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凸起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及陆梁油田的发现

    No full text
    该项目属于石油天然气科学技术领域。通过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确定三个泉凸起中生界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条件,建立了三个泉凸起"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次生"运聚模式,确定了侏罗系、白垩系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在距盆1井西富凹陷约100公里的三个泉凸起西段,发现了亿吨级陆梁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990万吨),首次在盆地白垩系勘探获得突破。在三个泉凸起东段侏罗系获得高产气流,首次发现该区石炭系烃源及油气。用源外沿梁运聚模式及白垩系成藏模式指导,先后又发现了石东、石南、白家海、卡因迪克、车排子等一批含油气构造,三级储量13346万吨。以石炭系烃源为依据,发现了滴西5、滴西8及吉15等含油气构造。在原有二维地震资料品质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资料品质,落实低幅度圈闭,因而部署实施418km三维地震。野外采集应用小道距、小偏移距、高频检波器,优化接受参数和加大表层结构调查力度、建立静校正模型等,处理应用噪声衰减(去噪)技术、反褶积技术、速度分析技术、地震正演模拟技术。通过采集处理攻关,地震资料质量大幅度提高,采用三维可视化及相干体等解释技术,识别出三个泉1号背斜11个高点,通过圈闭优选评价,先后部署陆9井等16口预探井,其中8口井获得商业油气流,预探成功率50%。陆梁油田白垩系油层具跨度大(上千米)、薄层、一砂一藏等特点,应用MDT等先进测井技术,解决了快速识别、评价油气层的难题。针对陆梁油田低压力系数、超长封固井段条件下采用超低密度水泥固井方案。从油田发现到探明仅用了一年半时间,部署评价井4轮18井,其中13口井获得商业油气流,评价成功率72%,高效快速探明近年来中国陆上埋藏最浅储层物性最好的沙漠整装陆梁油田。陆梁油田共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990万吨,可采储量2880.1万吨,勘探投资28185万元,每吨可采储量直接勘探成本为9.79 元(合0.16美元/桶),勘探效果优。陆梁油田可建产能130万吨,已建产能106.35万吨。到2002年10月,已生产原油126.7万吨。为新疆油田2002年原油1000万吨,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奠定了资源基础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田成矿条件、岩浆通道与成矿潜力分析/Metallogenetic conditions, magma conduit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he Kalatongk Cu-Ni orefield in Northern Xinjiang[J]

    No full text
    位于中亚造山带北缘的喀拉通克早二叠世铜镍硫化物矿区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铜镍矿山,包含13个岩体,相当部分为隐伏岩体,其中1号、2号、3号、9号矿床为主力矿床,经过30余年持续开发,最大开采深度已达740 m,已面临后备资源不足的危机.已知矿体主要产于辉长岩、苏长岩、辉长苏长岩以及橄榄苏长岩中,甚至角闪辉长岩局部也含矿,未见超镁铁岩产出,具有显著的磁性(200 nT)、重力(0.29×10-5 m/s2)、激化率异常,以镁铁岩含矿、岩体规模小且成群成带、分异演化程度高、富铜(Cu/Ni约3∶2)、PGE较高、块状硫化物贯入矿体普遍发育为特色.其围岩为含炭质板岩、片岩和凝灰岩,变形强烈,常规电法受到炭质层的干扰.依据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岩浆源于软流圈地幔,基于与东天山同期铜镍矿床含矿岩相及其比例和剩余重力异常的比较,推断其应发育有相当比例的超镁铁岩,因而深部出现超基性岩的可能性很高,且含矿性应更好.这一推断得到坑道钻探的证实,2013年矿区在Y2岩体东段650~740 m深度和Y2岩体西段400~500 m深度发现隐伏超镁铁岩且含矿,局部见贯入块状矿体.橄榄辉石岩、辉石橄榄岩系矿区首次发现,粒度很细,发育强烈的蛇纹石化、纤闪石化,推测只是隐伏超基性岩的头部.结合控岩控矿构造的追溯及南、北岩带的侧伏和倾伏方向判断,硫化物珠滴构造的发现与系统观测统计,围岩烘烤边和角岩化的研究分析,提出南岩带主岩浆通道位于Y2与Y3岩体之间,而不是原普遍认为的岩浆通道位于Y1与Y2岩体之间.结合矿区的现状,提出采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CSAMT和瞬变电磁地-井测量,结合传统的高精度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激发极化法来勘探和预测南岩带深部隐伏含矿超镁铁岩的空间位置和产状,圈定岩浆通道和隐伏铜镍矿体,进而推动北岩带和外围G21、22号岩体的深部探矿工作

    东天山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多期次岩浆侵位与成矿作用——以黄山铜镍矿床为例[J]

    No full text
    位于黄山-镜儿泉镁铁-超镁铁岩带西段的黄山铜镍矿田(包括黄山、黄山东、香山、黄山南矿床),是北疆最重要的镍矿产地。矿田内各岩体都是多期岩浆侵位形成的杂岩体,且黄山东和香山铜镍矿床存在多期成矿作用。本文选取黄山大型隐伏铜镍矿床进行详细解剖,在此基础上探讨东天山地区多期成岩成矿作用及其勘查意义。黄山矿山开采揭露最新地质现象系统观察,不同岩相中橄榄石、辉石(粒径、成分)的垂向和平面剖面变化表明黄山铜镍矿床由多期岩浆侵位形成,且第三期次为主要成矿期。第三期次岩相主要由角闪二辉橄辉岩、角闪方辉橄辉岩和角闪橄榄岩组成。角闪二辉橄辉岩底部的橄榄石核部和边部具有明显的成分差异,其橄榄石的边部相对于核部Fo值和..

    中国被子植物濒危等级的评估

    No full text
    本文基于文献和标本信息收集以及专家提供的数据,运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方法首次对中国范围内所有已知被子植物进行灭绝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评估的30,068种被子植物中,灭绝等级(含灭绝、野外灭绝、地区灭绝)共计40种;受威胁等级(极危、濒危、易危)3,363种,受威胁比例为11.18%。从空间分布看,我国受威胁被子植物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以及台湾、海南等岛屿,且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对受威胁物种的分析结果表明,包括原生植被破坏在内的生境丧失及破碎化是我国被子植物濒危的首要因子,涉及约84.1%的受威胁物种;过度采挖和物种内在系统问题位列致危因子的第二、三位,分别涉及38%和14%的物种。其他的致危因子包括外来入侵种在内的种间竞争、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一个物种的致危因子往往是多方面的。本次评估与2004年红色名录相比,生境变化、实施保护措施及分类学新修订使一些物种的濒危等级发生了变化,这也印证了红色名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需要根据最新信息进行更新,以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实时准确的基础数据

    北疆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铜、镍矿床的构造背景、岩体类型、基本特征、相对剥蚀程度、含矿性评价标志及成矿潜力分析/The Tectonic Setting, Style, Basic Feature, Relative Erosion Deee, ore-Bearing Evaluation Sign, Potential Analysis of Mineralization of Cu-Ni-Bearing Permian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Northern Xinjiang[J]

    No full text
    北疆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分布大量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含铜镍硫化物矿化的岩体集中于早二叠世.含铜镍岩体顶与底的识别是一世界性难题,而对深部矿与隐伏矿的勘查十分重要.根据这些镁铁-超镁铁岩体地表出露面积大小和岩相期次,可分为大岩体(大于5~40 km2)、小复式岩体(1~3 km2)和单式岩体(小于0.1 km2)三类.三类岩体在岩体形态、产状、岩相构成、超镁铁质岩相所占比例、赋矿岩相、矿体空间分布以及矿石中Cu/Ni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根据岩体和矿化的基本特征,结合矿物粒度、蚀变强弱、有无同期玄武岩、辉绿岩等,可以综合判定岩体的相对剥蚀程度与埋深.相对剥蚀程度结合区域上元素化探异常和地球物理异常的细微差别,可作为评价镁铁-超镁铁岩体的铜、镍成矿潜力的有力工具.镁铁质岩墙、小岩体、小岩体群、产于大辉长岩体中的小的超镁铁岩露头,强烈蚀变的镁铁-超镁铁岩区,重磁异常区,物化探异常叠加区等均是今后北疆寻找小岩体大矿床的重点靶区

    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

    No full text
    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编制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依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对中国野生高等植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编制了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2013年9月,该名录以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第54号公告形式发布,即《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