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石笋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记录的陕南地区4200~2000a B. P.高分辨率季风降雨变化
基于陕南祥龙洞石笋XL2的19个~(230)Th年龄、218个氧同位素分析以及896个Sr/Ca分析数据,高分辨率重建了4200~1972a B. P.期间陕南地区季风降雨变化。重建结果显示陕南地区这一时期季风降雨有显著的127~ 105a和57a周期,可能分别受控于太阳活动、PDO和/或AMO的变化。重建时段有3次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分别发生于2200~2100a B. P.,2900~2700a B. P.和3600~3400a B. P.,其中2900~2700a B. P.干旱事件对应于北大西洋地区2. 8ka冷事件。对比研究显示,尽管祥龙洞石笋和董哥洞石笋δ~(18)O记录整体一致,但除了2900~ 2700 a B.P.干旱事件之外,其他两次干旱事件在董哥洞石笋记录中并不明显。而尽管总体上祥龙洞和和尚洞石笋δ~(18)0记录的差异要大,但XL2的3次干旱事件在和尚洞记录都有明显体现。有精确年代控制的祥龙洞、董哥洞及和尚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差异,揭示晚全新世我国季风降雨在十-百年尺度存在区域差异。</p
渤海南部Lz908孔海陆交互沉积的粒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对采自莱州湾南岸的钻孔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样品平均粒径介于3.3Φ~6.8Φ,以极细砂和粗粉砂为主,含有少量的黏土质;分选较差;偏度表现为正偏和极正偏;沉积物粒度表现为正态、正态-尖锐和尖锐,少数表现为平坦和极尖锐。粒度象图指示了历史时期持续高的初始沉积水动能和多种沉积环境的变化,粒度参数散点图反映了多种动能影响了沉积物的沉积改造,综合判别分析对沉积环境的限定,得到了莱州湾南岸沉积物受到河水径流、潮流、波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沉积物总体反映了莱州湾南岸长时期处于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的沉积环境,少数较细的粒度表现可能与研究区的多期海侵过程相对应。结果表明了粒度的综合分析对渤海南部的沉积环境有良好的辨识,是判断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p
基于古地磁与~(230)Th定年的西沙西科1井乐东组生物礁沉积年代的初步研究
生物礁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磁性地层学是建立年代框架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生物礁沉积物中天然剩磁强度弱,南海地区生物礁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尚未很好展开.为此,本文利用西沙群岛西科1井乐东组生物礁沉积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西沙群岛乐东组记录了布容正极性时、奥杜维尔正极性时和松山负极性时.通过对比已有的钻孔资料,本文认为应基于岩石地层特征这一标准将西沙地区的乐东组埋深予以统一.在此基础上,综合磁性地层与~(230)Th定年结果,本文将乐东组的底界限定在~2.0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