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Study of High-spin Level Structure in Doubly odd Nuclei 190Tl and 146Tb

    No full text
    本论文介绍了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的一般概况及有关核模型,描述了在束γ谱实验的原理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然后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双奇核190Tl和146Tb高自旋能级结构的特性。 利用能量为175和167MeV的35Cl束流,通过反应160Gd(35Cl,5n)研究了双奇形变核190Tl的高自旋能级结构。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和各向异度、X-γ和γ-γ-t符合测量,建立了由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和一个具有单粒子激发特征的级联组成的190Tl能级纲图。确定地指定了190Tl的转动带自旋值,首次发现了190Tl 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基于双奇核Tl能级结构的相似性,重新指定了双奇核192-200Tl 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能级自旋值,澄清了二十多年来国际上一直没有解决的自旋值指定问题且在这些扁椭形变核中均出现了低自旋旋称反转。考虑了p-n剩余相互作用的2-准粒子—转子模型定性地解释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出现的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 利用118Sn(32S ,1p3n)反应研究了双奇球形核146Tb的高自旋态,建立了激发能达8.39 MeV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41条γ射线和新建立的27个能级,并指定了新发现能级的自旋值和部分能级的组态。146Tb81的低位激发态是二准粒子态,高位的激发态是四准粒子态,或二准粒子与偶偶核芯低位激发态的耦合,更高位的能级则是六准粒子态,甚至八准粒子态。利用经验壳模型对部分全顺排组态的激发能进行了理论计算本论文介绍了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的一般概况及有关核模型,描述了在束γ谱实验的原理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然后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双奇核190Tl和146Tb高自旋能级结构的特性。 利用能量为175和167MeV的35Cl束流,通过反应160Gd(35Cl,5n)研究了双奇形变核190Tl的高自旋能级结构。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和各向异度、X-γ和γ-γ-t符合测量,建立了由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和一个具有单粒子激发特征的级联组成的190Tl能级纲图。确定地指定了190Tl的转动带自旋值,首次发现了190Tl 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基于双奇核Tl能级结构的相似性,重新指定了双奇核192-200Tl 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能级自旋值,澄清了二十多年来国际上一直没有解决的自旋值指定问题且在这些扁椭形变核中均出现了低自旋旋称反转。考虑了p-n剩余相互作用的2-准粒子—转子模型定性地解释πh9/2νi13/2扁椭球转动带出现的低自旋旋称反转现象。 利用118Sn(32S ,1p3n)反应研究了双奇球形核146Tb的高自旋态,建立了激发能达8.39 MeV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41条γ射线和新建立的27个能级,并指定了新发现能级的自旋值和部分能级的组态。146Tb81的低位激发态是二准粒子态,高位的激发态是四准粒子态,或二准粒子与偶偶核芯低位激发态的耦合,更高位的能级则是六准粒子态,甚至八准粒子态。利用经验壳模型对部分全顺排组态的激发能进行了理论计

    海原断裂带东南段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No full text
    在海原断裂带东南段4个地点跨断层测量了土壤气中He,H2,N2,O2,CH4,C2H6,Rn和Hg的浓度及He,H2,CH4,Rn和Hg的通量.测量结果表明,N2/O2,Hg和Rn的背景值分别是4.2,50.4ng/m3和5.8kBq/m3;土壤气中He和CH4在海原断裂带东南段端部有强烈异常,并且脱气强烈,通量分别达到6.9mgm-2d-1和390mgm-2d-1;土壤气中H2和Rn是指示海原断裂东南段破裂位置非常有利的气体组分,在靠断裂中部区域通量达到最高,分别为5.5mgm-2d-1和828.6mBqm-2s-1;土壤气中Hg在断裂带的异常可作为指示断裂破裂位置的参考信号,其通量最高达到211.2ngm-2h-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GAS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HAIYUAN FAULT      

    No full text
    在海原断裂带东南段4个地点跨断层测量了土壤气中He、H2、N2、O2、CH4、C2H6、Rn和Hg的浓度及He、H2、CH4、Rn和Hg的通量。测量结果表明,N2/O2、Hg和Rn的背景值分别是4.2、50.4ng/m3和5.8kBq/m3;土壤气中He和CH4在海原断裂带东南段端部有强烈异常,并且脱气强烈,通量分别达到6.9mgm-2d-1和390mgm-2d-1;土壤气中H2和Rn是指示海原断裂东南段破裂位置非常有利的气体组分,在靠断裂中部区域通量达到最高,分别为5.5mgm-2d-1和828.6mBqm-2s-1;土壤气中Hg在断裂带的异常可作为指示断裂破裂位置的参考信号,其通量最高达到211.2ngm-2h-1。

    ~(139)Ce的多准粒子激发态

    No full text
    利用能量为50MeV的12C束流,通过反应130Te(12C,3n)布居了139Ce的高自旋态.基于标准在束核谱学实验测量结果,扩展并更新了139Ce的能级纲图.139Ce的能级结构具有球形原子核的典型特征,其高自旋态由单粒子激发形成.利用经验壳模型计算了139Ce的多准粒子激发态能量,研究了其高自旋激发态的多准粒子特性

    ~(40)Ar+~(238)U实验介绍

    No full text
    主要介绍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70 MeV的40Ar离子束轰击238U靶,通过熔合蒸发反应进行试合成Z=110附近的新同位素的实验情况。分析了目前关于超重核研究的现状并描述了这次实验的目的、可行性分析、实验装置以及实验过程等。本次实验仍然用氦喷嘴技术对产物进行传输,并用一套具有数对探测器组的转轮收集探测系统对产物进行收集和测量

    缺中子~(176)Ir核β~+/EC衰变研究

    No full text
    在210MeV的束流能量下,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6Nd(35Cl,5nγ)176Ir产生具有β+/EC衰变性质的核素176Ir,由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将反应产物传送到低本底区进行测量.经过实验数据的离线处理分析,对早先发表的176Ir衰变γ跃迁进行确认的同时又发现了3个新能级和10条新的γ射线, 丰富了176Os核的低位激发态能级纲图.并根据典型γ射线的衰变时间谱建议了176Ir核的一个长寿命的低自旋同核异能态

    ~(176,178)Os新低位激发态的识别

    No full text
    利用在束实验产生具有β+/EC衰变性质核素176,178Ir,分析了在束实验条件下获得的γ-γ符合数据,识别出了176Os的4条新能级和13条新γ跃迁、178Os的5条新能级和14条新γ跃迁。籍助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进一步对176Ir的β+/EC衰变进行了测量,在确认在束测量新γ射线的同时建议了176Ir的一个低自旋同核异能态。通过两准粒子耦合的半经验计算,建议了176,178Ir基态及同核异能态的组态

    轴对称型BGO反康屏蔽探测器研制

    No full text
    着重报告了自行研制的轴向对称型BGO反康屏蔽探测器的基本结构、抑制原理及其抑制性能的测试结果。测得60Coγ射线源的康普顿抑制系数在能区100~300、300~800、800~1100keV范围内分别为2.3、4.1和4.6,且峰总比为37%(对相对效率为30%的HPGe探测器)

    双奇核~(140)Pr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No full text
    通过130 Te(14 N ,4n)反应首次对双奇核14 0 Pr进行了在束γ谱学研究 .在实验中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单谱和γ γ t符合测量 .建立了激发能达 4 717.3keV的14 0 Pr的能级纲图 ,其中包括新发现的 4 2条γ射线和新建立的 2 7个能级 .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度 ,建议了14 0 Pr部分能级的自旋值 .根据14 0 Pr附近同位素核结构的系统性 ,对部分能级的准粒子组态作了定性的讨论

    ~(190)Tl的πh_(9/2)νi_(13/2)扁椭球转动带的旋称反转研究(英文)

    No full text
    利用能量为 1 6 7— 1 75MeV的35Cl束流 ,通过16 0 Gd(35Cl,5n)熔合蒸发反应研究了190 Tl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实验建立了190 Tl基于πh9/2    νi13/2 组态的转动带 .在束测量结果和194 Biα衰变的α γ测量结果确定地指定了190 Tl的πh9/2    νi13/2 转动带的自旋值 .基于自旋指定 ,发现了190 Tl的πh9/2    νi13/2 扁椭球转动带在低自旋时旋称反转 .这是首次在基于πh9/2    νi13/2 组态的扁椭球转动带中观测到旋称反转 .考虑了质子 -中子剩余相互作用的粒子 -转子模型能够解释πh9/2    νi13/2 扁椭球转动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