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宁南山区典型草本植物茎叶分解对土壤酶活性 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宁南山区典型草本植物长芒草、铁杆蒿、百里香为研究对
象,分析了 3 种植物茎叶分解过程中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和分解后期微生物多样性特征,以
及土壤酶活性与初始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植物茎叶分解 480 d 后,各处理土壤酶
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长芒草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为
32.40和 1.99 mg·g
-1
·24 h
-1
,百里香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最高(2.66 mg·g
-1
·24 h
-1
),铁杆蒿
处理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最高(1.42 mg·g
-1
·72 h
-1
).分解末期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初始
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分解末期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初始硝态氮含量呈显著负
相关.添加植物茎叶处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 Ace 指数、Chao 指数和 Shannon 指数均显著大于
对照,Simpson 指数显著小于对照.植物茎叶的分解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度及多样
性,进而提高了植物茎叶的分解速率,促进了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循环与转化.</p
应用Le Bissonnais法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区及 坡向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
论文通过Le Bissonnais法对黄土丘陵区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三种植被区下的土壤团
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以及土壤可蚀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植被区表层
土壤(0~20 cm)中,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和平均重量直径(MWD)整体上表现为阳
坡小于阴坡,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则表现为阳坡大于阴坡,但是阴、阳坡差异均不显著;2)表层
土壤的R0.2、MWD均表现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可蚀性因子K值则表现为草原区>森
林草原区>森林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
原区;3)扰动后湿润处理(WS)和快速湿润处理(FW)下的森林区与草原区土壤的稳定性和可
蚀性指标差异显著,FW处理下二者差异尤为显著,而森林草原区土壤则居于前面两种土壤之
间。总体来说,在黄土丘陵地带,植被区从北向南,由草原区向森林区变化过程中,土壤团聚体
的稳定性和抗侵蚀性在不断提高,南部森林区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比北部草原区更强,抗侵蚀
能力更大。</p
长江中游地区构造活动对河流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论文主要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的构造运动对该地区的河流地貌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中游地区在全新世的构造活动较为简单,主要有挤压作用产生的隆起、褶皱以及掀斜作用,还有下沉作用等。一系列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该地区的地貌形态:平原,盆地、丘陵等。其中洞庭平原、江汉平原,距离水源较近,土壤肥沃,地貌在全新世较为稳定,适宜人类居住,存在许多古人类遗址的遗存,随着构造运动的发展以及河流地貌的变迁,古人类遗址也发生着迁移,构造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先民生存地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