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晚上新世赤道太平洋气候转型和北极冰盖扩张的轨道驱动

    No full text

    流域侵蚀产沙过程随尺度变化规律研究

    No full text
    寻求不同尺度下侵蚀产沙过程的变化规律和普遍规律,是进行尺度转换的基础。本文以岔巴沟流域及其团山沟径流场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探讨了不同尺度下流域径流过程、侵蚀产沙过程、水沙关系随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峁坡、全坡面、毛沟、支沟、干沟的径流和泥沙分析表明,全坡面将流域径流过程、侵蚀产沙过程、水沙关系有机的区分开为坡面和沟道两种类型的变化过程,而全坡面又对毛沟的径流和泥沙起主导作用

    南海北部近代沉积物钕同位素分布及意义

    No full text

    介质型脉冲高能中子探测器

    No full text
    首次报道一种基于反冲质子法和高速带电粒子在物质表面引起二次电子发射的高能中子探测方法 ,研制成功的新一代强流脉冲高能中子探测器 ,即介质型脉冲高能中子探测器 .与传统的强流脉冲中子探测器相比 ,该探测器对中子的探测及信号的传输过程是在介质中完成的 ,因而不需要真空和高压也可以正常工作 ,并具有多项优异的物理性能 .该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来自于高能中子在聚乙烯转换靶产生的高能反冲质子和这些质子穿越电荷收集极表面时产生的部分二次电子 .选择适当的卡阈吸收片和电荷收集极材料 ,二次电子在探测灵敏度中的份额及其随能量的变化可由实验测

    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的启示——IODP建议书735-Full介绍

    No full text
    南海的形成揭示了大陆边缘张裂和盆地形成的复杂模式,尽管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关于基底岩石和深海盆沉积层的精确年代数据还很缺乏,这使得对南海张裂年代的估计存在很大的误差,对张裂机制和历史的各种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同时只有对南海的张裂过程有了精确地分析与刻画,才能更好地理解西太平洋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以及它们在印支块体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而向东南挤出、青藏高原隆升中可能起到的作用。2009年正式提交的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建议书735-Full建议在南海深海盆内的4个站位上实施钻探。这4个站位分布在南海盆地4个不同的次级构造单元上(南海东北部、西北次海盆、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这样的站位设计会确保完成本建议书的整体研究目标,即揭示南海的张裂历史和它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的启示。位于南海盆地最东北部的站位有助于确定该区域地壳的属性和验证古南海是否存在,位于西北次海盆的站位可能会提供南海的最早张裂年代,另外2个分别位于东部次海盆和西南次海盆的站位将重点确定2个次海盆的绝对年龄、基底矿物成分与磁化率以及2个次海盆的相对张裂次序。这些站位的水深大约在2910~4400m,钻探深度预计到海底以下大约700~2200m,总的钻透深度为5959m,其中5359m穿透沉积层,另外600m或400m钻入基底。所有这些站位的位置是由已有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所确定,目前计划收集更多的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以满足IODP对井位调查数据的要求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