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Systematics of llliciaceae-comparativewood anatomy and comparativemorphology oftepal epidermis

    No full text
    本文回顾了八角科(Illiciaceae)的分类历史,对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八角科及其近缘类群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和木兰科(Magnoliaceae)] 的木材解剖特征,以及对组成八角目(Illiciales)的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花被片表皮形态进行了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八角科在离生心皮类中的原始地位,且为其属的次级划分提供了更多的性状支持,更详尽地阐述了它与近缘类群间的系统学关系,确定了八角目的独立地位。 1 比较木材解剖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八角科八角属(Illicium)2组19种1亚种43个材料、五味子科2属4种7个材料和木兰科1属3种4个材料的木材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因八角科导管单独、多角形、密集、细长且具螺纹加厚,穿孔板梯状且细密,射线异形等特征,本文支持建立单属的八角科。在八角属内,由于八角组(Sect. Illicium)的导管分子密度较高和直径较窄,易损度为0.090,射线较高,而八角茴香组(Sect. Cymbostemon)的导管分子密度较低和直径较宽,易损度为0.194,射线较矮,因而本文支持将八角属分为八角组和八角茴香组,且八角组比八角茴香组原始。根据欧式距离,八角科与五味子科之间的相似性(d=4.690)比八角科与木兰科(d=4.899)之间的相似性大,本文支持建立八角目(Illiciales)。 2 花被片表皮比较形态学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八角科八角属2组11种20个样品、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Kadsura)2亚属2组8种15个样品和五味子属(Schisandra)2亚属4组6种17个样品的花被片表皮形态特征。 首次报道了八角目2个科(八角科和五味子科)3个属(八角属、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植物花被片表皮细胞的形状、分泌细胞的形状及分布、气孔器的形状及分布、花被片表面的纹饰,在五味子科中发现2个新的性状(气孔对和环列型气孔)。 通过与八角目2个科3个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比较,发现花被片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均为单层,与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层数(常绿种类为双层和落叶种类为单层)之间没有相关性。通过对两性花、雌花和雄花花被片表皮观察,发现花被片表皮形态与花的性别之间没有相关性。通过对八角属、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比较,发现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比南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表现出更多的衍生性状,南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比八角属花被片表皮形态表现出更多的衍生性状;南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与五味子属花被片表皮形态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与八角属花被片表皮形态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小,支持建立含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的五味子科,支持建立只含八角属的八角科

    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快速热稳定性

    No full text
    研究了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电池堆单元和电池短堆从室温到运行温度的多次快速升降温的热稳定性性能。结果显示:由于新结构电池可进行阴极侧电子收集的2次施压操作,且快速升降温后电池堆单元和电池短堆性能维持稳定并还略有上升。因此,无论是电池堆单元还是电池短堆,该结构的电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可拆卸的电子收集功能。这种可承受快速升降温和可拆卸电子收集与2次施压的特性为对称双阴极结构电池的快速启动、重复再利用打下了基础,是大面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新型特性,在某些特殊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潜质

    FINE-GRAINED TURBIDITES IN GMGS01 OF THE SHENHU AREA,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SIGNIFICANCE

    No full text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神狐海域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结合2007年第一次水合物钻探航次(GMGS01)获取的岩心资料,从地震反射结构和岩心粒度特征两个方面对GMGS01区块内残留在峡谷群脊部的细粒浊积体进行了识别和特征刻画。过水合物钻探站位的准3D地震剖面显示,GMGS01区块似海底反射(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s,BSR)之上的沉积体表现为2套特征迥异的反射单元:位于下部的薄层透镜状的杂乱反射单元,位于上部的厚层波状起伏形态的连续性中—强振幅反射单元。实际钻获岩心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的粒度为4~63μm,为细粒的粉砂或粉砂质泥。自下而上,沉积物的岩性和粒度特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较为相似。但通过粒度CM图,可以发现,含水合物层段与不含水合物层段的沉积物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含水合物层段沉积物的结果近似与C=M基线平行,暗示了细粒浊积体的存在。结合神狐海域区域性覆盖的2D地震资料,研究认为发育在神狐海域北部的一系列小型水道,将会侵蚀下部地层的沉积物,使其沿着陆坡坡降的方向发生自北向南的再次搬运,在中—下陆坡的位置以细粒浊积体的形式再次沉积下来。神狐海域细粒浊积体的识别,将为从深水沉积的角度探讨GMGS01区块内水合物的不均匀性分布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区域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和富集规律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GMGS01区块细粒浊积体的识别特征及意义

    No full text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神狐海域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结合2007年第一次水合物钻探航次(GMGS01)获取的岩心资料,从地震反射结构和岩心粒度特征两个方面对GMGS01区块内残留在峡谷群脊部的细粒浊积体进行了识别和特征刻画。过水合物钻探站位的准3D地震剖面显示,GMGS01区块似海底反射(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s,BSR)之上的沉积体表现为2套特征迥异的反射单元:位于下部的薄层透镜状的杂乱反射单元,位于上部的厚层波状起伏形态的连续性中—强振幅反射单元。实际钻获岩心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的粒度为4~63μm,为细粒的粉砂或粉砂质泥。自下而上,沉积物的岩性和粒度特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较为相似。但通过粒度CM图,可以发现,含水合物层段与不含水合物层段的沉积物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含水合物层段沉积物的结果近似与C=M基线平行,暗示了细粒浊积体的存在。结合神狐海域区域性覆盖的2D地震资料,研究认为发育在神狐海域北部的一系列小型水道,将会侵蚀下部地层的沉积物,使其沿着陆坡坡降的方向发生自北向南的再次搬运,在中—下陆坡的位置以细粒浊积体的形式再次沉积下来。神狐海域细粒浊积体的识别,将为从深水沉积的角度探讨GMGS01区块内水合物的不均匀性分布提供依据,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区域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和富集规律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