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全生物降解材料PLA/PBS的加工性能研究

    No full text
    聚乳酸(PLA)以其来源于可再生资源以及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同 时也拥有可比拟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而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 年来,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PLA 的生产成本显著降低,PLA 开始在通用塑料领域逐步 替代传统高分子材料。然而,PLA 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较差,极大的限制了其进一步的 市场化应用。为了克服PLA 性能上的缺点,提高其应用价值,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对 PLA 进行改性的方法,其中共混改性以其低成本、易于大规模工业化而备受关注。聚丁 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经过化学合成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是一种典型的半结晶热 塑性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通过PBS 来增韧PLA 可以在保持完全生物降解特性 的前提下提高PLA 的韧性、断裂伸长率和加工性能。 本文以PLA/PBS 共混聚合物为基体,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并 通过反应性增容有效地提高了共混材料的性能。 1) 首先对PLA/PBS 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 究结果表明聚乳酸在加工过程中极易由于水分的存在而发生降解,另外加工温 度和剪切力等因素也会导致聚乳酸在加工过程中热降解;此外,进一步证实了 PLA/PBS 体系为结晶诱导的相分离体系,因此简单的共混不能有效地改善PLA 的力学性能。 2) 本文利用异氰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扩链剂,改善了PLA/PBS 共 混体系的相容性。力学性能表征以及微观形貌分析的结果表明,扩链剂的加入 有效地改善了PLA/PBS 组分间的相容性,得到了分散相尺寸更小,更均一的共 混产物,显著提高了PLA/PBS 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3) 最后,采用过氧化物引发剂来引发PLA/PBS 的反应性共混,实现了PLA/PBS 的反应性增容,有效地提高了共混材料的性能。同时还研究了协同使用扩链剂 以及过氧化物引发剂对PLA/PBS 共混体系实施化学增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共 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结合加工成型工艺控制,提高了共混物的耐热性能,得到 了一条制备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以及耐热性能的PLA/PBS 共混材料 的方法

    一种全生物降解高韧性耐热型聚乳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了了一种全生物降解高韧性耐热型聚乳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乳酸树脂包括聚乳酸树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过氧化二异丙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乳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8~13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重均分子量为7~11万;以重量份数计,聚乳酸树脂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总和为100份,其中聚乳酸树脂为70~9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为10~3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为0.1~1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1~1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全生物降解高韧性耐热型聚乳酸树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特性、力学性能以及耐热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加工性能优良,成本低且可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利用光生物反应器生产雨生红球藻

    No full text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Flotow)是自然界中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天然虾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能维护动物机体健康,对水产品和畜禽产品有市场公认的增色作用。目前仅鲑鱼饲料一项虾青素的年市场容量就超过1.85亿美元,而虾青素作为蛋禽和家畜的饲料添加剂的年市场容量也有1.25亿美元,虾青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类胡萝卜素添加剂,在食品、饲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然而,目前世界上仅有几家大公司进行一定规模的生产开发。原因在于生产设施与条件没有达到完全适宜红球藻细胞周期中不断变化着的需求。虽然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了红球藻的培养条件,但都是在基于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忽略了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存在。近几年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南昌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规模化的光生物反应器进行红球藻(藻种为雨生红球藻7#和8#)大量养殖,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22)Na(p,γ)~(23)Mg反应的实验研究

    No full text
    讨论了目前有关2 2 Na(p ,γ) 2 3Mg反应的实验研究工作 ,结合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上的放射性束流2 3Al的β+延发质子衰变实验的测量结果 ,给出了2 3Al延发衰变的质子能谱 ,并比较了近期实验给出的相关能级的自旋、宇称值 ,正是由于这种自旋、宇称和能级部分宽度的不确定性 ,导致了反应率计算的不确定性 .计算了同位旋相似态的共振强度 .对于测量到的新的延发衰变能级Ed =8.91 6MeV ,由于没有相应的能级宽度值 ,实验仅给出其相对共振强度

    ~(23)Al 的β~+延发质子测量

    No full text
    利用TOF- E和0°注入探测器的方法,鉴别并测量了23Alβ+延发质子衰变能谱,通过精密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测得23Al的半衰期 T1/2=(476±45)ms.实验中重现了能量为0.216,0.278,0.438,0.479MeV的低能衰变质子.另外,还观察到了一个新的β+延发衰变能级 Ex= 8.916MeV,并给出了它们的相对强度

    RIBLL上的β~+缓发粒子发射的在束测量

    No full text
    报道了在新建成的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上完成的2 0 Na的 β+缓发α粒子发射2 0 Na—→β+   2 0 Ne →16 O +α的在束测量 .通过飞行时间和能损符合的方法实现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 .在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缓发粒子的记录 .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记数器实现2 0 Na缓发粒子衰变半衰期的测量 .实验测量到2 0 Ne几个低能共振能级的衰变能量分别为 2 69,3 0 9,4 74 ,5 54MeV ,相对强度分别为 1 0 0 ,4 1 5,1 1 0 ,1 5 2 0 .测量到2 0 Na的β+缓发α衰变的半衰期为 (4 59± 7)ms,与现有的核数据基本上吻合

    ~(20)Na的β~+延发α粒子测量

    No full text
    利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提供的2 0 Na束流 ,通过2 0 Na β+2 0 Ne →16 O+α过程 ,测量了2 0 Na的衰变半衰期T1/2 及衰变α粒子能谱 .结果表明 ,除了Ed≥ 2 .688MeV的 9条较高激发能级的衰变α粒子外 ,实验中还观察到衰变能量Ed 为 0 .890和 1 .0 54MeV ,1 .991MeV ,2 .4 2 4和 2 .4 57MeV的2 0 Ne低激发能级的 3条α谱线

    β~+延发粒子衰变的一种在束测量方法

    No full text
    报道了一种在束测量β+ 延发粒子的方法。由新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RIBLL )提供的2 0 Na次级束 ,利用飞行时间 (TOF)和能损 (ΔE)符合的方法实现 2 0 Na次级束流的在束鉴别与调制。将数据获取过程分为有束和停束两个获取时段 ,分别完成对次级束流和β+ 延发粒子的记录。同时利用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实现2 0 Na延发粒子衰变半衰期的测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