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空间环境导致的藻类生物学效应

    No full text
    藻类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目前已从“发现效应”(第一阶段)转入到“揭示效应的分子机理”(第二阶段)的新阶段,涉及的研究层次包括种群、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和分子的各个方面.本文拟就空间环境导致的藻类生物学效应研究作一综述

    稻田鱼腥藻空间搭载与回复搭载克隆株间代谢特性的比较研究

    No full text
    本文对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空间返地单克隆株(AoSR16)、回复搭载返地克隆株(AoSR16—17)与原始出发株间的代谢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在生长特性、光合和呼吸活性、固氮酶活性,藻胆蛋白累积与氨分泌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空间环境导致的稻田鱼腥藻代谢变化是藻类对空间环境的一种适应形式.同时,我们发现空间飞行导致的高固氮酶活性藻株经地面保持培养后表现出二种不同的效应,即可回复的表型效应和可遗传的稳定效应

    盐生杜氏藻细胞对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的反应

    No full text
    通过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实验 ,以盐生杜氏藻为试验材料 ,发现在微重力刺激下 ,盐生杜氏藻细胞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甘油含量增加 ;H+分泌速率加快 ;膜磷脂与膜蛋白比率下降 ;质膜 (PM )H+ ATPase活性升高等 .这些变化表明 ,微重力环境对藻类来说是一个耗能胁迫环境 .微重力对藻细胞代谢特性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次级的水分胁迫而产生

    盐生杜氏藻细胞对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的反应

    No full text

    微藻在空间飞行环境中的生存与适应

    No full text
    利用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对9种微藻进行了空间搭载实验.通过对返地样品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微藻对空间飞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在搭载的9种材料中,7种材料都能在空间环境中生存与生长,并且一些种类在空间环境中表现出生长增强效应,固定化藻细胞比液体培养及固体琼脂培养的藻细胞表现得更为明显.(2)在对稻田鱼腥藻的空间搭载及回复搭载中,发现了具有高固氮酶活性变异株AoSR16及其再搭载克隆株,它们是空间效应的适应性表现形式.(3)不同藻类及同一藻种的不同个体对空间飞行环境的适应是不完全相同的

    空间飞行对稻田鱼腥藻遗传特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通过对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的稻田鱼腥藻返地克隆株(AoSR16)的回复再搭载及其返地样品的单克隆实验,发现空间飞行环境能导致该藻株再次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即部分单克隆株仍保持高固氮酶活性(如AoSR16-17),而另一部分单克隆株则回复到原始出发株(AnabaenaoryzaHB23)的固氮酶活性水平。对AoSR16-17进行近两年的地面保持培养发现,这种高固氮酶活性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进一步通过RAPD分析方法,运用120个10核苷酸随机引物对AoSR16-17和原始出发株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研究,结果

    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对不同品系稻田鱼腥藻代谢特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以稻田鱼腥藻空间搭载克隆株(AoSR16),回复再搭载隆株(AoSR16-17)和原始出发株(Anadeana oryza HB23)为材料,通过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实验,对不同品系稻田鱼腥藻的微重力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模拟微重力刺激对稻田鱼腥藻不同品系均为表现的一定的生长刺激效应,尤为空间飞行后的克隆株更为明显,比较三个品系在微重力刺激下的光合与呼吸活性,原始出发株的光合与呼吸活性明显高于空间搭载株,在回转器培养情况下,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的克隆株(AoSR16和AoSR16-17)所固定的氮,除了用于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外,主要用于其生长增强效应,而藻胆蛋白累积量和氨分汔量较之对照培养时要少得多,对回转器培养后的稻田鱼腥藻进行单克隆分离,结果没有出现类似于空间搭载实验的性状分离现象

    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对不同品系稻田鱼腥藻代谢特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以稻田鱼腥藻空间搭载克隆株 (AoSR1 6)、回复再搭载克隆株 (AoSR1 6 1 7)和原始出发株 (AnabeanaoryzaHB2 3)为材料 ,通过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实验 ,对不同品系稻田鱼腥藻的微重力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模拟微重力刺激对稻田鱼腥藻不同品系均表现出一定的生长刺激效应 ,尤为空间飞行后的克隆株更为明显。比较三个品系在微重力刺激下的光合与呼吸活性 ,原始出发株的光合与呼吸活性明显高于空间搭载株。在回转器培养情况下 ,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的克隆株 (AoSR1 6和Ao

    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对不同品系稻田鱼腥藻代谢特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以稻田鱼腥藻空间搭载克隆株(AoSR16),回复再搭载隆株(AoSR16-17)和原始出发株(Anadeana oryza HB23)为材料,通过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刺激实验,对不同品系稻田鱼腥藻的微重力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模拟微重力刺激对稻田鱼腥藻不同品系均为表现的一定的生长刺激效应,尤为空间飞行后的克隆株更为明显,比较三个品系在微重力刺激下的光合与呼吸活性,原始出发株的光合与呼吸活性明显高于空间搭载株,在回转器培养情况下,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的克隆株(AoSR16和AoSR16-17)所固定的氮,除了用于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外,主要用于其生长增强效应,而藻胆蛋白累积量和氨分汔量较之对照培养时要少得多,对回转器培养后的稻田鱼腥藻进行单克隆分离,结果没有出现类似于空间搭载实验的性状分离现象

    人为因素导致的盐度变化对Kinneret湖水细菌种群的影响

    No full text
    由于Kinneret湖周围的诸多盐泉被人为地导入其下游的约旦河,使得Kinneret湖水的盐度逐渐下降,这对作为主要工农业用水和饮用水资源的Kinneret湖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然而,对湖水中的细菌来说则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作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湖水盐度的变化导致细菌种群的改变,从而使我们观察到盐度与细菌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湖水水质保护对策和将来一段时间内湖水管理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