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泥炭腐殖化度作为评价有机质含量的指标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布拖、四川红原、青海拉鸡山以及青海峨博四处泥炭剖面的腐殖化度和有机质指标研究,发现两指标在四个剖面上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相关性较高。表明全新世暖湿季风气候模式下,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泥炭腐殖化度能够较好地反映有机质含量的多寡,可作为有机质含量变化的替代性指标。由于腐殖化度测定利用样品的碱提取液进行,消耗固体样品较少,因此在取样量少的情况下(如泥炭钻探),用腐殖化度指标研究泥炭有机质含量多寡具有推广意义。</p

    湖泊沉积中碳酸盐、有机质及其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

    No full text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湖泊沉积在全新世尺度上碳酸盐及其同位素、有机质及其同位素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delta;~(13)C_(carb)和&delta;~(18)O_(carb)的环境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变化,生物成因碳酸盐及其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的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环境意义,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及其同位素和C/ N 等的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气候信息, 同时文中还讨论了碳酸盐含量、有机质及其同位素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p

    青藏高原东缘近2000年湖泊气候记录及全球联系

    No full text
    青藏高原东缘气候变化历史对认识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动力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笔者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缘获取的湖泊记录,并汇总他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高原东缘近2000年气候变化历史。已有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北部(NETP)和南部(S-ETP)近2000年水文气候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N-ETP地区中世纪总体温暖湿润,小冰期寒冷干燥,近100~ 200年温暖湿润,表现为&ldquo;暖湿-冷干&rdquo;气候模式; 而S-ETP地区中世纪温暖干旱,小冰期寒冷湿润,近100 ~ 200年温暖干旱,表现为&ldquo;冷湿-暖干&rdquo;气候模式。对比分析表明: N-ETP地区气候模式与东亚夏季风广泛区域气候模式相似; 而S-ETP地区气候模式与多数印度夏季风地区气候模式相似。因而认为这样大尺度的水文气候差异可能与不同区域大气环流差异以及赤道太平洋-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变化及其引起的大气环流的强度及位置的变化有关。</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