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第一部分 中藥材桂枝、桂皮藥效成分之定量研究 第二部分 ICEC測定中藥酚類成分可行性之研究

    No full text
    [[abstract]]桂皮、桂枝是最常用中藥材之一,主要含有精油及少量的單寧類、倍 類。本研究以 香豆素、肉桂酸、肉桂醇、肉桂醛、2-甲氧基肉桂醛、乙酸肉桂酯等為指標成分,用 高效能液相層析儀分析比較13種市售藥材及8 種自製炮製品的含量差異。分析結果顯 示各成分含量分別為:肉桂酸0.11%∼0.30%,香豆素0.08%∼2.0% ,肉桂醇0.003%∼ 0.22% ,肉桂醛1.6%∼7.2%,2-甲氧基肉桂醛0∼1.43%,乙酸肉桂脂0∼0.07%。從外 觀顏色性狀等來看,桂枝無甚大差別,而桂皮藥材則發現較厚實及具有香味者,有較 高含量。 桂類藥材經過炮製,變化如下:經水浸風乾後無論用乙醇或是水萃取,成分抽出量皆 減少,但若未風乾立即粉碎萃取,各成分抽出量在10分鐘略為增加,悶潤處理萃取量 減少的趨勢較水浸為緩。桂枝單炒與蜜炙等火制處理均有利於水萃取,大部分成分抽 出量略有增加,唯肉桂醛因受熱揮發而減少,故總含量減少。單炒後水萃取總含量為 增加,但乙醇萃取減少,所以單炒利於水煎煮。蜜炙後肉桂醛的水萃取量為先增(+2 6%) 後減,乙醇萃取則為大量減少(-30%∼-41%),所以蜜炙後亦較利於水萃取。桂皮 經去皮治削處理有利於成分含量的提高;焙會使肉桂醛的含量減少,但肉桂酸略有增 加,使 (酸/ 醛) 比值接近桂枝。桂枝的水萃取液密閉置於室溫,三天後醛開始氧化 成酸,到第9 天幾乎所有的醛全都轉化了。但桂枝的乙醇萃取液或桂皮的水及乙醇萃 取液,或藥材本身都沒有變化。 含桂類方劑安中散、八味地黃丸、上中下通用痛風丸、蘇子降氣湯等,在開放系統的 煎煮過程中,精油成分抽取量遠低於乙醇萃取,亦低於回流加熱萃取,濃縮後又有20 %∼95%的損失 。提高溶液的pH值有利於肉桂酸、甘草酸的萃取。另外不同配伍會影 響相關成分的萃取量,如甘草使肉桂醛的抽出量提高35% 。桂枝、桂皮各成分含量及 比例不同,其炮製品亦各有差異,本文另探討它們在動物體內吸收代謝情形的差異, 發現小白鼠喂食肉桂醇後在血液中有肉桂醇、肉桂酸及少量肉桂醛;喂予肉桂醛有大 量酸及少量醛、醇存在;喂予桂皮及其炮製品後有大量酸,不但血液中所含成分濃度 與原喂食濃度不成比例,且呈最高濃度的時間各樣品亦不相同。 本文另探討利用電化學偵測器(EC Detector) 分析中藥成分中的酚基化合物之可行性 。一般EC Detector 靈敏度要比UV Detector 高,而在成分複雜的系統中ECD 的選擇 性也會比較好。檢測大黃素、柑果 、新柑果 、黃芩 與羥基香豆素五種化合物, 發現兩電極以并聯的800 、600 mV組合時EC的偵測下限遠低於UV,分別為136 、10.1 、8.07、16.1、3.48倍。但在選擇性方面並沒有特殊的差異。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