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中国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采用二代测序(NGS)检测黏膜黑色素瘤中的295个基因突变情况,分析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及突变特点,探索潜在治疗靶点。【方法】组织标本来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科就诊的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于我院分子诊断科行NGS检测295个基因变异。【结果】黑色素瘤主要驱动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BRAF20%(5/25),KIT20%(5/25),NRAS12%(3/25),NF18%(2/25)。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MYC拷贝数增加(36%,9/25),其次为KDR拷贝数增加,突变率为24%(6/25)。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PI3K-mTOR,生长因子受体,MAPK,免疫应答和WNT/NOTCH相关通路广泛存在突变,突变率分别为76%(19/25),72%(18/25),56%(14/25),60%(15/25),36%(9/25),28%(7/25),24%(6/25)。可见多个靶向治疗靶点,如ATM,ATRX,EMSY,FANCI,RAD52,MET,PDGFRA,KDR,FLT4,ALK,ERBB3及ROS1等。【结论】中国黏膜黑色素瘤基因突变谱与皮肤型存在差异,且与西方人群不同,NGS测序可为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PD-1 抗体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PD-1抗体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PD-1抗体联合替莫唑胺方案治疗的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33例,具体方案为:PD-1抗体[Pembrolizumab2mg/kg,每3周为一个周期;或Nivolumab3mg/kg,每2周为一个周期;或Toripalimab3mg/kg,每2周为一个周期]联合替莫唑胺[200mg(/m2·d),连续口服5d,每28d为一个周期;或75mg(/m2·d),连续口服21d,每28d为一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以替莫唑胺周期为准,下同)后评价疗效。应用RECISTv1.1标准评价疗效,不良事件按照NCI-CTCAE4.0分级。【结果】33例患者接受的中位疗程数为替莫唑胺6.0(1~12)个周期和PD-1抗体7.0(1~27)个周期,客观有效率(ORR)为24.2%(肢端型ORR为38.5%),疾病控制率(DCR)为60.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3月(95%CI,1.3~7.3),中位疾病控制时间(mDDC)为7.5月(95%CI,2.3~12.7),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11.1月(95%CI,5.5~16.6),中位总生存(mOS)尚未达到,1年生存率为86.1%。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影响PFS的因素有PD-L1表达和BARFV600E/K基因突变状态。PD-L1表达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有更长的PFS(0.05)。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30.3%)、皮疹(21.2%)、疲劳(21.2%)、恶心(21.2%)、呕吐(15.2%)、转氨酶升高(15.2%)、胆红素升高(9.1%)等,绝大多数均为1~2级。【结论】PD-1抗体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近期疗效优于单用,尤其是对于肢端型黑色素瘤,安全性高,可在临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对黑色素瘤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对恶性黑色素瘤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小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D-L1单抗组、卡博替尼组和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组(联合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每2d测量一次肿瘤体积。肿瘤体积达到2000mm3或是组间差距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时定义为研究终点。达到研究终点后处死小鼠取材,流式细胞学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免疫细胞情况,包括CD4+、CD8+T淋巴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另将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分别经不同药物处理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mTOR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16-F10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显示,PD-L1单抗组没有明显抑瘤作用,卡博替尼组与联合组均有明显抑瘤效应,联合组抑瘤效果较卡博替尼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在体外实验中,药物处理24及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16-F10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联合组与卡博替尼组相比,B16-F10细胞凋亡比例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h:P=0.0035;48h:P=0.0029)。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联合组及卡博替尼组对AKT和mTOR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均可下调p-AKT和p-mTOR蛋白水平,联合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这种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B16-F10细胞凋亡及抑制AKT/mTOR通路所致
聚乙二醇修饰脂质体阿霉素联合顺铂单次给药治疗晚期骨肉瘤的剂量递增试验
目的为了探索聚乙二醇修饰脂质体阿霉素(PLD)联合顺铂在骨肉瘤化疗中PLD的最大耐受剂量(MTD)。方法纳入经病理确诊的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骨肉瘤患者14例,接受1个周期的PLD联合顺铂方案化疗。PLD分为3个剂量水平(40、50和60 mg/m2,第1天),每个剂量组计划入组3例患者,按3+3方法进行剂量递增;顺铂(100 mg/m2,分成4 d使用)的剂量保持不变;每21 d一个疗程。受试者在化疗结束后48 h接受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性升白细胞治疗。按照NCI CTCAE v4.0统计不良反应。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有男性9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为20 (14~43)岁。在PLD剂量递增至60 mg/m2剂量组,入组的2例患者均出现3级口腔黏膜炎合并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达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因此下调一个剂量等级。在50 mg/m2剂量组,一共入组9例患者,仅1例患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4级血小板减少持续大于3 d。在入组的所有患者中,观察到的3~4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下降(12例,12/14)、血小板减少(7例,7/14)、贫血(4例,4/14)及口腔黏膜炎(2例,2/14)。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在PLD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骨肉瘤的化疗方案中,PLD的最大耐受剂量为50 mg/m2,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口腔黏膜炎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
可切除的肢端黑色素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目的】探讨影响可切除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回
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32例肢端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
特征及术前炎症指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
制生存曲线并对组间差异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通过COX比例风
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LDH、肿瘤分期、球蛋白、CRP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β对以上五项因
素赋值并计算每位患者的总评分,按照不同评分进行危险分级:低危组(0-2分)、中危组(3-5分)、高危组(6-9分),三组的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2.9%、25.7%和3.7%,各组的预后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预测模型ROC 曲线下面积AUC:
0.664(95% CI:0.599-0.724)。【结论】年龄、LDH、肿瘤分期及术前的球蛋白和CRP水平是影响可切除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肢端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并且可对不同分期的患者按照危险
度加以区分,是对TNM分期的有益补充,为临床进行分层个体化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