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乌鸦的成功之道[J]

    No full text
    乌鸦,俗称老鸽,全身乌黑,叫声难听,人们不喜欢它们,常说"乌鸦叫,祸事到",视它们为不祥之物,当然这是没根据的.乌鸦是一种数众多的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明显作用.人们讨厌乌鸦,可乌鸦却喜欢靠近人类,在居家附近栖息.它们对城市、人群、车辆、灯光和噪声等都不感到惊恐.也许因为乌鸦喜欢靠近人类,在有些国家它们还受到居民的宠爱.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乌鸦可以大摇大摆漫步街头,人和车不会伤害它们.在缅甸人们把乌鸦薄为"无冕之王",爱护有加

    天山寻兀鹫[J]

    No full text
    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属于大型猛禽,翅膀张开足有3米,站起来比6岁儿童还高,与其他猛禽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那光秃秃的脖子.它们长期生活人迹罕至的深山、高原,行踪神秘,鲜为大众所知,即使国内的鸟类学家对它们的生态习性也知之甚少.在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我们有幸去解开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荒漠中的精灵——白尾地鸦[J]

    No full text
    广袤的沙漠常年干旱,植被稀少,通常被形容为生命禁区。可是野生动物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它们依靠独特的生存策略,实现了人类眼中一个又一个沙漠生存奇迹。地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什么是荒漠、戈壁与沙漠在我国,对荒漠或沙漠的认识及记载历史悠久,如2000多年前的《禹贡》一书中有"西被流沙(即沙漠)"的记载;《汉书·地理志》也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述。白龙堆即今天新疆罗布泊的风蚀雅丹地貌,属于极端干旱地区。也就是说,古人早就注意到了沙漠这一特殊自然地带。然而,时至今日人们经常将"沙漠"与"荒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西域寻鹰记——鹰猎活动值得发扬光大吗?[J]

    No full text
    鹰猎,即驯养猛禽进行捕猎,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年前,中亚的一些民族就有养鹰、驯鹰的习俗;远古文化遗存的岩画或图腾中也存有先民驯鹰和狩猎活动的相关记录.随着时代的变迁,鹰猎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近年来,由于民族、区域和文化等因素的不断变化,鹰猎文化再次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在猛禽等珍稀动物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今天,捕鹰、养鹰和驯鹰却可以"法外开恩",有些地方甚至因此成为"鹰猎之乡"或"文化遗产地",驯鹰者还享有国家补助.猛禽无法进行人工繁殖,所有猎鹰均来自野外,所以这种文化的复苏势必给猛禽保护带来严重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2012~2013年,我们"金雕课题组"成员对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鹰猎情况展开了调查

    不是所有的金雕都有机会翱翔蓝天——小金雕成长记(上)[J]

    No full text
    2011年的金雕繁育季节,作为金雕基金项目课题组的成员,我们来到新疆西部边界的别珍套山和阿拉套山山脚下开展工作,因而有幸接近这种神秘而凶猛的动物。在当地牧民莫合塔尔的带领下,我们轻松地找到了6号巢。莫合塔尔告诉我们

    生境堪忧的白头硬尾鸭[J]

    No full text
    距乌鲁木齐市西南15千米左右的雅玛里克山 下有一个小小的湖泊——白湖,湖泊虽小却栖息着一个明星物种——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qhala),湖泊正是以它的名字命名的.白头硬尾鸭是世界濒危种,全球数量不足8000只,整个新疆也不到100只.早在20世纪90年代,白头硬尾鸭就成了地中海和西亚各国的重点保护种.中国的白头硬尾鸭生存现状不明,仅在新疆西部的准噶尔盆地及天山地区有过繁殖记录.近年曾于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出现过零星个体,在湖北洪湖地区有过个越冬记录.每年4月开始,白头硬尾鸭从北非或南亚迁徙到新疆来繁殖

    白眼潜鸭秋季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Time Budget and Behavioral Diurnal Rhythms of the Ferruginous Ducks in Autumn[J]

    No full text
    2012年7 ~11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在乌鲁木齐近郊水域白湖,对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秋季行为进行实地观察研究.制定出白眼潜鸭行为谱,各种行为有取食、保养、运动、休息、警戒、其他,共6类14种.昼间各行为时间分配依次为取食(56.7%)、运动(13.8%)、保养(11.8%)、休息(11.2%)、警戒(5.1%)、其他(1.4%).其中取食、休息、运动行为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休息行为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行为则分开进行.7~9月份7:00 ~ 8:00时、18:00 ~19:00时休息行为出现峰值,10 ~ 11月份8:00 ~9:00时、17:00~ 18:00时出现峰值;7~9月份取食行为在8:00 ~9:00时、17:00 ~18:00时有明显的峰值,10 ~ 11月份在10:00 ~11:00时和15:00③ 16:00时出现峰值;7 ~11月份运动行为均在中午达到峰值.白眼潜鸭7~9月份与10 ~ 11月份觅食行为、休息行为和保养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运动行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迁徙前(10月中旬),白眼潜鸭有集群现象,数量最多达到37只,10月下旬种群集体迁徙.秋季白眼潜鸭主要时间用于取食,意图为了迁徙或越冬积累能量,集群迁徙有利于种群防御天敌

    白头硬尾鸭行为时间分配及日活动节律/Behavioral time budget and diurnal rhythm of white-headed duck in Northwest China[J]

    No full text
    2012年7-11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乌鲁木齐近郊水域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进行实地观察.制成白头硬尾鸭行为谱,将行为分为休息、警戒、驱赶、修饰、取食、游泳、飞行、炫耀、护幼、自慰、其他等并将部分行为画成模式图.在行为时间分配上,白头硬尾鸭主要时间用于取食(48.90%),其后是休息(23.32%)、修饰(12.85%)、运动(9.48%)、其他(4.32%)、警戒(2.13%).取食行为在7:00-9:00和18:00-19:00时有明显的峰值,14:00-16:00时出现低谷,其他时段取食频次无显著性差异(P>0.05);休息的峰值出现在11:00-14:00时,修饰行为在9:00-11:00和15:00-16:00时达到峰值,其他行为无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在取食过程中,成鸟潜水时长、间隔与雏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行为相关分析表明,休息行为、取食行为与运动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709,P<0.01;R=-0.725,P<0.01);取食行为与运动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1),其他行为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金雕巢期行为谱及时间分配/Ethogram and time budget of golden eagle during breeding season in Tianshan Mts.[J]

    No full text
    2010年7~9月、2011年4~9月、2012年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累计对新疆西北部别珍套山和阿拉套山巢期的5对金雕(Aquila chrysaetos)及其雏鸟观测89d,行为记录911 h.制成金雕的行为谱,将各行为分为12类46种,并进行了相关描述.依据巢期的不同阶段(孵化期和育雏期)统计出各行为的时间分配:孵化期,亲鸟行为以孵卵为主(95.28%);育雏期,亲鸟的各行为时间分配依次为,离巢(77.81%)、护幼(18.5%)、喂食(2.64%)、警戒(1.05%),在育雏期的前(0~3周)、中(3~6周)、后(6-雏鸟离巢)阶段,护幼、喂食、离巢的时间分配差异极其显著(p<0.01).雏鸟各行为时间分配依次为,休息(68.73%)、警戒(21.41%)、取食(5.56%)、运动(4.28%)、保养(1.02%).育雏期的前、中、后阶段,雏鸟的休息、警戒和运动行为的时间分配差异极其显著(p<0.01).行为时间分配的差异,主要受不同阶段金雕能量需求、身体发育状况的影响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