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的空间分布与生态保护[J]

    No full text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论文以塔里木河干流的荒漠河岸林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卫星遥感、GIS等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应用缓冲区梯度分析方法,对现有林地水平分布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面积为58.42×104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07%,自上而下5个河段的林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4%、3.75%、3.95%、1.99%和1.44%,并且北岸河岸林面积较南岸明显多,南岸受沙漠化威胁,河岸林退化严重,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是荒漠河岸林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②荒漠河岸林多沿河道地形分布,随离河道距离的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河流对荒漠河岸林显然具..

    热处理对沙漠边缘土壤腐殖酸荧光性质及其与Cu(Ⅱ)络合作用的影响/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Humic Acids of Soil beside Desert and Their Cu( Ⅱ ) Complexing Behavior[J]

    No full text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80℃处理下沙漠边缘土壤腐殖酸荧光性质及其与Cu(Ⅱ)络合行为的变化。热处理导致类富里酸的发射波长发生蓝移,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的荧光强度降低,它们与Cu(Ⅱ)络合的条件稳定常数(lgKa)降低,结合常数(lgKe)增加,腐殖酸中参与Cu(Ⅱ)络合的荧光基团和位点数增多。研究表明,干旱区高温环境会导致腐殖酸结构及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Cu(Ⅱ)在土壤中的迁移

    膜下滴灌棉花早衰发生的可能机制研究——从生长与养分的角度[J]

    No full text
    与漫灌相比,膜下滴灌棉花更易出现早衰问题,而植物养分状况的变化可能是其原因之一。本文在田间试验基础上,以漫灌为对照,分7次采样,对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发育及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棉花在生育后期出现了明显的早衰现象。与漫灌相比,在结铃后期(播种后125 d),膜下滴灌棉花地上部生长量明显高于漫灌,根系正好相反,致使其冠根比较漫灌更高。而从结铃后期至吐絮期(播种后160 d),由于地上部生长量的急剧下降(叶片及蕾铃大量脱落所致)及根系生长的停滞,膜下滴灌棉花冠根比也随之降低。对棉花叶片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在生长发育后期,无论漫灌还是膜下滴灌,棉株下部叶片氮、磷含量均比中、上部叶片低..

    从地下的角度分析膜下滴灌棉花发生早衰的可能机制[J]

    No full text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早衰问题严重。在对国内外关于棉花早衰研究成果及膜下滴灌条件特殊根区微环境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膜下滴灌棉花早衰原因的合理假设,认为不合理的根系构型及其高蕾铃负荷是造成膜下滴灌棉花早衰的根本原因: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根系生长和构型分布发生的明显变化不利于棉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抗逆性减弱,对环境的改变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加之覆膜增温及优越的水肥供应,棉花地上部生长良好,蕾铃负担增加,一旦遇到逆境条件,在高蕾铃负荷前提下,即使对根系养分吸收功能最轻微的损害或者暂时的养分供应短缺均有可能造成对地上部养分供应的不足并发生早衰。因此,如何通过调控构建与地上部生长更为匹配的..

    基于GMP222连续测定土壤剖面CO2浓度的干旱区棉田土壤呼吸研究[C]

    No full text
    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CO2浓度探测仪器——GMP222对土壤不同深度CO2浓度进行连续测定,然后结合土壤气体扩散模型(Moldrup 模型和Fick的第一扩散定律)来估算土壤呼吸。GMP222 布局在两类试验样地:棉花冠幅下和棉花间隙。然后分别在两类样地土壤5 cm、10 cm、15 cm、20 cm 深度处连续测定CO2浓度。通过构建土壤CO2浓度与土壤深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土壤CO2垂直变化梯度。最后结合Fick的第一扩散定律和Moldrup 模型计算出土壤呼吸。同时,利用红外气室法同步测定表面土壤呼吸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本研究的结论包括:(1)本研究结果与采用气室法直接测定的土壤表面的土壤呼吸有较好的一致性。而采用此种方法既能连续的进行又能较好的反映土壤中CO2的排放过程。(2)研究区的CO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相关研究的CO2浓度,这可能与本研究区土壤较低的土壤扩散率有直接的关系。本研究区的土壤扩散率不仅较低,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扩散率迅速下降。这可能是以后研究CO2排放机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3)本研究估算出的表面土壤CO2通量的季节变化与温度变化联系非常紧密。本文也对表面土壤CO2 通量的温度敏感系数(Q10)进行了计算,其温度敏感系数(Q10)也与以往在类似研究区得到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是研究中设计的两块试验样地所监测到土壤CO2通量以及土壤呼吸的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差异明显,这可能与棉花的根呼吸有较大的关系,这也将是我们以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

    抗生素在土壤、粘土矿物中的吸附研究进展[J]

    No full text
    抗生素长期大量的用于人、动物、植物的疾病治疗或者水产养殖,它们在动物体内代谢率低,通过粪便或者尿液直接以原型或次级代谢产物的形式直接进入环境中,并可在环境中富集,产生各种抗生素的细菌或者诱发基因,直接或者间接的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各种隐患。抗生素在环境中最重要的行为是吸附,吸附不仅影响其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分布、迁移、转化,还影响其在环境中的生物活性。土壤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矿物质、微生物、腐殖质等等。由于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很多吸附机制并不清楚,本文初步探讨了几类常用的抗生素在土壤沉积物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制,并对在微生物介入的条件下抗生素在沉积物和土壤表面的吸附行为做了评述

    滴灌沙枣防护林土壤盐分分布特征/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linity in Elaeagnus angustifolia Shelterbelts in Extreme Arid Area[J]

    No full text
    利用3年(2008-2011年)的野外对比试验与长期实地监测数据,分析喀拉米吉绿洲滴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防护林地的土壤盐分及动态情况。结果表明:(1)林地在滴灌与不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灌水量条件(单株单次灌水18,30,48L)下的林地土壤盐分含量与分布特征不相同,其中单株单次灌水48L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盐分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3种不同灌水量处理(18,30,48L)分别使30cm以上土层、50cm以上土层、整个根系土层的盐度值低于1.4mS/cm;(2)在沙枣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不同深度(20,40,60cm)的土壤盐分上升趋势有差异,其中40cm深处土壤盐分上升趋势最显著,20cm与60cm深处趋势水平差异不大;(3)在1个灌溉周期内(20d),林地土壤盐分动态表现为集中-均匀-集中的过程。停水后第2天,上层土壤盐分含量明显下降,滴灌将盐分压于30cm以下,并集中于40-60cm土层;停水后第4~8天,整个观测范围内的剖面土壤盐分明显下降,原聚集于中土层的盐分基本消失,从而使停水后第4~8天土壤盐分淋洗效果最显著;停水后第12天,剖面高盐分土层又重新出现,然后随着时间的延续高盐分土层愈加明显。因此,随着1个灌溉周期的结束,高含盐量土层的位置逐渐上移,其范围逐步扩大;(4)本试验中,在种植的第2~3年,水分供给不足是沙枣成活率低、生长量低的主要原因,而影响沙枣第1年成活率的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盐分高达5~9mS/cm)。滴灌洗盐只是局部,建议滴灌防护林1年采取1次大水漫灌

    典型荒漠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研究/Study on Dynamic Statu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s of Typical Desert Plants[J]

    No full text
    采用分解网袋法,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粗柄独尾草(Eremurus inderiensis)、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oxyrrhynchum)和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3种荒漠植物叶、茎和根的分解、养分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茎、根系的质量损失过程均符合指数衰减模型。经过364 d的分解,粗柄独尾草叶、粗柄独尾草根、尖喙牻牛儿苗叶、尖喙牻牛儿苗茎、尖喙牻牛儿苗根、沙漠绢蒿茎、沙漠绢蒿根的失重率分别为41.96%、81.94%、42.18%、29.32%、47.02%、20.66%和20.71%;3种植物根、茎、叶的分解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分解速率依次为:粗柄独尾草根〉叶;尖喙牻牛儿苗根〉叶〉茎;沙漠绢蒿根〉茎。在整个分解过程中,N和P含量总的趋势表现为释放,叶、根凋落物质量损失与初始N、P含量显著负相关,非生物因素对其分解有重要影响

    干旱区盐渍地景观危险度评价方法——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流域为例[J]

    No full text
    土壤的盐渍化是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影响绿洲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利用破碎度(C)、分离度(F)、优势度(D)等景观格局指数及景观脆弱度(S)建立了盐渍化景观危险度(SR)评价指数以研究渭干河-库车河流域盐渍化地的危险程度。选择新疆渭干河-库车河流域1989年和2001年Landsat-TM图像为本底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样本进行实例验证。研究表明,在12年期间,由于研究区内人类活动不断加强,景观结构变化导致盐渍化景观危险度指数明显增高,综合盐渍化危险度指数(SCR)由0.4832上升到0.5234,盐渍化危险度有扩大的趋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对提高不同干旱区域土壤..

    塔里木河下游漫溢区土壤种子库及幼苗库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eed Bank and Seedling Bank in the Flooded Area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J]

    No full text
    结合土壤种子库萌发实验和幼苗库野外调查,研究塔里木河下游漫溢区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微地形条件下两者多个生态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1)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共发现有11科21属22种植物.土壤种子库有效种子密度为681±166个·m-2,而幼苗库的密度为74±30株·m-2.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均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指数值显著大于幼苗库,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值则略大于幼苗库.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之间的物种相似度为0.553.(3)在不同微地形条件下,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的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均表现为土壤种子库大于幼苗库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