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水源圈内植物群落和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

    No full text
    在干旱区牧场,由于饮水需求导致牲畜经常性地集中在水源点周围,从而使草地生态系统形成以水源点为中心的梯度退化,形成“水源圈”。作者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荒漠草原上选择典型水源点,以水源点为中心,在8个方向上设置50 m、100 m、200 m、400 m、800 m和1200 m距离分别设置6个采样距离进行调查取样。记录了水源圈内植物群落功能群组成、数量特征、物种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和土壤种子库组成、密度以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群落的关系。结果表明: 1)水源圈内,随着距水源点距离的增加,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呈现明显梯度变化。 2014年5月和10月分别记录到8科20种植物和6科13种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特别是博洛塔绢蒿(Seriphidium borotalensis)优势度逐渐增加,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逐渐下降;植物群落、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群落总盖度逐渐增加,与建群植物博洛塔绢蒿的盖度显著正相关。由于有毒植物骆驼蓬盖度和高度随着与水源点距离的减小而增加,导致群落地上生物量在不同距离间没有出现梯度变化。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在水源点附近优势度的提高,表明随放牧强度升高,水源点附近植物群落趋于退化。 2)放牧改变了水源圈内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 从土壤种子库共鉴定出17种植物种子,分属于8科,即菊科、藜科、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莎草科、蒺藜科和蓼科,其中藜科和菊科居多。其中一年生植物10种,多年生草本植物7种。水源圈内土壤种子库密度在211.5~362.5粒﹒m-2之间,距水源点50 m处土壤种子库密度最低,距水源点1200 m处最高。距离水源点越近,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量显著增加(Spearman相关分析,R=-0.74,P<0.01),一年生草本植物种数所占比例减小,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数所占比例增大。相邻采样点,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相似性指数较高,为0.70~0.84,显示出较小的空间异质性。距离水源点越近,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减小(ANOVA,df=5,F=15.47,P<0.05),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大。水源圈效应增加了土壤种子库物种数量,导致主要建群植物种子的减少,短命、类短命草本植物种子的增加。 3)水源圈内植物群落和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上有较高的相关性,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36~0.81,且距水源点越近,相似性越高,在距水源点50 m处达到最高值0.81

    鹅喉羚的求偶交配行为[J]

    No full text
    于2009~2010年研究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求偶交配行为。共记录4大类17种求偶交配行为。鹅喉羚的发情期分为2个阶段:发情准备期和高峰期。从发情准备期开始,雄羚开始沿雌羚每日移动路线建立领域并在整个白昼呆在领域内。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但雄羚整个高峰期始终停留在领域内。排泄物标记是鹅喉羚采用最多的领域标记方式,而角标记则持续时间更长。小跑是鹅喉羚圈雌时采用频率最高的步法,其次是走动和奔跑,走动步法持续时间最长,不同步法的组合使用是圈雌成功率和能量节约的最优化权衡。鹅喉羚的求偶交配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探接近阶段,若雌羚已作好交配..

    放牧对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Effects of livestock grazing on soil seed bank: A review[J]

    No full text
    放牧是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在放牧过程中,牲畜通过采食、排泄和践踏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草地土壤种子库,土壤种子库和植物群落间的关系也因此会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从放牧对土壤种子库规模、物种组成、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种子库和植物群落间的互作关系4个方面做了归纳总结,旨在为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