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research outputs found

    3种浮床植物对关中地区2种污染源涝池水体净化效率研究

    No full text
    &nbsp; 摘要:基于对植物修复空间特异性的理解,针对联通关中水系的涝池近年来出现的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现象,选取常见浮床植物美人蕉、水菖蒲和西伯利亚鸢尾,通过室外水培试验,探究其对涝池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试验共持续35天。结果表明:(1)试验结束时,3种植物在株高、根长生物量均有显著增加,增长率表现为美人蕉&gt;水菖蒲&gt;西伯利亚鸢尾。(2)美人蕉、水菖蒲和西伯利亚鸢尾对水体中TN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18%,52.17%,60.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美人蕉和水菖蒲对水体中TP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42%和58.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而西伯利亚鸢尾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gt;0.05),此外美人蕉和水菖蒲还能起到调节水体pH 和DO 的作用。(3)3种植物对水体中NH4+ &mdash;N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98%,65.71%,78.94%,其中美人蕉组和水菖蒲组NH4+ &mdash;N 的主要去除途径为植物吸收和硝化反应,西伯利亚鸢尾组NH4+ &mdash;N 的主要去除途径主要是氨的挥发和硝化反应等,而对照组NH4+ &mdash;N去除率高达60.55%的主要原因是氨的挥发;植物组及对照组中NO3- &mdash;N 浓度随时间均呈现增加趋势,主要与各试验组中水体硝化反应及植物吸收效率的差异性有关。(4)3种植物中,水菖蒲适用于点源和面源两种污染源涝池水体的净化,美人蕉只适合用于面源污染涝池水体的净化,而西伯利亚鸢尾净化能力较差,生长适应性差,不适宜作为水生浮床植物推广。研究结果为涝池污染水体修复的浮床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涝池; 植物修复; 水体净化; 污染源 &nbsp;</p

    不同上方来水模式下工程堆积体坡面的植被调控

    No full text
    为揭示植被格局对工程堆积体坡面水沙调控的影响,采用野外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分析了 4 种上方来水模式(均 匀型、峰值前型、峰值中型和峰值后型)下坡面 5 种覆草格局(裸坡、坡顶聚集、坡中聚集、坡底聚集和带状格局)的 侵蚀特征。结果表明:水流功率与土壤剥蚀率之间相关性最高且呈极显著幂函数关系(R2 =0.47~0.72,P&lt;0.01),是描述 堆积体侵蚀动力机制的最优参数。植被格局的减流效益在 12.23%~49.62%之间,减沙效益在 12.92%~80.54%之间,减 沙效益高于减流效益;带状和坡顶聚集格局的平均减流减沙效益分别为 43.87%、58.09%和 30.55%、54.41%,显著优于 其他植被格局,在治理堆积体水土流失时应优先考虑这两种植被格局。植被格局下侵蚀泥沙中砂粒含量较对照小区减小 了 18.79%~35.80%,黏粒含量增加了 3.56%~10.69%,表明植被对砂粒的拦截效果显著;侵蚀泥沙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主 要由黏粒体积分数决定,两者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 =0.90,P&lt;0.01)。植被格局的砂粒富集率较对照小区相对减小, 黏粒富集率相对增加,体积分形维数增大;侵蚀泥沙中黏粒和砂粒迁移方式以团粒为主,粉粒则以单粒为主。该研究可 为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植被防控措施的配置提供参考。</div

    吐哈地区裂缝-孔隙型油气藏探井保护油气层技术

    No full text
    随着吐哈地区油气勘探的发展,勘探对象的复杂性和勘探工作的难度正在日益增加。为在探井钻探过程中,保护油气层、控制储层伤害,该项目对探井保护油气层技术进行攻关。课题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一是提高地质参数的预测精度,以便更准确地认识地层的各项特征;另一方面是根据对地层的了解,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保护储层的技术措施。该项目经过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近四年的攻关,完成室内理论研究、新方法探讨、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进行了研究成果的现场试验及应用;建立健全了组织管理、技术研究与实施等组织机构,全面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取得多项实用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吐哈油田探井储层保护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