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HNS OpenIR,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机构知识库)
Not a member yet
    873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哈斯勒·惠特尼:微分拓扑的奠基人

    No full text
    哈斯勒·惠特尼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拓扑学家,1982年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惠特尼在图论、可微映射、代数拓扑、几何积分、奇点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微分流形的拓扑学,使得拓扑学的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惠特尼与中国数学家有着深刻的学术联系,因而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试论《伤寒论》中桂枝剂的腹诊依据及其临床应用

    No full text
    从《伤寒论》的“心下悸”“脐下悸”“奔豚”“气上冲胸”等可以总结出腹主动脉搏动亢进(简称:腹动亢进)的腹诊操作。腹动亢进属于里寒证,桂枝是解决里寒证的首选药物。《伤寒论》中桂枝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小建中汤明确涉及腹动亢进的腹诊操作,可知大多数桂枝剂的使用与腹动亢进密切相关。根据《伤寒论》省笔、伏笔、补笔的写作风格以及桂枝剂的组方机理分析,大多数桂枝剂都有腹动亢进的诊断,因此可以将腹动亢进作为桂枝剂的腹诊依据,为临床桂枝剂的诊断、辨证以及应用提供了客观的诊断依据。腹动亢进不仅可以指导《伤寒论》中桂枝剂的诊断应用,而且在三部六病医学流派协调疗法中有着广泛应用,这是对《伤寒论》腹诊以及桂枝剂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跨学科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对外译介——访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

    No full text
    中国科技典籍的对外翻译与传播已然是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学者是科技典籍外译的主力军之一,又是相关研究的助推者。但既有研究对科技典籍的认识存在不少分歧,与文史哲典籍翻译研究的区别不清,且重复性研究日趋明显。鉴于此,本文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进行访谈,向其求教科技典籍命名依据、基本特征以及对外译介问题。孙显斌研究员从科技史、古典文献学和典籍数字化视角,论述科技典籍之“名”与“实”有助于为相关翻译研究明确阵地范围,科技典籍对外译介观点为外语学者的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域外翻译和传播研究提供了“他者”视角的关照

    代食品运动中微藻的科研与生产

    No full text
    20世纪50-60年代,代食品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食品科技的发展,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当时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国家科研力量开展多种代食品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其中以微藻中的小球藻、栅藻和扁藻的相关工作最具代表性。本文回顾微藻的科研与生产概况,分析食品科技发展中存在的基础研究不足、食品工程水平低、土法加工安全性差等问题及其时代局限性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之溯源、流布与影响(1736—1921)

    No full text
    文章基于甄选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选目,梳理1921年前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早期英译文献。根据爬梳到的36种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55部英译文献,相关英译肇始于1736年,翻译重心呈现出从注重科学性到人文性,再到科学性的回归,又表征为版本考究不足、传教士译者主导、在中国与英国及其殖民地集中出版的特征。这些英译文献助推了欧洲近代科学和社会变革、东学西渐和英美汉学的发展,为李约瑟及其之后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提供了知识参照

    升麻的功效源流、变迁及其分析

    No full text
    升麻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金元以前无论是本草著作还是方书记载,其功效均为“清热解毒”。自金元张元素起,功效大变,开始出现“升举阳气”的功效。李东垣、王好古尊张元素之说,未意识到升麻“清热解毒”效用,将升麻看作“升浮”“升阳”的代表药。明清时期,对升麻认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升麻兼具“清热解毒”与“升举阳气”,一类认为升麻只具有“升举阳气”这一功效。近代以来,对前代升麻的功效认识开始有了批判,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继承前代“清热解毒”与“升举阳气”的双向说;一种认为升麻单纯为清热解毒药,坚决驳斥升麻的“升举阳气”说,恢复金元以前升麻的功效认识,日本学者亦多持此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85年版始,总结升麻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三大功效,这代表了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认识。当代一些学者对升麻的“升举阳气”仍有反对意见,包括临床医学家、医学史家、药学家等。该文系统梳理了升麻的功效源流与功效变迁,并对升麻的功效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结合哲学思考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亦认为升麻不能升举阳气

    改变达尔文一生的旅行——“小猎犬”号环球考察

    No full text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者,他提出的进化论被认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不过,你知道吗?在达尔文22岁之前,他的信仰一直是基督教的"神创论",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达尔文转变想法,成为进化论的提出者呢?这一切还要从"小猎犬"号的环球考察说起

    晚清蒸汽机技术的传入及有关问题

    No full text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对于中国来讲,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是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由于蒸汽机对当时西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因而这是较早传播到中国的技术发明之一。中国在近代尝试工业化的进程中,迈出的第一步便是引进西方的蒸汽机技术并仿制蒸汽机,蒸汽机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当时对西方科学技术缺乏了解,更无从事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加之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蒸汽机技术在中国的传入及蒸汽机的生产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以小窥大——藏在《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科技

    No full text
    当我们从技术史的视角欣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细节呢?框架锯——省料小能手在画面的一个十字路口附近一棵大树旁,修理铺的两个伙计一个跨在长凳上刨木,一个正在用木棰敲打置于地上的车轮轮辋(车轮外周)。在长凳前端的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把框架锯

    从技术代码到设计代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进步与局限

    No full text
    文章辨析了芬伯格理论体系中的技术代码与设计代码两个重要概念及其理论背景与实践价值。技术代码在"批判的建构主义"中获得其意义,旨在揭示那些沉淀在规则与技术物中的价值和利益,为技术民主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近年来,芬伯格在"技系统"的背景之下提出了"设计代码",将对技术的批判从技术物和技术理性扩展到了技系统和社会合理性之上。然而,这一概念的扩展暴露出技术民主化的若干局限,批判立场与技术民主化实践路径之间存在冲突,当今的技术民主化陷入道路困境

    353

    full texts

    8,733

    metadata records
    Updated in last 30 day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f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HNS OpenIR,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机构知识库) is based in China
    Access Repository Dashboard
    Do you manage Open Research Online? Become a CORE Member to access insider analytics, issue reports and manage access to outputs from your repository in the CORE Repository Dashboard! 👇