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1961—2014 年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No full text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 52 个气象站 1961&mdash;2014 年月气温和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 法、累积距平法、 Mann-Kendall 法和 Morlet 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 54 年来黄土高原气候变 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961&mdash;2014 年黄土高原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 趋势为 0.31℃ ∙10a&minus;1(P&lt;0.01),在 1991 年前后发生了由低温到高温的突变。四季均温均呈 增加趋势,其中冬季增速最大,达 0.44℃ ∙10a&minus;1。气温年代际变化呈现明显的变暖趋势, 1991 年以后变暖加速,其中冬季均温增速最大。年均气温增速较大的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地区,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气温增速较小,变暖速率的空间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变大。 1961&mdash;2014 年黄 土高原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整体呈波动式下降,线性趋势为 &minus;7.51 mm∙10a&minus;1(P&gt;0.05);其 中 1961&mdash;1970 年属于降水偏多的年代,而 1991&mdash;2000 年属于降水偏少的年代。季节降水量 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和强度,其中秋季、夏季和春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减少速率最大, 为 &minus;3.56 mm∙10a&minus;1;而冬季呈弱增加趋势,为 0.43 mm∙10a&minus;1。年降水量减少速率最大的地区 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而黄土高原西北部降水变化不明显。 Morlet 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 年平均气温存在 4 a 和 7~9 a 变化周期,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存在 5~7 a 和 12~14 a 变化周期。通 过以上分析,近 54 年黄土高原气候总体呈现暖干化趋势。</p

    1982—2006 年京津冀地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和地面气温的联系

    No full text
    利用NOAA/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分析过去25年(1982&mdash;2006年)京津冀地区生长季(4&mdash;10月)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降水和地面气温的联系。经验正交函数展开(EOF)、奇异值分解(SVD)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过去25年京津冀地区植被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河北中部地区增长速率超过3%/10 a。植被覆盖年际变化与气温变化呈正相关,但与降水变化的正相关更加显著。1989年和1999&mdash;2002年的干旱导致当年NDVI显著减少,而1990、1998年和2003&mdash;2005年降水增加使得研究区NDVI明显增加。</p

    春季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细菌种类组成

    No full text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人为影响较少,是研究人为影响与生物种群组成的理想场所,然而目前尚缺乏大范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012年4-5月期间对青藏高原东北部10个湖水进行采样调查(表层、底层水各0.5 L混匀),应用16S rRNA和PCR-DGGE指纹分析研究细菌种类和组成。共鉴别出样本湖水中117个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的细菌,分别隶属于12个纲,其中以&alpha;-变形菌纲(21种)和&beta;-变形菌纲(27种)检出频次最多。细菌主要源于水生的微生物,同时各湖区细菌分类单元数量(平均32.1 &plusmn; 11.2)偏少,多样性指数(平均0.97 &plusmn; 0.29)和均匀度指数(平均0.19 &plusmn; 0.04)偏低,湖区之间相似性(平均0.31 &plusmn; 0.11)较差,种群生态结构脆弱。各湖区物种分类单元数量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温度与种群分类单元数(R = 0.763, P &lt; 0.05)、多样性指数(R = 0.708, P &lt; 0.05)及均匀度指数(R = 0.641, P &lt; 0.05)正相关,湖水面积与种群分类单元数量(R = 0.754, P &lt; 0.05)及多样性系数(R = 0.668, P &lt; 0.05)呈正相关,并且细菌种类组成受到湖水水化学(如矿化度等)因素影响。本研究表明春季青藏高原东北部10个湖区细菌种类组成较为简单,生态结构脆弱,受自然环境因素限制明显,结果可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水生生物研究积累基础资料,亦可为群落结构的限制性气候因素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p

    陕西省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No full text
    利用 G I MM S /ND VI数据分析了陕西省 1982 2006年的植被覆盖时空演变, 并探讨了植被时空变化对气候变 化的响应。 分析发现, 陕西省 ND VI空间分布具有自南向北递减的特点, 陕西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区四个季节的 ND VI均 以夏季最大, 春季和秋季相当, 冬季最小。 25年来 , 三区 ND VI显著增加, 其中以春季增幅最大, 夏季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三区气温增加趋势明显 , 导致生长期的延长, 这是 ND VI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区年总降水呈减少趋势 , 降水的减少并 未使得 ND VI减少, 这说明当地降水可以满足植被生长的基本条件; 夏季 N DV I的减少可能与人类活动增加有关。 在年 内尺度上, 三区温度的增加利于植被覆盖的增长; 降水量的增加为植被覆盖的增长提供更充足的水分, ND VI的增加主要 出现在月降水量小于 100 mm 时, 当该月降水量大于 100 mm 时 ND VI并无明显增加趋势

    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

    No full text
    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是在原有古气候与古环境专题数据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重要分支,在多个国家大型项目的支撑下,立足于中国大陆古环境研究领域,辐射东亚,通过集成、整合、引进等方式汇集国内外古环境研究领域科技数据资源,并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分类存储,形成一个可提供快速共享服务的网络体系。数据库以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陆干旱区为重点,兼顾东亚其他地理单元,通过对现有古气候、古环境及相关实时观测资料的搜集、整理、数字化、集成、模拟以及二次挖掘,以正在进行的相关国家科研项目为基础,建成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东亚区域的多源原始环境数据,古环境记录数字标本与代用指标,古气候与环境数值模拟结果等古环境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