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1961-2008新疆气候由暖干到暖湿的变化统计事实[C]

    No full text
    基于气象站1961-2008 年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运用统计诊断的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s)方法和一元回归方法分析了近50 年来新疆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周期性、阶段性、倾向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新疆地区的近50 年来降水量呈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变化,特别是80 年代以前降水量的变化并不显著,即降水在1961-1986 年以前没发生格局改变,年均降水量为124.51mm/a。但气温在1961-2008 年期间有两种格局,发生改变在1997 年,1997 年以前的气温均值为7.80℃,1997 年以后另一种格局的气温均值为 8.56℃。不同的站点降水量的变化幅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并且格局发生改变的时间也是不一定同时改变的。降水的变化与气温发生了改变不是同时发生格局的变化。通过气温倾向性分析,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增加,也有少数站点出现气温下降。这些研究证明新疆地区在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暖干向暖湿转变

    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对多枝柽柳幼苗光合特征及生长的影响/Effects of Groundwater Depth and Mineralization Degree on Photosynthesis and Growth of Tamarix Ramosissima Seedlings[J]

    No full text
    采用简易Lysimeter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埋深(20,60,100 cm)和不同矿化度(〈1.00 g/L淡水,1.0~3.0 g/L微咸水,3.0~10.0 g/L咸水)对多枝柽柳幼苗光合特征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对多枝柽柳幼苗的光合特征及生长均有影响;在地下水埋深20 cm,矿化度为3.0~10.0 g/L的咸水条件下,多枝柽柳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为66.93μmol/(m2.s),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水分利用效率(WUE)及羧化速率(CE)对光强的响应均大于其它试验处理。不同的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可显著影响多枝柽柳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地下水埋深20 cm,矿化度为3.0~10.0 g/L的咸水条件下,多枝柽柳幼苗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幼苗能够适应生境变化迅速生长,获得竞争优势

    基于遥感与GIS的新疆近18a来LUCC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Respons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Land Use/Cover Change in Xinjiang during 1990--2008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J]

    No full text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2005年、2008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获取4期新疆土地利用/覆盖信息,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覆盖转变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新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新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显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变化较小,总价值先增后减,水域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是总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补偿了总价值的部分损失;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0年的0.157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0.153,2008年上升为0.158,说明新疆生态环境存在恶化和改善两种相反趋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地向耕地的转变,未利用地向草地的转变则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农业发展效益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J]

    No full text
    塔里木河流域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流域的生态环境,两者相互作用。文中首先构建耦合度函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制定判别标准,并对耦合协调度D值进行分类,然后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区,建立指标体系,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1980—2008年间农业发展效益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流域内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波动上升过程;而农业发展效益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但整体协调度较低,且各地州间差异较大,形成南-北分异格局

    欧亚内陆干旱区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J]

    No full text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各种地理要素的差异性和相互依赖性,以及人与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探求人类如何适应和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与总结50多年来干旱区地理学研究与科学实践,认为绿洲与荒漠、绿洲化与荒漠化是引领干旱区地理学科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推动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科学问题

    干旱半干旱地区蓼科4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Study on Phylogeny of Four Polygonaceae Genera from Arid and Semiarid Areas[J]

    No full text
    提取蓼科木蓼属(Atraphaxis)、沙拐枣属(Calligonum)、翅果蓼属(Parapteropyrum)和双翅果蓼属(Pteropy-rum)蓼科4属植物的总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其叶绿体基因片段atpB-rbcL。atpB-rbcL基因间区长约900 bp,已被广泛应用于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运用PAUP和Bayesian软件,通过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4属中沙拐枣属和双翅果蓼属存在最近亲缘关系;而特产于中国西藏的翅果蓼属和其他3属关系较远;另外,沙拐枣属下4个组中基翅组、刺果组和翅果组聚于一小进化枝下,与泡果组相区别

    利用探地雷达观测分析早春融雪前后沙丘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Using GPR to Sou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Dune Surface Soil Water Contents before and after Snowmelt in the Early Spring[J]

    No full text
    积雪融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春季植物发育的重要水源,快速获取早春沙丘的土壤水分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2010年3、4月分别使用探地雷达进行了多次测量实验,结果显示:1)融雪初期,沙丘顶部土壤的自由水含量最大,阳坡次之,且融雪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侧向缓慢流动,在坡底汇集,主导了融雪初期乃至整个春季沙丘表层土壤水分的分布格局;2)融雪后期,由于阴坡积雪和冻土消融相对滞后,表层土壤含水量略高于阳坡,而沙丘顶部由于融雪最早且融雪期间水分转移最多而表面最为干燥;3)通过与时域反射仪的同步测量结果对比,探地雷达的测量精度被有效控制在0.03范围内,且探地雷达提供的连续数据更有利于从细节上把握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为中小尺度土壤水分的动态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博弈分析/Game Analysis on Re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J]

    No full text
    塔里木河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内陆河,随着流域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人工绿洲面积的不断扩大,过度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造成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激化。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水资源矛盾冲突更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流域各利益主体从个体理性的角度博弈的结果。通过建立博弈模型,透视流域现状初始水权不完善阶段下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建立流域用水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现状用水制度的缺陷,从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提出激励约束机制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引导流域各地区用水由非合作博弈转向合作博弈,缓解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冲突,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其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SCI收录的矿物学类核心期刊介绍/Introduction of the Core Journals of Mineralogy Embodied by SCI[J]

    No full text
    以表格的形式汇总介绍了SCI收录的20种矿物学类目核心期刊的刊名、国际标准刊号(ISSN)、出版地和最新影响因子,并详细介绍了这20种期刊的出版周期、出版者、联系地址、最新期刊网址及期刊描述等全方位的期刊信息。期刊描述内容包括:期刊的创刊年以及期刊的发展,期刊刊载的主要内容,网站可免费获取的该刊目次和文摘及全文信息等,以便为相应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乌伦古湖水环境承载力评价/Assess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Ulungur Lake Basin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el[J]

    No full text
    结合乌伦古湖流域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所搜集的水资源资料,选取农民人均收入、水资源利用率、旅游收入/GDP、森林覆盖率等12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乌伦古湖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①乌伦古湖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一般水平,水资源的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②社会经济、环境质量、资源支撑对承载力的贡献度分别为0.11、0.63、0.26;③在这12个指标中,以农民人均收入、旅游收入/GDP、湖泊水质承载力对乌伦古湖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贡献度分别占到0.327 6、0.157 5、0.122 2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