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丹江口水库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与季节动态

    Get PDF
    2004年2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库区206尾鲤(Cyprinus carpio)肠道中检获蠕虫11种,其中复殖吸虫3种,线虫5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总体感染率为45.63%,平均感染丰度为4.23±12.65,平均感染强度为9.29±17.48,其中饭岛盾腹吸虫(Aspidogaster ijimai)的总感染率(25.24%)和平均感染丰度(1.76±6.46)最大,瓣睾鲫吸虫(Carassatrema lamellorchis)的感染强度(25.00±46.68)最大。除部分平均感染丰度较低的线虫如鲤带巾线虫(Cucullanus cyprini)外,其他蠕虫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蠕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4.63,均匀度指数为0.60,对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各季节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波动较大,并无明显变化规律。每尾鲤感染蠕虫种数多在1—4种之间,所有感染的11种蠕虫中优势种为饭岛盾腹吸虫;次优势种为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japonica)、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瓣睾棘吸虫和鲤长棘吻虫(Rhadinarhynchus cyprini);非优势种为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鲤带巾线虫、鲤杆咽吸虫(Rhabdochona cyprini)、黄颡刺盖线虫(Spinitectus gigi)、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和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hynchina motomurai)。在种间协调关系方面,鲤杆咽线虫和瓣睾鲫吸虫、鲤长棘吻虫和饭岛盾腹吸虫、对盲囊线虫和木村小棘吻虫、鲤长棘吻虫和木村小棘吻虫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关联。对优势种和次优势种蠕虫中种群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鲤寄生蠕虫各组分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在秋、冬季节的感染水平普遍比较高,而到春夏则急剧下降,但中华许氏绦虫无显著季节变化

    鱊头槽绦虫的系统发育和鲤蠢目绦虫的分类研究

    No full text
    鱊头槽绦虫(绦虫纲,头槽目)是东南亚地区常见的一种淡水鱼类寄生绦虫。随着宿主鱼类的贸易和引种,其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在此前的报道中,鱊头槽绦虫被发现感染多达100多种宿主鱼类,并且具有很高的种群多样性。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鱊头槽绦虫的分类、系统发育、系统地理学、以及与宿主间的协同进化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对中国鲤蠢目绦虫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学研究。 以ITS rDNA 和线粒体cyt b 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和宿主鱊头槽绦虫的分子变异和系统发育。结果显示目前形态种鱊头槽绦虫是由2大谱系(A和B)组成的隐存物种复合体。这2大谱系间具有显著不同的宿主特异性,但它们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却相互重叠。根据谱系A和B间的遗传差异和同域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作者认为这2大谱系应为2个独立的物种,并讨论了这2大谱系间可能存在的生殖隔离和物种形成机制。 以线粒体cyt b 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鱊头槽绦虫在中国的系统地理分布格局以及与宿主马口鱼间的协同进化。结果显示鱊头槽绦虫谱系A和B进一步分化为5个亚分支(A1,A2,B1,B2,B3)。谱系A和B具有不同的历史进化过程;谱系A经历了种群分化和扩张的复杂过程,而谱系B种群间分化则主要由于不同水系间的地理隔离。作者推测珠江水系上游可能是鱊头槽绦虫在中国的发源地。寄生在马口鱼上的鱊头槽绦虫与宿主间协同进化分析显示出一致的系统地理分布格局。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作者推断寄生在日本马口鱼上的鱊头槽绦虫可能属于谱系B,并建议寄生在草鱼、餐条等鱼类上的谱系A重新使用九江头槽绦虫种名。 鲤蠢目绦虫分类学研究记录和描述了纽带科许氏属1新种:蛇鮈许氏绦虫,新种,和1新记录:罗斯许氏绦虫;以及纽带科1属种新记录:梭形纽带绦虫属和矢梭形纽带绦虫

    梭形纽带属在中国新纪录及矢梭形纽带绦虫再描述(绦虫纲,鲤蠢目)(英文)

    No full text
    报道了中国鲤蠢目纽带科绦虫1新纪录属和1新纪录种,即梭形纽带属Atractolytocestus Anthony,1958及该属矢梭形纽带绦虫A.sagittaus(Kulakovskaya et Akhmerov,1965)。梭形纽带绦虫与该科中国已记录的纽带属和许氏属绦虫的区别分别在于其卵巢后有卵黄腺存在;卵黄腺在子宫和卵巢侧面连续大量分布,睾丸向后延伸到子宫两侧,头节球状或圆锥状。细颈许氏绦虫Khawia tenuicollis Li,1964的分类学地位在该报道中被重新讨论

    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放射孢子虫的发现及鉴定

    No full text
    鲫养殖中粘孢子虫病非常严重,为掌握其病原的感染传播途径,实验通过粘孢子虫生活调查研究,在底栖寡毛类苏氏尾鳃蚓体内发现了一种放射孢子虫。该放射孢子虫的孢子无孢柄;孢体顶面观和侧面观都呈近卵圆形,长(19.8±1.3)μm,宽(18.2±1.1)μm;3个极囊梨形,呈点状聚集分布在孢体顶端,极囊长(4.53±0.4)μm,宽(3.4±0.4)μm;3个尾柄几乎等长,刺状,从孢体基部向下伸展,尾柄间夹角>100°,尾柄长(195.0±15.7)μm,宽(11.5±0.8)μm。根据形态特征将其划归为橘瓣放射孢子虫集合类群。18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该放射孢子虫与鲫体表寄生武汉单极虫为同一物种,序列相似率为99.8%~100%。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发现单极虫类群中多数种类的放射孢子虫阶段主要寄生在苏氏尾鳃蚓体内。本研究首次发现和报道了鲫寄生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寡毛类宿主及其放射孢子虫的形态特征,为鲫粘孢子虫病生态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放射孢子虫的发现及鉴定

    No full text
    鲫养殖中粘孢子虫病非常严重,为掌握其病原的感染传播途径,实验通过粘孢子虫生活调查研究,在底栖寡毛类苏氏尾鳃蚓体内发现了一种放射孢子虫。该放射孢子虫的孢子无孢柄;孢体顶面观和侧面观都呈近卵圆形,长(19.8±1.3)μm,宽(18.2±1.1)μm;3个极囊梨形,呈点状聚集分布在孢体顶端,极囊长(4.53±0.4)μm,宽(3.4±0.4)μm;3个尾柄几乎等长,刺状,从孢体基部向下伸展,尾柄间夹角>100°,尾柄长(195.0±15.7)μm,宽(11.5±0.8)μm。根据形态特征将其划归为橘瓣放射孢子虫集合类群。18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该放射孢子虫与鲫体表寄生武汉单极虫为同一物种,序列相似率为99.8%~100%。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发现单极虫类群中多数种类的放射孢子虫阶段主要寄生在苏氏尾鳃蚓体内。本研究首次发现和报道了鲫寄生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寡毛类宿主及其放射孢子虫的形态特征,为鲫粘孢子虫病生态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丹江口水库三种鲤科鱼类寄生木村小棘吻虫的季节动态

    No full text
    作者于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调查了丹江口水库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nhynchina motomurai(Harada,1935)感染三种小型经济鲤科鱼类——马口鱼(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油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 bleekeri)的季节动态情况。在感染率和感染丰度方面,寄生于马口鱼和油歺又鱼的木村小棘吻虫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冬季节感染率和感染丰度都比较高,而春夏季节则比较低;与此不同的是,寄生于宽鳍鱲中的木村小棘吻虫则全年都维持着较稳定的感染水平;木村小棘吻虫种群在三种宿主体内的总体感染丰度差异显著,但都呈聚集分布,三者的方均比与感染率和感染丰度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丹江口水库三种鲤科鱼类寄生木村小棘吻虫的季节动态

    No full text
    作者于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调查了丹江口水库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nhynchina motomurai(Harada,1935)感染三种小型经济鲤科鱼类--马口鱼(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油■(Hemiculter bleekeri bleekeri)的季节动态情况。在感染率和感染丰度方面,寄生于马口鱼和油■的木村小棘吻虫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冬季节感染率和感染丰度都比较高,而春夏季节则比较低;与此不同的是,

    丹江口水库马口鱼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

    No full text
    从2004年8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调查的847尾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肠道内共检得寄生蠕虫14种,其中线虫7种,复殖吸虫4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该寄生蠕虫群落以广谱性寄生虫为主。杜父鱼驼形线虫(Camallanus cotti)、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卡斯杆咽线虫(Rhabdochona cascadilla)和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hynchina motomurai)为群落的核心种。研究结

    丹江口水库马口鱼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

    No full text
    从2004年8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调查的847尾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肠道内共检得寄生蠕虫14种,其中线虫7种,复殖吸虫4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该寄生蠕虫群落以广谱性寄生虫为主.杜父鱼驼形线虫(Camallanus cotti)、(鳙)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卡斯杆咽线虫(Rhabdochona cascadilla)和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hynchina motomurai)为群落的核心种.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蠕虫群落随着马口鱼的体长和食性的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群落核心种的感染强度与马口鱼体长呈显著性相关.种间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结构呈非随机组合,种间感染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时群落种间关系受到马口鱼的体长和食性以及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群落种群间在宿主较大个体或夏秋季节中更容易形成显著的种间相关性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