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新疆草面温度的特征分析[C]

    No full text
    本文利用新疆53 站2007~2009 年草面温度资料分析了新疆草面温度日、月、年的变化特征,草温与地温、气温的变化关系密切,从年平均看,草温22.7 ℃,地温26.1 ℃,气温20.1 ℃,草温界于地温与气温之间。草温与气温、草温与地温的差值随季节、地理分布各不相同,总体夏季差值较大,秋季差值较小,春秋季草温接近于气温。日变化中,遇有天气变化,尤其是阴天、多云有雨时,草温也会高于地温,或草温低于气温,但幅度不大,草温可低于气温2 ℃左右,高于地温1 ℃左右。新疆草温的分布受纬度、拔海高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盆地高山区低的特点,这与气温的分布状况基本相似。草温具有明显的月季变化及日变化特征,一年当中,7 月草温最高,4 月最低。日极值平均出现时间有所不同,巴音布鲁克、乌兰乌苏最高值出现在15 时,最低值出现在07 时,南疆最高值出现在16 时,最低值出现在08 时。在对草温进行质量控制时,可采用计算机质量控制技术与传统的人工审核技术相结合,用计算机进行质量控制的首要条件是要根据台站各要素资料的历史气候值,建立相应的审核规则

    梭梭属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季节性变化/Seasonal Change of the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 of Haloxylon Bunge in Xinjiang[J]

    No full text
    [目的]分析梭梭属植物在荒漠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对高温干旱胁迫的响应.[方法]以生长在新疆极端干旱胁迫环境下的梭梭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季内游离Pro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在干旱胁迫初期,梭梭属植物同化枝内可溶性糖和游离Pro含量明显较高,6~8月随着持续高温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加,可溶性糖和游离Pro含量逐渐下降,保持较低水平,而仅在生长季末期(9~10月)胁迫减弱时又缓慢回升,可溶性糖和游离Pro含量的渗透调节作用适应于较弱的干旱胁迫.[结论]在整个生长季内,梭梭属植物可溶性糖对高温干旱反应敏感,是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衣结皮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初探/Culture-dependent Bacteria Diversity of Lichen Crusts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J]

    No full text
    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优势结皮类型——地衣结皮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利用3种培养基经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得到18株纯培养菌株.对分离的所有菌株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得到16S rDNA的序列并测序.结果表明:(1)基于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 (RDP)在线归类分析,18株菌可初步归为3门3纲3目6科6属,未见新属,未分离到固氮菌属(Azotobacter).其中,6株归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株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株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属,分别占分离菌株数的33%、28%、22%.(2)在EzTaxon-e数据库中对各菌株序列进行进一步的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18株菌可进一步归为14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未见疑似新种(同源性均>97%),其中链霉菌属OTU比例最高(35.71%),依次为不动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二者均为21.43%).(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衣结皮中的可培养细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5532,均匀度指数为0.9675.(4)上述可培养细菌在生物土壤结皮中具有固沙、加速矿化、生防等多重生态潜能

    木地肤的开花动态与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Study on the flowering dynamic,pollen viability and stigma receptivity of Kochia prostrate[J]

    No full text
    在自然种群中对木地肤的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进行观察,用 MTT法测定了木地肤单花花粉的活力及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木地肤生殖枝穗状花序的开花顺序是:中上部→下部→顶部,叶腋聚头状花序的开放顺序是:中央小花→外轮小花;木地肤单花花期分为雌性亚期和雄性亚期,雌性亚期10~12 d,雄性亚期1 d;木地肤有红黄两种颜色柱头,雄蕊有红黄两种颜色花药,自然种群中花有4种不同的柱头花药组合类型;木地肤的花粉活力在盛花期>80%,4~8 h内花粉活力最高,之后活力明显下降,黄色花药的花粉寿命(8 h)长于红色花药内花粉寿命(4 h);木地肤红色和黄色柱头的可授性变化趋势一致,柱头在刚露出花被片时就具有可授性,并随柱头生长持续加强,在第8~12天时可授性最强,柱头可授期长达12 d,占单花花期的92.3%;P/O(花粉/胚珠)比值为61900~64200,属于异交繁育系统。对开花动态与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研究将为探讨其繁育系统进化及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疆荒漠地区饲用半灌木良种的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角果藜的结实格局及地下散布单位的入土机制/Fruit-set patterns and burial mechanism for subterranean dispersal units of Ceratocarpus arenarius[J]

    No full text
    通过对藜科植物角果藜的物候、地上地下结实格局及地下散布单位入土方式的观察,结果表明,1)角果藜子叶期持续时间长;开花结实早,且持续时间长,约占整个生活周期的4/5.2)地下散布单位仅2枚,位于主茎第1节处,地上散布单位多数,位于三歧聚伞状分枝的叶腋处;形成地下散布单位的花具有专一性.3)地下散布单位以主动性的动态“翻转”模式并借助外力因素的被动方式顺利入土.地上地下结果特性是角果藜适应荒漠生境的特殊对策

    4种一年生藜科植物幼苗的生长动态/Growth Dynamic State of Seedlings of Four Annuals Chenopodiaceae[J]

    No full text
    通过对散枝猪毛菜(Salsola brachiata)、紫翅猪毛菜(S.affinis)、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和叉毛蓬(Petrosimonia sibirica)这4种一年生藜科植物幼苗阶段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株高与根长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结果表明,4种植物幼苗阶段的植株高度与根均生长缓慢,且根的增长量高于株高的增长量;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大于地下生物量.4种藜科植物在幼苗阶段所表现出的地上、地下生长策略保证了其幼苗能够在荒漠环境中顺利生长,是植物长期适应荒漠环境所形成的生长策略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苔藓结皮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特征/Culture-dependent bacteria diversity of moss crusts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J]

    No full text
    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土壤结皮中,苔藓结皮蓄水能力、抗机械干扰和固沙的能力最强,在受损沙地的人工修复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生态作用.通过挖掘具固氮、固沙等功能的重要菌株资源可改善苔藓结皮的土壤结构、增强苔藓植物抗旱性、提高苔藓生长.前期工作中发现集中分布于垄间低地的苔藓结皮中微生物数量远高于沙垄其它部位的结皮,但究竟是哪些特殊类群的细菌对苔藓结皮的生态功能产生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对苔藓结皮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1)分离、纯化的25株菌可初步归为3门3纲4目6科6属,未见新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绝对优势(52%);(2)进一步的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25株菌可归为18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未见疑似新种(同源性均>97%),其中芽孢杆菌属OTU比例最高(39%);(3)将结果与前期工作中地衣结皮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该沙漠苔藓结皮中的可培养细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7,高于地衣结皮(2.55).这与苔藓结皮具有更强的抗风蚀能力和更高的蓄水能力有关.而硅酸盐细菌在两类结皮中均存在,该类菌株将与苔藓植物协同固沙,推进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

    小蓬的开花生物学及果实形态发育特性/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Flowering Biology and Fruit of Nanophyton erinaceum (Pall) Bge[J]

    No full text
    为研究旱生植物小蓬[Nanophyton erinaceum (Pall) Bge.]的开花生物学特征及果实形态发育特性,2010-2011年连续对其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以及果实发育进程进行了观测.小蓬种群夏季开花(6月下旬至8月上旬),花期历时56~58 d,表现为“持续开花模式”.花为单被两性花,开花时,柱头露出2~4 h后花被片打开,花药在柱头外侧上方呈丁字形;花药开裂的方向始终正对柱头;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时间上吻合;花粉/胚珠比在750~1100,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开花后子房在夏季高温下发育缓慢,至8月下旬温度降低时子房才开始膨大,果实质量明显增加,至9月末10月初果实(种子)逐渐成熟.宿存花被片和果实的发育节律同步,花被片长宽始终是果实的两倍,对幼果起到一定的保护功能

    角果藜的生长动态及其生殖配置/Growth dynamics, biomass allocation and ecological adaptation in Ceratocarpus arenarius L.[J]

    No full text
    通过对角果藜(Ceratocapus arenarius L.)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动态以及生物量配置进行研究,结合其生活周期内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分析了角果藜的生态适应对策.结果表明:①角果藜植株高度生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呈“增加—减缓—增加”的模式,而根的生长速率呈“逐渐减缓”的模式.角果藜株高、垂直根的生长速率变化同土壤水分的变化密切相关.②地上部分生物量在5月果实初形成时期和8月至9月的果实成熟期形成两个高峰值.地下部分生物量在3月至5月增长缓慢,随后以最大增长速率迅速达到地下生物量的最大值.角果藜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动态体现了其与季节变化相吻合的生长发育特点.③具有地上地下结果性的角果藜的生殖配置高达40%以上,高于一次结实的草本植物的生殖投入.这些特性是角果藜适应荒漠生境生长策略选择的综合表现

    不同年际间异子蓬种子大小、萌发能力及结实格局/Seed size,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production pattern of Borszczowia aralocaspica in different growth years[J]

    No full text
    异子蓬(Borszczowia aralocaspica)为中亚荒漠特有种,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其果实具有二型性.对同一生长地2006、2007、2008年异子蓬种子的大小、萌发特性及结实格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年份和种子类型对种子大小和重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2)2种类型种子具有不同的萌发行为,褐色种子萌发率高(>90%),萌发速度快,而黑色种子萌发率低(2006年的萌发率为31%),萌发速度慢;2种类型种子的萌发指数在不同年际间均差异显著.(3)不同年际间,种子总数、褐色种子数、黑色种子数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O.001),且随个体的增大黑色种子的比例逐渐减小,褐色种子的比例逐渐增大,并且黑色种子数目均高于褐色种子数目.该研究为深入认识异型种子的生态适应对策提供理论基础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