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夏季珠江三角洲地区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No full text
    于2010年夏季在珠三角主要城市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以及广州郊区从化同步采集PM_(2.5)样品,利用热光反射碳分析仪和离子色谱分别分析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并同步收集能见度和气象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珠三角主要城市大气PM_(2.5)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IMPROVE方程重建大气消光系数,探讨PM_(2.5)的主要化学组分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观测期间珠三角地区PM_(2.5)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广州、佛山和东莞浓度较高,珠海和深圳浓度较低.(NH_4)_2 SO_4、有机物(OM) 、EC和NH_4NO_3对夏季珠三角大气消光系数贡献率分别为39%、31%、12%和13%.</p

    湖南道县后背山福岩洞2011年发掘报告

    No full text
    福岩洞位于湖南省道县乐福堂乡,2011年9~10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县文物管理局的配合下,对该洞穴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约20m2。调查显示,福岩洞属于大型管道型溶洞,发育于上古生界碳酸盐岩系内,遗址周边属于峰林和溶盆地貌,处于岩溶发育的后期。洞内堆积发育,以砂砾石层和红黏土为主。本次发掘出土5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人类牙齿总体形态特征与现代人(Homo sapiens)接近;哺乳动物化石中已鉴定出39种(含未定种),其中灭绝种只有巴氏大熊猫、最后鬣狗、剑齿象、巨貘、南方猪等;结合铀系法初步年代测定和动物群面貌判断,古人类活动的年代大致为晚更新世。本次发掘表明,该遗址仍有较大的工作潜力,对其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将为探讨古人类在该区域的演化和生活方式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信息。</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