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夏季珠江三角洲地区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No full text
    于2010年夏季在珠三角主要城市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以及广州郊区从化同步采集PM_(2.5)样品,利用热光反射碳分析仪和离子色谱分别分析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并同步收集能见度和气象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珠三角主要城市大气PM_(2.5)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IMPROVE方程重建大气消光系数,探讨PM_(2.5)的主要化学组分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观测期间珠三角地区PM_(2.5)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广州、佛山和东莞浓度较高,珠海和深圳浓度较低.(NH_4)_2 SO_4、有机物(OM) 、EC和NH_4NO_3对夏季珠三角大气消光系数贡献率分别为39%、31%、12%和13%.</p

    广州城区PM_(2.5)中水溶性有机碳浓度特征及其来源

    No full text
    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碳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环境与气候效应。该研究在广州城区采集了冬季和夏季PM_(2.5)日样品,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等化学成分,同步收集了臭氧(O_3)的浓度资料,并利用因子分析模型(FA)探讨了广州城区大气PM_(2.5)中WSOC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WSO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2&plusmn;6.2)&mu;g/m~3和(5.2&plusmn;3.1)&mu;g/m~3,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冬夏两季WSOC与基于EC 示踪方法估算的二次有机碳(SOC)均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夏季WSOC与O_3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了广州城区观测的WSOC在夏季能较好地示踪SOC的污染程度。因子分析结果则进一步揭示了广州城区WSOC 主要来源于SOC的生成和生物质燃烧,而其它污染源对其贡献较小。</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