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北部下二叠统伊尔稀土组的沉积征与盆地演化/Sedimentology and basin evolution of the Early Permian Yierxitu Formation in Turpan-Hami area, Xinjiang[J]
吐鲁番-哈密盆地北部广泛分布下二叠统伊尔稀土组,记录了盆地形成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盆地演化及大地构造背景方面的许多重要信息.针对伊尔稀土组的沉积特征、盆地属性和大地构造背景研究中存在的若干争议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盆地分析方法,研究了早二叠世的盆地演化规律和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伊尔稀土组垂向上经历了河流/冲积扇-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的沉积环境变化,其火山岩建造以含橄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流纹岩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为特征,且岩石组合的展布显示火山岩比例自西向东逐渐增多,说明东部火山活动较西部强烈.同时期博格达北麓发育海相复理石建造夹少量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博格达北麓的早二叠世火山岩组合也具有双峰式特征,说明二叠纪早期博格达北麓为海相裂谷环境,博格达南麓为陆相裂谷环境.古流向呈现双向性,自博格达南北向裂谷中心汇聚.物源分析显示,吐哈盆地北缘早、中二叠世地层中的砾石成分多以安山岩与凝灰岩、流纹质等酸性火山岩为主,砂岩、硅质岩、灰岩次之,主要来自于下伏泥盆纪、石炭纪岩石
中国大陆主要变形系统/Major de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J]
地壳中的构造变形是已有岩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空间位置变化的产物,因而是资源勘查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现象.然而,地壳中的构造变形能否像岩石及岩石组合一样,也可以为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重建提供约束,在已有文献中没有系统的论述.文中针对这一问题,在系统研究了全球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形系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一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同时形成的、具有不同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的各种构造变形的集合,并根据其产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将其划分为11种类型.基于这一认识,在系统收集研究了中国大陆已有构造变形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的14个变形系统,探讨了中国大陆构造分区和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根据与全球典型变形系统的对比,基于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主要变形系统的时空分布,笔者提出:(1)中国东部新生代伸展变形系统的成因主要与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有关;(2)中国东部海域可能隐伏有中生代晚期弧陆碰撞带;(3)中国东部白垩纪地球动力学环境可能类似于现今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型大陆边缘;(4)秦岭山脉南北两侧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挤压构造变形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陆缘碰撞的远程响应;(5)敦煌-阿拉善地块在早古生代期间是中国大陆独立的第四大古陆块体;(6)西准噶尔和西天山北部属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北部增生边缘,准噶尔吐哈盆地基底及其以北的东准噶尔和阿尔泰山属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古生代增生边缘;(7)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东侧的原黑龙江群是大兴安岭地区西伯利亚古陆古生代增生边缘的向东延伸,不是侏罗纪增生杂岩或早古生代碰撞带的残片;(8)中国北方及邻区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碰撞造山.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变形系统的初步研究,表明变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大陆构造单元划分、构造演化和古地球动力学环境的重建提供重要的约束
北山造山带古生代浊积岩构造环境探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Tectonic settings of Paleozoic turbidites in the Beishan oroge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accretionary tectonics[J]
北山造山带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的关键地区之一,浊积岩是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山古生代浊积岩主要出露于营毛沱、柳园和黑山口地区.营毛沱浊积岩发育于下奥陶统,古水流方向由南向北,内部砂岩具中高等风化程度的长英质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陆缘.早二叠世柳园浊积岩内部砂岩具低到中等风化程度的中基性源区,构造背景为大洋岛弧.早二叠世黑山口浊积岩中的砂岩源区具中等风化程度,环境相对柳园砂岩较为稳定,和长英质源区的沉积岩具相似性,构造环境可能为活动陆缘弧.对北山古生代浊积岩的解剖揭示北山古生代经历了复杂的俯冲增生过程.早古生代花牛山—火石山一带发育向北的俯冲,火石山南部被动陆缘形成营毛沱浊积岩,之后的俯冲带局部后撤形成泥盆纪墩墩山岛弧.柳园地区晚古生代洋壳向花牛山和石板山岛弧带俯冲分别形成了柳园和黑山口浊积岩.本研究支持北山增生时间持续到早二叠世的观点,对认识天山、索伦缝合带的衔接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阿尔泰南缘麦兹火山-沉积盆地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C]
本文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找矿勘探中运用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方法,确立了麦兹火山-沉积盆地中铁矿床的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了依据
新疆阿尔泰蒙库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勘查技术组合[J]
蒙库大型铁矿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变粒岩、浅粒岩、石榴石矽卡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囊状、不规则状.水系沉积物和磁法测量是有效的找矿勘查方法.1∶20万水系沉积物的Fe-Ti-Mn-Cr组合异常和1∶10万航磁异常能确定矿床位置,磁异常> 500 nT的局部异常,由铁矿体引起.1∶2.5万航磁异常可确定矿床和矿化体的位置,1∶5千地面磁测可大体圈定矿体位置.1∶1千地面高精度磁测不仅能圈定矿体位置,而且可反映矿体的深部信息.TEM异常与地表出露矿体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视电阻率< 50~80 Ω·m的异常由铁矿体引起
哈萨克斯坦阿克斗卡特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时代与剥露历史研究/Metallogenic Age of the Super-Large Aktogai Porphyry Copper Deposit,Kazakhstan, and Its Exhumation History[J]
哈萨克斯坦阿克斗卡特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产在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阿克斗卡矿田.本文根据花岗岩类岩石的锆石U-Pb、40Ar/39 Ar和裂变径迹(FT)热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给出了阿克斗卡斑岩铜矿床从深成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区域冷却到剥露作用的全过程.阿克斗卡矿床及附近花岗岩类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给出科尔达尔岩体早期英云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335.7士1.3 Ma;主成矿期的含矿二长花岗斑岩结晶年龄为327.5±1.9 Ma,反映了阿克斗卡矿床斑岩型铜成矿作用的年龄.花岗岩类角闪石、黑云母、钾长石40Ar/39Ar热年代学分别给出矿物冷却年龄为310.6 Ma、271.5 Ma和274.9 Ma,进一步限定了深成斑岩型铜成矿作用的时代和区域冷却的历史.磷灰石FT测年数据揭示,受区域构造作用的影响,阿克斗卡铜矿田在晚白垩世(91~68.0 Ma)发生地块的差异隆升和剥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