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生产补贴、出口激励与资源错置:微观证据

    Get PDF
    生产补贴作为激励性政策工具,理论上可以实现促进出口的预期效果,但同时也可能造成资源错置。基于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运用配对倍差法测算政府补贴对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的实际影响,并通过分析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和利用动态OP方法分解出生产率增长中的市场重置效应,刻画了生产补贴的资源错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补贴具有一定的出口激励作用但差异化特征明显,补贴的出口激励程度几乎呈现与补贴分配特征完全相反的结果,生产补贴存在典型的资源错置问题。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08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323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JL037);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291)的资

    要素扭曲影响中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了吗?

    Get PDF
    基于2004—2007年我国29个省级区域24个行业的出口数据,分析要素扭曲对各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要素扭曲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显著的倒u型影响;并且,要素扭曲通过阻碍fdI、r&d投入的正向效应抑制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这表明地方政府对要素市场的控制严重阻碍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全面加快和推进我国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此外,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fdI、基础设施水平、r&d投入与对外贸易依存度对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起到了积极作用,非农业产业就业密度与国有企业比重的影响恰好相反。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A790049;12YJA7902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22105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JL045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路径探析

    Get PDF
    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快速提高了人均gdP,但却不能有效地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旨在使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翻番的“收入倍增计划“试图以提高居民实际收入为切入口,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微观层面,要素比价扭曲是形成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从而矫正要素比价扭曲是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前提;从宏观层面,使现有经济增长转向以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为目的的“工资导向型“增长方式,是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可行而且必要的途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0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90001

    民营公司两权分离度、内部制衡机制与经营绩效关系

    Get PDF
    以中国的投资者保护为研究出发点,本文搜集沪深两市挂牌交易的由自然人创立并拥有的民营公司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其两权分离程度、内部制衡机制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民营公司内部,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对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作用越大;其次,内部制衡机制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制衡机制越强,抑制终极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的效果越显著;最后,两权分离程度与内部制衡机制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在两权分离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制衡机制的程度越强,对于减少终极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的效果越明显

    资本质量、企业税负与经济提质增效的路径研究——基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视角

    Get PDF
    将资本质量指数引入资本积累过程,构建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以陕西经济为例,校准相关参数,比较了中性技术冲击和资本体现式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影响机制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和工资对中性技术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对资本体现式技术冲击的响应是负向的。与中性技术冲击相比,资本体现式技术冲击对降低资本租金率的效应显现得更早。第二,受消费的跨期选择以及劳动供给增加的推动,资本体现式技术冲击对产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效应。第三,与单一的减税政策相比,减税政策与强化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政策的耦合效应显著降低了投资的瞬时波动,促使消费水平更快地回到新的稳态,并稳定税收和产出的波动。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供需均衡视角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及增长要素分析》(16CJL011)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资本质量、投资效率与陕西经济提质增效的路径研究》(2018Z016)陕西省软科学项目《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推动陕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基于资本质量改进视角》(2018KRM051

    政府补贴、政府治理能力与出口企业风险承担

    Get PDF
    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以及中国省区地方政府投入-产出数据核算的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指标,对政府补贴、政府治理能力与中国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会因寻租与错配问题成为对出口企业的"绊脚石",从而降低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则会成为政府补贴的"垫脚石",改善政府补贴的效率,进而促进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政府补贴对不同出口密集度、所有制性质、贸易方式、行业资本密度的出口企业具有显著差异性。因而,虽然政府补贴总体上会降低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但是政府治理能力的改进可以提升政府补贴的效率,从根本上改变政府补贴降低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状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要素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国外贸中长期发展趋势研究”(13JZD01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效应测算及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16BJL088)

    工资扭曲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Get PDF
    本文在Hallak和Sivadasan模型的基础上, 引入工资扭曲, 讨论了工资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并刻画出“ 成本效应” 和“ 能力效应” 两大影响机制, 在拓展模型中进一步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 证明了高工资扭曲总会使得企业倾向于生产低质量的产品.基于2000-2006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 本文证实了工资扭曲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同时, “ 成本效应” 和“ 能力效应” 分别表现为高成本强度企业和高能力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所受到的工资扭曲的负面影响相对较低.进一步的拓展性研究还表明, 工资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高的企业和外资企业.这些实证研究结论意味着对工资扭曲的纠正不仅会激励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而且对中国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培育以及外贸的转型升级均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口结构变动与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研究”(17BJY146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