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金融危机下泛长三角FDI时空格局演化及其机制研究/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echanism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und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

    No full text
    在华FDI的区域差异及其区位选择的演化过程与机制,受企业属性、产业特性及来源国和承接国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虚拟与实体经济波动、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国家宏观政策新导向等内外部因素不断重构在华FDI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与机制.基于路径依赖、外部冲击等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从总量、行业与区位选择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FDI的时空演变过程;其次通过计量模型对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演变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后泛长三角FDI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转变遵循路径依赖动态演化模式,主要表现为原有演化路径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伴随市场环境、生产要素成本、创新环境、集聚经济和沉淀成本、制度环境等内外生因素影响,FDI总量、行业与区位选择的演化趋势也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化

    近百年来新疆博斯腾湖初级生产力的变化/The change of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Lake Bosten in Xinjiang over the past 100 a[J]

    No full text
    本研究选择新疆博斯腾湖不同区域进行沉积岩芯采集.在210pb、137Cs定年的基础上,利用漫反射光谱分析了湖泊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结合沉积速率、烧失量以及开都河的径流量记录等,探讨近百年来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开都河的径流量变化对博斯腾湖沉积速率与生产力演化有一定影响,而人类活动干扰则是影响湖泊初级生产力演化的主要原因.1950s开始的新疆第一次大规模开垦活动导致了湖泊的沉积速率及初级生产力开始上升.沉积物的沉积速率以及叶绿素a的沉积通量在1970年左右出现最高值后下降,这与新疆的第二次大规模垦荒有关,同时,周边地区盐碱地除盐方式的改变对湖泊的生态环境变化也有很大影响.从1980s至今,由于流域内人类活动干扰增强,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浓度逐渐增加,湖泊初级生产力呈上升的趋势

    博斯腾湖细菌丰度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bacterial abundance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Lake Bosten[J]

    No full text
    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新疆博斯腾湖共进行了9次采样,获得了140份样品,采用表面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及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研究了表层水体中细菌丰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博斯腾湖细菌丰度平均值为(1.48±0.95)×106个/mL;细菌丰度季节差异显著,夏季最高(2.05×106个/mL),冬季最低(3.81×105个/mL).在大湖区,春季和冬季细菌丰度最大值均位于湖区中部,冬季细菌丰度由湖区中部向东南、西南逐渐减少.夏季和秋季细菌丰度分布与春季大致相反,湖区中部较低,西北部较高.GAM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溶解性有机碳(DOC)、叶绿素a、电导率、浊度等5个环境因子对细菌丰度总偏差解释率为81.2%,其中温度贡献最大,贡献率为63.3%,DOC、叶绿素a和电导率,贡献率分别为12.5%、2.7%和1.7%;浊度对偏差的解释率仅为1.0%.在温度超过22℃时,影响博斯腾湖细菌丰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是DOC

    极端干旱区夏季不同土地类型的小气候特征差异研究/Research on the Micro-climate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 in the Hyper-arid Zone in Summer[J]

    No full text
    通过对新疆于田县5种不同土地类型的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探讨了不同土地类型气温、地温、相对湿度、风速、蒸发等小气候因子在特征值、逐日变化幅度、垂直变化上的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①沙漠、戈壁、棉花地、玉米地在气温、地温、风速、蒸发及其逐日变化幅度上依次递减,而相对湿度依次递增.②总体来看,各土地类型(下垫面)风速均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地温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变化幅度差异明显.除玉米地外,各下垫面越向上,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大.③5个下垫面的夜间蒸发量较白天迅速减少,尤以绿洲减少比例最大,达到86%.④具有过渡性质的交错带无论是因子特征值,还是垂直变化趋势、幅度均与沙漠、戈壁相似.甚至由于戈壁的海拔相对较高,交错带的特征值和变化幅度高于戈壁,而介于沙漠和棉花地之间.⑤由于自身水份与植被覆盖条件的不同,戈壁、沙漠的气温与相对湿度两因子的相关性较差,而玉米地、棉花地居中,交错带最好

    长期施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剖面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Effect of long-term fertilizing regime on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soil property[J]

    No full text
    [目的]认识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长期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属性的联系.[方法]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绿洲农田20年单施化肥(N 300 kg/hm2、P2O5150 kg/hm2与K2O60 kg/hm2)与化肥配施秸秆(同量的N与P肥配施5.4t秸秆)对土壤剖面(0-300 cm)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放线菌与α-变形菌为土壤表层(0-20 cm)的优势类群.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放线菌相对丰度减少,而变形菌,特别是γ-变形菌与β-变形菌相对丰度增加,逐渐成为深层(20-300 cm)土壤中的优势类群.长期施肥对整个土壤剖面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并且明显提高了0-40 cm土层中氨氧化古菌的相对丰度.此外,农田管理模式如灌溉可能是氨氧化细菌在土壤垂直剖面的重要驱动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对表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而有机碳含量则是影响深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重要因子.[结论]长期施肥改变了土壤剖面碳源与氮源的可利用量,导致了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特别在剖面深层更为明显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新疆县域产业结构格局演化/The Evolvement of Spatial Patter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Xinjiang at the County Level Based on Spatial Variogram[J]

    No full text
    以1975-2010年间8个年份的产业数据为基础,在ArcGIS的支持下,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和克里格(Kriging)插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五五”一“十一五”时期新疆县域产业结构分布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新疆县域产业结构水平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和自组织性较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也十分明显,但空间关联效应的作用范围有减小趋势.2000年以前,基台值逐渐增大,而块金值和块金系数不断降低;之后,出现前者减小,后两者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反映出前期(1975-2000年)县域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性不断增强,结构化分异对其影响日趋增大;而后期(2000-2010年)差异性减弱,随机性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东南—西北方向的产业结构水平均质性最好,而东北—西南方向上异质性显著,形成“高原平原洼地”的阶梯结构,成为推动新疆产业格局演化的主要作用方向.“五五”—“几五”期间,东北—西南方向区域间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日趋拉大.产业结构的“高原”面不断扩大至北疆、东疆的大部分区域,其峰值经历了“单簇峰 屉连接→三峰鼎立→天山北坡产业峰值带”的空间演化过程.而“洼地”范围变化较小,主要集中在南疆的阿克苏西南部、和田、喀什地区.“十五”时期以来,东北—西南方向区域间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性有所减小,“高原”面基本不变,但“洼地”范围明显向西南方向缩小至喀什地区,促使“平原”面范围不断扩大.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基础和区域政策环境是促使产业结构时空格局发生演化的重要因子,其中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新疆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

    新疆柴窝堡湖沉积物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揭示的环境信息/Environmental Changes Inferred from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Grain-size Component Records in Chaiwopu Lake, Xinjiang[J]

    No full text
    通过对柴窝堡湖沉积物剖面和流域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合沉积剖面年代序列,研究了柴窝堡地区的环境演变与沙尘暴事件。首先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柴窝堡湖沉积物剖面粒度不同粒级组分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湖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获得了两个主控因子F1和F2,它们控制了湖泊沉积物近97.7%的粒度变化特征。研究表明,F2代表了以57μm为众数粒径的次总体,主要来源于地表风沙侵蚀;而F1为以7μm为众数粒径的次总体,主要受流水作用控制。进而通过粒径—标准偏差法,提取了湖泊沉积物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风成组分C2(20~209μm)反映了区域风沙活动的历史,并揭示了1910—1930年和1980—2000年为百年来的两个沙尘暴相对活动强烈的时期。沉积物中记录的1980年和2000年左右的沙尘事件与器测记录及历史文献记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最后利用均值突变诊断分析,发现柴窝堡湖地区1910年前后存在近百年来最强的沙尘事件,揭示了近百年来该地区一次最强的环境突变事件

    新疆奇台绿洲农田灌溉前后土壤水盐时空变异性研究/Irrigation-induced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Water and Salinity in Qitai Oasis, Xinjiang of China[J]

    No full text
    对比研究了新疆奇台县绿洲农田灌溉前后土壤水盐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灌溉前,剖面各层土壤含水量较低(18.43%~20.30%之间),且呈中等(偏弱)变异性。大水漫灌后1周,除40~60cm和100~120cm土层外,其他层土壤含水量均变为弱变异性;剖面平均土壤含水量升高6.90%,脱盐率达11.37%,其中,表层(0~20cm)土壤水分增加率(50.93%)及脱盐率(27.14%)最大,底层(100~120cm)土壤水分增加率(26.59%)及脱盐率(-4.76%)最小。灌后3周,剖面平均含水量减少3.64%,其中,表层(O~20cm)失水率(28.84%)最大;剖面平均脱盐率降为9.63%,O~60cm土层平均脱盐率(7.58%)减小,而60~120cm土层脱盐率(11.01%)增大。除20~40cm土层外,其他层含水量变异性均与灌前一致,说明含水量已接近灌前水平。至灌后第3周,各层含盐量、剖面平均盐分(中等变异性)及平均水分(弱变异性)含量的变异性未变,但其变异系数均在减小;剖面平均含水量的空间自相关性由中等转为强烈,变程一直增大,而平均含盐量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变程先增大后减小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绿洲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特性的影响/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 Desert-Oasis Ecotones by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on Soil Properties[J]

    No full text
    对比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绿洲交错带8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粉砂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人类活动干扰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粉砂和极细砂含量越高,而细砂反之.在人类活动干扰前期(≤5a),土壤养分与干扰时间成反比,而后(〉5a)与时间成正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分为4个等级:1级为盐碱地,为最高等级;2级为生态防护林地、荒草地和天然灌木林地;3级为10a农田地、5a菜园地和3a农田地;4级为5a农田地,为最低等级.人类活动使得土壤盐分由原来的(盐碱土)上层高、下层低转为上层低、下层高.而且盐分与干扰时间成反比.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中,土壤盐分与Cl-、SO24-、Ca2+、Mg2+、K+和Na+离子均成正比,而与HCO3-离子成反比.5a农田地土壤退化指数(-30.58%)最高,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1.5~3.9倍

    新疆主要湖泊水资源及近期变化分析/RECENT CHANGES OF SELECTED LAKE WATER RESOURCES IN ARID XINJIANG,NORTHWESTERN CHINA[J]

    No full text
    新疆干旱区处于内陆腹地,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大,区内湖泊经长期自然演化后多为盐湖和咸水湖.近几十年来,在气候持续增暖和人类活动驱动下,湖泊波动变化频繁,对湖泊资源环境及其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新疆地区山地、平原等不同地貌单元的6个淡水和微咸水湖泊的水量、水质状况分析和对比研究,进行了近期湖泊水资源变化分析.研究表明,近十多年来,喀纳斯湖和赛里木湖等山地湖泊有一定的扩展,但湖泊的水量和水质没有明显的变化.博斯腾湖和柴窝堡湖等山前绿洲湖泊以及乌伦古湖和吉力湖等河流尾间湖泊总体收缩,水体咸化.湖泊的变化总体上是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但湖泊流域人类活动和湖盆形态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湖泊演化过程的空间差异.湖泊水质变化与湖泊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湖泊水量增加水体淡化,反之咸化.近十多年来,山地湖泊赛里木湖和喀纳斯湖水质变化相对稳定,山前绿洲湖泊博斯腾湖和柴窝堡湖水质则持续恶化,而河流尾闾湖泊乌伦古湖和吉力湖水质变化波动较大,并从2008年开始逐渐好转,处于水化学类型易变的过渡阶段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