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天山北坡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土资源效益及其时空分异/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benefit of north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J]

    No full text
    通过空间分析的Global Moran’SⅠ指数和Getis—OrdGi*指数以及协调发展度函数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个年份数据对天山北坡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效益、水资源效益的集聚扩散状态及其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化与空间联动发展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天山北坡在绿洲自然地理格局下发育起来的城镇,受自然地理条件和水土资源分布特点及城镇发展水平不一、城镇性质各异而对水土资源利用程度不一等因素影啊,其城镇化水平和水土资源效益的空间格局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2)土地资源效益相似的县市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呈现出分散的格局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3)水资源效益的空间集聚和扩散状态不稳定,变化显著。(4)水土资源效益在城镇化进程中各自的空间演亿格局与路径迥异,区域联动效应差异显著。绿洲城镇发展的实际决定了水土资源效益的冷热点区域演化相比自身发展水平更具敏感性

    室内地图表示方法研究与实践[J]

    No full text
    随着智能技术和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位置服务已从室外拓展到室内,室内地图已成为室内位置服务的重要支撑工具。因此,室内地图采用何种表示方法,才能很好地引导人们快速进行室内导航和应用,是室内地图设计与制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此处在分析室内空间认知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室内多楼层、单楼层、室内外切换条件下,室内地图表示方法的特点,并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作为示例,制作了室内地图样图,验证了表示方法的合理性。为今后设计制作科学实用的室内地图,提供重要的方法参考

    不同利用强度下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以正镶白旗典型温性草原区为例/Plant Diversity Change with Different Land Use Type and Land Use Intensity: Take Zheng Xiang Bai Banner as Case Study[J]

    No full text
    采用植被群落调查方法,对位于蒙古高原东南缘的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区开展了野外综合考察。基于调查数据,结合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LUCC)数据,计算分析了不同利用强度下的草地植物物种数、群落α多样性以及群落β多样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草地植物的物种数量是随着利用强度增强而逐渐降低的;但禾本科和杂草类植物数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菊科植物则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变化规律;豆科植物则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在生态工程区域,无论是物种总数不同科目物种数量均是最少的;②物种重要值的分布特征是:羊草、克氏针茅等建群种在背景样地中最高、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其重要性逐渐降低,而伴生种、杂类草的重要值逐渐升高。在生态工程区,羊草的优质牧草物种重要值是最高的;③总体上,研究区草地植物群落α多样性在轻度与中度利用样方中较高,背景样方次之,重度利用样方中最低。而生态工程区,其各个指数均则介于轻度、中度利用与背景样地之间;④群落相似度指数在轻度与中度利用草地样地最高、说明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而生态工程区与背景样地相似度指数较高,说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基于SWAT模型的长江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SWAT Model of Runoff Stud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Land Cover Scenarios in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J]

    No full text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循环过程及配置影响显著。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变化对径流影响情况,以长江源流域为例,构建了适合该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并模拟了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情景下的流域年均径流量和径流深。模拟结果如下:当流域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到最大,径流量减少了16.7%,达到304.12m3/s,径流深减少14.02mm;当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并逐步变为沙地、裸地,流域径流量增加16.1%,达到424.32m3/s,径流深也增加了13.49mm;当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到无植被覆盖,将使流域径流量增加28.4%,达到469.67m3/s,径流深增加23.88mm;在草地覆被最佳状况下,径流量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只有5.6%,达到385.98m3/s,径流深增加4.72mm。综上所述,长江源流域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导致径流减少,而沙地和裸地面积增加导致径流量增加

    我国八个重要农业区土地利用结构及时空变化分析[C]

    No full text
    本文对我国8个重要农业区1980s末至200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耕地和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和松嫩平原,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则积聚在新疆、内蒙古东部区和华南蔗果区。(2) 1980s末至2005年间8区耕地总量上升,其中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和三江平原增量显著,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平原减少,耕地空间重心由我国东部、中部复种指数较高的传统农业核心区向西北、东北等复种指数较低且生态相对脆弱地区迁移,整体土地生产能力有所下降。(3)各区草地面积皆下降,其中内蒙古东部区和新疆为减量主体;各区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面积快速上升,其中黄淮海平原和松嫩平原面积增量占8区总增量的70%;林地面积总体增加,其中内蒙古东部区占8区林地净增总量的90%,而三江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林地略降。(4)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增加,增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和松嫩平原,构成多为沙地、裸土地和盐碱地,表明局部地区存在土地退化现象;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和四川盆地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未利用地进一步减少,后备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资料稀缺高海拔山区降水量推算方法及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A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ydrologic Simulation in Data-scarce High Mountain Area[J]

    No full text
    在无法使用常规降水插值方法情况下,以SWAT模型划分高程段做法为基础,提出基于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与模拟量偏差率最小为目标函数推算资料稀缺山区降水的方法,并用于玛纳斯河流域流量模拟。结果表明,月流量模拟结果良好,日值模拟效果一般,实测与模拟值平均相对误差都在4%以内。说明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模型中长时间尺度水的输入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流域高海拔山区径流模拟的降水数据稀缺问题

    新疆城镇化与土地资源产出效益的空间分异及其协调性/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benefit of oasis urban areas in Xinjiang[J]

    No full text
    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以及协调发展度函数对1995-2008年新疆城镇化水平和土地资源产出效益的空间效应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结论:(1)新疆各县市城镇化水平和土地资源产出效益在空间上均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总体而言天山北坡和南疆铁路沿线是城镇化和土地资源产出效益热点相对集中的区域.(2)从协调发展度来看,整体上呈现纺锤体结构,“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难以打破,南北疆城镇呈现不同的演变轨迹.(3)将新疆所有城镇分为同步协调型、城镇化滞后型、土地效益滞后型、逐步磨合型、低级协调型五种类型,其中同步协调型城镇较少,其他类型的城镇数量较为均等

    基于MOD16产品的我国2001-2010年蒸散发时空格局变化分析/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Terrestrial Evapotranspiration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0 Using MOD16 Products[J]

    No full text
    蒸散发的时空格局分析对理解气候变化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MODIS全球蒸散发产品(MOD16),分析了2001-2010年我国陆面蒸散发的时空格局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MOD16产品对于我国森林、农田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辽河、海河、黄河和淮河流域的模拟精度较高;(2)2001-2010年,我国年均蒸散发为532±10 mm,年内蒸散值变化最大的是东北区,月均蒸散变异系数为0.87,而西北区变化幅度最小,变异系数为0.19;(3)2001-2010年,我国陆面蒸散发年际变化总的趋势不明显,占陆地面积11.2%区域的蒸散发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及新疆北部,只有2.3%的区域的蒸散发增加趋势显著,(p<0.05),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黄淮海平原及东北平原;(4)通过对比干旱指数变化趋势、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蒸散发显著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干旱加剧的半干旱地区,而蒸散发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植被变好的地区

    内蒙古草地样带地上生物量变化/Changes in aboveground biomass of grasssland transec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hina[J]

    No full text
    采用草地植被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典型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进行了测量、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内蒙古东北―西南草地样带上草地背景点地上生物量在50~80g.m-2;自东向西,随着区域植被类型由温性草甸草原向温性典型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演变,背景点草地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小。2)受草地开垦、耕地撂荒、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等土地利用活动的影响,包含全部物种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土地利用强度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但是,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以及可食牧草比率随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少。3)在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评估中,单纯应用草地地上生物量指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指标以及可食牧草比率指标在应用中更有意义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发展与水土资源效益的时空格局演化研究[C]

    No full text
    本文通过Global Moran'sI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并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1995、2000、2005和2008年四个时间点的土地资源效益、水资源效益和城镇化水平的集聚扩散状态及其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化与空间联动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资源效益在空间上分散态势,冷热点区域格局相对稳定。(2)水资源效益在空间上呈集聚态势,但是集聚程度不一。(3)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先分散后集聚的状态。(4)受塔里木河流域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及城镇发展基础等多种因素影响,城镇化水平与水土资源效益的空间演化格局与路径迥异,区域联动效应差异显著,绿洲城镇化水平及其水土资源效益的冷热点区域演化相比自身发展水平更具敏感性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