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同关系及研究视角探析

    No full text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具有交互关系,发现和挖掘具有协同关系的行动有利于低成本应对气候变化。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后发现,减缓和适应行动存在协同关系且具有成本效益优势,主要发生在区域和部门层面,但由于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较为滞后,减缓和适应行动协同关系研究面临样本不足、研究工具有待开拓等问题,研究边界也有待确定。能源系统受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减缓和适应行动之间存在大量自发的协同效应和竞争关系,具备进一步挖掘协同关系的条件。建议从能源系统入手,增加能源系统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为协同关系研究补充适应行动样本;借助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对减缓和适应行动的协同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开拓适宜的定量分析工具;通过辨识能源系统中具有协同关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为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际经验对我国省级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No full text
    在对国际典型地区碳交易体系进行综述与分析基础上,提炼出中观层面碳交易体系的共同特征,并对各自存在的不同点进行了分析。根据我国国情和省情对国际碳交易体系进行了适用性研究,发现5个具有参考价值的要素和4个需要调整修正的内容;最后,对我国建立省级碳排放交易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并阐述理由

    我国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系统对海平面上升的敏感性分析——属性层次模型的应用与扩展

    No full text
    评估沿海城市经济社会部门的气候敏感性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多学科工具构建气候敏感指数,模拟分析了海平面上升30cm情景下,珠三角地区各部门对气候灾害的敏感响应程度。通过将指标的权重值和气候敏感性指数进行拟合分析,使指标权重设定的客观性能够迅速得到检验,为相关评价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试点地区的ETS管理效率评价

    No full text
    以我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试点地区的碳交易体系(ETS)和19个地区模拟ETS的设计方案、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C2GS2模型作为基本工具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碳交易机制的管理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7个试点地区中,北京、广东、深圳和重庆ETS机制的管理效率为DEA有效;上海和天津ETS处于规模递增阶段,湖北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通过其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提出调整方案.建议:ETS覆盖的碳排放量低于地区总排放量的50%;下调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碳抵消比例;紧紧围绕机制所覆盖的企业特征,进行投入要素规模设计;惩罚机制必不可少,但惩罚力度需根据本地区ETS投入要素特点进行设计;对ETS的碳排放上限(减排率)不宜设计过紧,否则可能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损害

    生活能源消费的人口敏感性分析以中国城镇家庭户为例

    No full text
    人口可能不是能源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或主要因素,但它作为能源消费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参数,除了要关注人口数量,人口的结构性因素,以及对引起这些结构性因素变动的人口微观过程,都应该进行科学研究.本文构建了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口敏感性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住户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中国能源统计宏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即使是在相同的宏观人口水平下,不同微观人口变动也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生活能源消费情景.人口自然变动、城镇化和老龄化对生活能源消费具有敏感性,人口老龄化的敏感性为负值.但除老年年龄组(60岁及以上)外,年龄结构并不敏感,而人口敏感性的关键钮带是“规模效应”.正是由于人口的结构性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有着多重敏感性,不能简单的以人口数量的增减作为判断生活能源消费量变化的唯一指标.事实上,作为结构性因素的人口城镇化已经超过了数量性因素的敏感性强度.最后,将研究结果用于情景分析,对2015年的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微观人口分析,并对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自然灾害的人口影响分析:人口数量和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No full text
    在西方自然灾害及灾后恢复与人口变化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中国自然灾害影响人口变化的实证模型。通过控制人口变化的社会经济变量,探索性研究了自然灾害对中国人口数量以及低保人数变化的影响,发现灾害损失额与人口数量增长和低保人数增长呈正相关,提示我们中国当今的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政策不应过度重视短期的经济恢复,而忽视了因此而产生的长期的负面人口影响。针对研究所发现的不良人口后果,提出了避免人口过度聚集和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政策性思考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