~(-3),其中仅As年均值浓度超过WHO参考限值的0.8倍.7种致癌重金属仅As、 Cd、 Pb和Se等4种重金属有明显富集现象,富集因子均超过500,其中夏季富集因子明显高于其它季节.春、 秋和冬季4种高富集致癌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北京周边的燃煤和城区机动车排放,夏季则主要来源于区域性污染源的输送.</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